材料在武器製造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時哪怕空有念想,沒有合適的材料,也只能望洋興嘆,比如趙虎一直以來都想製造的寬劍大地雷,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化工產品而不得不深埋在心底,現在,運輸隊不遠萬里,從南太平洋帶來了各種物資,他再不把這些製造出來就有點對不起金手指了。

一零七火箭炮,採用渦輪推進方式,不需要炮管拉出膛線,僅憑自身就可以發射後旋轉,並在沒有炮管的條件下也能點火,而且每枚炮彈只有十八公斤重,就是把炮管和炮架拆開,也能用人力背行,可以說是山地戰和游擊戰中不可多得的利器。

額定的條件也限制了趙虎的想象力,他必須嚴格按照原定尺寸,為火箭炮畫出標準而精確無比的圖紙,這可把他給難住了,儘管自己之前玩過這種老而彌堅的強大武器,可要想重頭複製,談何容易?

幸虧當時玩這種武器時,好好瞭解了一下主要部件的規格,各種大尺寸還依稀記得,只知道火箭炮全重613公斤,體積小,重量輕,拆開後任何部件都不大於三十公斤,而且揹負時上不過頸,下不過臀,寬不過肩,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人體工程學,這在此時,根本沒有人會往這方面想。

首先,趙虎要確定火箭彈的彈體結構鋼,這是一種碳素結構鋼,這些材料要求有一定的強度和塑性,屈服點必須在三十二到六十公斤每平方釐米,斷面收縮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估計光這一點,就有得小付同志頭疼了。

趙虎給出彈頭材料和尺寸後,竟然思如泉湧,以前很是模糊的資料有如大江之水,源源不斷從腦海中湧出,手中更是龍蛇飛舞,一刻不停。

除了彈體要用優質碳素鋼之外,火箭彈的中間底需要用五零鋼或六零鋼製造,主要是因為這些高碳鋼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後,具有較高的硬度。

中碳鋼也有不少地方使用,如為保證與燃燒室相聯結構的噴管螺紋強度,在使用合金鋼時,噴管常以四十五號鋼在調質狀態下使用。

另外,在藥包夾、風帽、支援架、尾翼架的材料上,又需要使用塑性較強,硬度較弱的低碳鋼。

當然,這只是火箭彈的重要部位,其他要求不高的地區,都可以用普通碳素結構鋼,否則,一枚火箭彈就不是用來炸的,而是當作寶貝來收藏了。

最難做的自然是燃燒室,這東西雖然時間短,但一旦在飛行中燒穿,火箭彈就會在中途掉落爆炸,所以對材料要求極其嚴格,以用量最大的四五錳鋼為例,其中就要含有碳、錳、矽、鉻、硼等好幾種微量元素,尤其是不起眼的硼,含量只有千分之一,但少了它還真的不行!

接連搞了一個星期,趙虎才把火箭彈各個部件的材料要求和含量連蒙帶猜的寫出來,等他從設計室出來之後,小余心疼得直掉眼淚,多少年了,從來沒看過心上人如此拼命,現在的趙虎,簡直可以用流浪漢來形容,鬍子拉沙,兩眼深陷,發如雞窩,再加上滿臉的疲憊,猛一看還以為是一中年大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覺睡得天昏地暗,等趙虎醒來時,已是第三天下午,此時,秋意涼涼,陽光和煦,趙虎真想躺在溫暖的被窩裡再睡上幾天幾夜,可惜時間不允許啊,要是再不把大殺器搞出來,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材料給出了,還得談到加工,基地可沒有空間先進的加工中心,一切都得靠機床慢慢加工出來,所以趙虎只能把原始而又費力的加工方法寫出來,只等以後有了先進設備再慢慢調整。

以藥室為例,加工方法有兩種,一是精密機床加工,這很簡單,粗車外形,精車全形,兩部搞定。

可惜在沒有這種精密機床的情況下,必須多做一步,也就是第一步要荒車,第二次收口前粗車,然後再半精車全形,最後終車!

瞧著這多出的一步半,或者說是兩步,趙虎就覺得頭大,真要讓自己上車床,很可能沒有這個耐心完成所有不必要的步驟,但以他嚴謹的工作態度,又不得不把所有工序一一寫明,甚至要標註好每一步所車出的餘量!

車床工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苦交易,手眼身法步,一點不含糊,油漬、切削液、鐵屑,無論哪一樣都不是乾淨活,再加上耳中充滿噪音,眼睛得盯著刻度盤和工件,每一個夾具都不能有絲毫疏忽,可以說,沒有強勁的體魄,根本幹不了這活。

但趙虎還是以老師的身份,親自上了機床,定心基準、切端面、倒內角、搪刀板粗、搪刀板精,每一步都做得一絲不苟、而且動作又快又準,令後面觀看學習的一幫師徒紛紛咋舌:“額的個娘咧,這趙副廠長別看年紀輕,幹起活來不比任何一個人差,我作為一個二十年的老車工,表示歎服!”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趙虎把一個歪嘴噴口車出來後,立即有師傅上前拿起卡尺,認真測量了一番,然後對著趙虎豎起大拇指,這表明,在場所有車工,都對趙虎的技術表示出尊敬和崇拜之情!

彈體加工完畢,只能算完成了一半,其中還得填裝內容物,也就是發射藥和戰鬥部。

戰鬥部好說,不管什麼藥都可以使用,無非是爆炸力量強弱,趙虎選用的還是老套的黃藥和苦味酸各半,這種炸藥在日軍的炮彈裡也是通用物,當然,以目前兵工廠的能力,也只能先用這種混合藥湊合,至於威力更大的,比如黑索金和黃藥混合物,目前還沒奢侈到那一步。

火箭發動機其實就是個大噴管,噴管後面有著一圈歪向小噴嘴,趙虎之前車出的異形件也就是其中一個,支援發動機動力的自然是固體藥條,也就是把發射藥壓成麵條狀,然後一一順到大噴管裡面。

至於這藥,自然和戰鬥部又有所不同,趙虎選用的是硝基瓜和黃藥混合(胡亂杜撰,以防假冒!),另外又加了一些抗爆劑,以便發射時不會引起爆燃。

最後,趙虎在彈頭又加上了兩種引信,也就是碰炸和延時各一,這也是火箭彈製造不易,為了防止砸到爛泥裡不爆而被鬼子得去所採用的保險措施之一。

當引信旋上的那一刻,趙虎流淚了,不容易啊,足足呆在兵工研究所好幾個月,外面任何事情都推得一乾二淨,幾乎動用了全廠的精英,才把這枚炮彈給造出來,真的是費盡了心血!

有了炮彈,炮管和炮車自然不在話下,因為不需要車膛線,普通鋼材就能勝任,而且炮車也採用輕質鋼材和部分鋁合金,造起來不要太容易,只過了一個星期,一門其貌不揚,看起來就象農具的武器終於露出了獠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