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防空問題,又得到大量焦炭,趙虎決定先做點槍出來,八路軍戰士當中,識字的不多,太過精密的武器對大家是個負擔,所以一款結構簡單,易於保養的速射武器才是首選。

號稱單發mp5,連射mg34的七九式?不行,那東西造出來會被人罵死的,武器可是要上戰場的,二十發子彈,手指一哆嗦就全飛上天,就算戰士們不說,後勤這關也過不去,槍是用來打敵人的,不是用來打鳥的!

八一和四四衝鋒槍不錯,可惜都是精品,對鋼材要求嚴格,從鐵路上扒來的和被炸戰車隊的鋼材不太適合,最後只有一種槍合適,那就是自己在圖拉順帶出的一支衝鋒槍:波波沙1943!

當初自己離開時,這槍並沒有入落法眼,在趙虎心中,至少是sks,也就是五六半,然後加上衝鋒槍,構成一個完整的班組火力體系,可惜他忽略了我國的實際情況,那就是鋼材短缺,要不然黃崖洞的師傅們也不可能用鐵軌造槍!

眼下,冀東的條件已經好上許多,除了可以扒來鐵軌,還有一個坦克中隊的廢坦克可用,組織一大幫人,把不知是誰炸壞的坦克拆回來,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造槍!

彈簧是關鍵,減震彈簧質量不錯,熔後拉絲,經過後處理,質量還不錯。

波波沙1943大部分零件都是用鋼板衝壓而成,過程簡單得令人髮指,可以說,除了英國發明,美國製造,要價只有九塊九的司登,這款槍的製造過程是最快的了,當然,那種水管槍不但對敵人狠,對自己人更狠,這個趙虎是絕對不可能生產的。

波波沙43槍管上套了個方形散熱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前部,壓低了二發抬頭,對防止槍口上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為衝鋒槍來說,它的準確率還算可以。

後面的木託做工最為複雜,趙虎也沒有學波波沙41,而是同樣採用鐵槍托,多耗點材料無所謂,主要是能加快生產速度!

最為難得的,就是這款槍不但能發射託卡列夫7.62毫米手槍彈,還可以發射7.63毫米毛瑟手槍彈,雖說駁殼槍急起來也能通用,不過那畢竟是迫不得已的行為,而且託卡列夫裝藥量大一點,燃燒不充分會對駁殼槍槍管會造成傷害的。

兩種子彈裝藥量不同,毛瑟槍彈裝藥0.52克,膛壓240,託卡列夫彈裝藥0.6,膛壓210,整個二戰中,也只有這款衝鋒槍,兩種子彈隨拿隨用,一點都不衝突!

有樣槍就可以反推,而且之前兵工所工人也成功仿製了41型,43就是從41型改進過來的,大部分零部件尺寸都沒做改動,造起來並不難。

槍管就利用坦克車上的廢鋼,這年頭日軍不論卡車還是坦克,所用的鋼材質量都很好,熔掉以後澆成鋼柱,拉出的槍管比軌道鋼做的好太多了,後期趙虎又在膛內鍍上鉻,壽命一下子提高好幾倍!

槍做好就做彈,子彈是老花樣,都是毛瑟7.63,駁殼槍能用,衝鋒槍也行,大家駕輕就熟,都不用指點。

做子彈的同時,趙虎又分出一個組,專門製造迫擊炮彈,說起來有八一和八二兩種型號,其實也就是車工多車一刀的事!

兩種炮彈除了中間直徑略有不同,其他部位都是一樣,同樣口徑的引信介面,同樣的彈尾,抓到手裡基本分不出大小,趙虎指著右邊那個對倉庫保管道:“老劉,右手裡的叫胖子,左手的叫瘦子,為了便於區分,我們給胖子染成了紅色彈頭……”

誰知老劉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萬一顏色掉了,分到部隊搞不清楚會出大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身邊的徒弟插口道:“這能有啥事?大了塞不進去,換掉就行啊,瘦的放進去也能爆,又不會炸膛……”

“你懂個屁!”

老劉對這個剛學不久的徒弟第一次爆了粗口:“咱八路軍可不是地主老財,炮彈精貴著呢,不到緊急情況下是捨不得用炮的,我問你,萬一幾炮就能打勝的時候,炮彈塞不進去會有什麼結果?還有,當部隊衝鋒時需要火力掩護,瘦炮彈在空中亂飛,炸得自己戰友又怎麼辦?”

小徒弟都快嚇哭了,連連鞠躬道歉,趙虎也有點木,他輕聲問道:“老劉,那這事如何解決?”

“還能怎麼辦?分開兩組造,單獨分出倉庫,請首長把炮分開給部隊,一個團只能用一種口徑,杜絕後患!”

得,工作量增加不少,但很值得,不會出現炮兵誤事的情況,可見後勤這一塊,一點馬虎都不能有,那可是會出人命的!

迫擊炮彈沒啥問題,趙虎又悄悄試製山炮彈,材料他知道,也就是中碳鋼或中碳合金鋼,比如50錳,60錳鉬等,可造出的炮彈一打就出現了問題,第一發剛出膛不久就凌空爆炸,還好沒炸膛傷到人,嚇了趙虎一跳,這鋼材質量雖然要求不高,可裡面的冷漲熱縮,各種膨脹係數學問大著呢,不經過長時間試驗,根本無法成功,還是先放一放吧,至少銅殼目前能用,沒有出過問題。

一口沒吃成胖子,趙虎並不氣餒,他見目前八路軍的遠端火力還是以迫擊炮為主,造不了高階炮彈,那就先拿普通的下手!

一百二的迫擊炮都造過,還怕區區八一炮?

他先把重柴炸壞的兩門九二炮管熔化,澆成鋼柱,又小心鑽孔,做完後續工作,一門質量頂好的炮管新鮮出爐,跟著他打下手的幾個學員都被嚇到了:趙團莫非瘋了?做個迫擊炮管要像九二炮看齊?

趙虎當然沒有瘋,他是要用坦克底盤鋼做出炮管,並和最好質量的炮管作對比,只到得出最佳壁厚!

這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心的工作,炮管可不是越厚越好,厚了強度固然增加,但重量卻多了不少,成天抗著能累死,而且厚了還不利於散熱,往往沒打幾發就得停止,否則彈底藥包在半途就被烤發,說不定就會出事!

一直試驗了近半個月,趙虎才造出最佳比例的炮管,配合著提前做好的底板和炮架,冀東軍區第一門迫擊炮終於成功!

然而,就在趙虎準備大量生產火炮之時,一封來自老部隊的電報讓他哭笑不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