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國土面積增大了十多倍之後,接下來急需要做的工作是,劃分行政區域,對新納入帝國的領地,進行有效的管理,安定人心。

畢竟剛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戰爭,加上四路大軍,為了威懾各帝國,讓其聞風喪膽,不戰而降,減小阻力,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大屠殺,現在可是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剛納入帝國領土範圍的百姓,與之前帝國百姓之間的生活狀態差距,可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而且因為戰爭,很多糧道被毀,大宗糧商被無道軍抄家、屠殺,導致購買糧食困難,很多百姓已經處於了嚴重飢餓的狀態,朝不保夕,隨時都有被餓死的風險。

現在急需要運送一批糧食前去,用來救濟他們。

無論戰爭的勝負,最受苦的其實就是這些普通人。

荊無道雖然冷血無情,但那只是對於外人,對於敵人而言。

現在這些百姓,都納入無道帝國,就是算作是自己的子民,荊無道絕不允許自己的子民被活活餓死。

有帝國子民餓死了,就是他這個皇帝的最大失責。

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既然他荊無道當上了這個帝國的皇帝,就要對自己的子民負責,讓其得到安居樂業的保障。

這是他的政治追求,也是他應該負擔的責任。

況且,現在在這些百姓忍饑受餓之時,給他們送上糧食得以保命。

不僅可以消除自己大屠殺給百姓帶來的恐懼感、抗拒感,對於帝國統治的抵觸情緒,還能讓其感恩戴德,從內心深處,真心忠心於自己,忠心於帝國。

得民心,才能更好地得天下。

這點道理,荊無道還是知道的。

如此好的買賣,荊無道不去做,簡直就不配做這個皇位了。

當然,如果以之前無道帝國那丁點大小地盤的糧食儲備,肯定無法救濟數千萬人的糧食。

但征服諸帝國的途中,不知道抄了多少皇族,世家的家產,獲得的糧食海量到上億人都可以吃上兩三年。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權勢家族的糧食多的來發黴,而普通百姓每日都要為下一頓飯發愁,甚至有時候還會被餓死。

這也是為什麼荊無道要堅決實行《土地改革》,人人分田,反抗改革者必死的原因。

如果連吃飯都吃不飽,談何讓百姓效忠於自己?

得民心的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們吃飽飯。

君予民以樂土,民才報君以忠心!

天下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

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所得。

只想一味得到,而不想付出,妄圖一步登天,一夕成神,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關於劃分行政區域,進行有效管理的事情。

對於整個雲夢平原的行政等級,荊無道是準備了一個州的行政等級。

所有現在打下來的地盤,除了京畿之地外(原四帝國的領地),全部併入為一個府的區域行政級別。

至於命名,荊無道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於是套用了華夏古代的地名。

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表達紀念故鄉之情。

長安,華夏古代最有名的皇城之一,加之這個新建的府,將整個京畿之地包圍了起來。

因此,這個府命名為“長安府”。

同時也將修建一座新的城池“長安城”,作為長安府的首府。

四路大軍,各自佔領的領地,分為一個郡,即為四個郡。

華夏地名畢竟有限,府以下的行政區域,不再以華夏古地名命名,不然以後都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四個郡,分別選取了區域內最重要的城池為郡府,並且以此命名為郡名。

分別為:天狼郡、猛虎郡、黑風郡。天遠郡。

至於各縣、鎮、村的劃分,就不需要荊無道考慮了,全部交給了內閣處理。

經過十天左右的改造營改造,那些各帝國皇室、世家的俘虜,在馬運的超級口才忽悠之下,已經徹底被洗腦,宣誓效忠於荊無道,效忠於帝國。

這些人武道修為較高,素質也不錯,稍加培養,足可以勝任各地的行政大臣。

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一個個被內閣任命的行政大臣,開始趕赴自己的任命地點,按照內閣和各部門的指示,展開自己的本質工作。

長安府的府主,為投降無道帝國的一級文明旋風帝國皇帝風無痕,雖然只有四十多的骨齡,但卻有了一星武王的修為。

天賦相當來說,很是不錯,即使放在三大四級文明帝國中,也少有人能比。

如果沒有無道帝國的出現,這旋風帝國很可能在他的帶領下,晉升為二級文明帝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人慎重機警,懂得審時度勢,因此才會毫不猶豫地投靠了無道帝國。

首府城守、府公安局、四位郡守,郡府城守、郡公安局的大臣,也都是是投靠無道帝國的四個一級文明帝國皇帝中,擇優選取擔任。

其餘縣、城池城守、鎮級別的大臣,就由內閣自行任命,荊無道不再過問。

隨著這些大臣出發的,還有一車車沉甸甸的糧車。

東陵村,一個落後貧窮的小山村。

因為戰爭的原因,糧價大漲,這裡的村民根本購買不起,只能拋樹根吃,已經餓的沒力氣行走了。躺在地上等死。

甚至有些人的身體已經開始發臭,令人心煩的蒼蠅,不停在他們是身體上飛舞著,

就在他們快要餓死的時候,突然數輛載著糧食的馬車,打著無道帝國的皇旗(祖龍圖案旗),來到了東陵村。

“東陵村的村民,我們是無道帝國民事部的小史。奉陛下的命令,給你們送糧食來了。”

一個穿著帝國小史官服的人,對著東陵村各處大喝道。

“送糧食?這怎麼可能?”

在東陵村的村民思維中,皇室是不可能管他們這些遠離帝都的百姓死活。

“管他娘的,我們都快被餓死,只要有吃的,叫我幹什麼都行。”

隨即,在嚴重的飢餓催動下,東陵村五百多名村民,拿出了最後的一點力氣,蜂擁向了糧隊。

“真的糧食啊!”

看著一車車用麻布口袋裝載的糧食,所有的村民眼睛都發光了起來。

隨即不管一切地衝了上去。

“大家排好隊。一個個地分,放心,每個人都會有的,不要掙。”

民事部小史,一個個地勸導著瘋狂搶糧的村民。

“陛下真是仁心啊,送來糧食。”

一位八旬的老人,顫顫巍巍地用自己那雙枯瘦地來只剩下骨頭的手,摸著金燦燦的糧食,感動地來淚流滿面,激動地說道。

在這個混亂大陸上,每個帝國,除了自己的京畿之地的百姓,對於其他地面的百姓死活向來都不會過問。

它們只需要,按時收稅就行了。

現在遇見一個管他們死活的帝國,心中的感恩戴德之恩,可想而知。

同樣的事情,開始在新納入帝國領地的各處,不斷發生著。

此時人心也逐漸安定,每個人都是興高采烈的樣子,對於帝國皇帝荊無道感恩戴德。

戰爭留下的創傷也慢慢消失了。

沒有任何介懷,心甘情願地加入了新的帝國無道帝國中。

每個普通百姓對於帝國制定的制度,都很是配合地去執行。

普通百姓的心思就是這樣的簡單,他們只求一頓飽飯。

誰給他們吃飽飯,他們就很樂意聽誰的命令,效忠於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