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個楊稷有老爹撐腰,膽子也越來越大,還有點有恃無恐的味道,手段也也來越殘忍,在當地引起強大的不滿,那些受楊稷禍害的人,不斷向官府控告楊稷的惡行,這些事多少傳到了內閣,楊士奇慢慢也有些懷疑,所以才動了回家看看的念頭。

“楊大人這個願望只怕難以實現,如今京城地震災難還在,安南戰亂不斷,漢王謀反在即,朝廷是片刻少不得大人去住持大局,皇帝那會捨得方您回家看兒子呢?”

楊士奇也知自己這個願望不好實現,呵呵一笑道:“只好想些別的了?”

高航道:“只怕如此!”說完又扭頭對著楊崢道:“楊兄弟你呢?”

“我啊,簡單啊,老婆孩子熱炕頭啊?”楊崢大言不慚的道。

高航哈哈一陣大笑道:“楊兄弟這個想法倒也別趣,不過也是最實在的?”

“可不是!”楊崢贊同的點了一下頭,看了一眼高航道:“高大哥這次也立下功勳不少,不知有什麼願望?”

高航正要說話,忽聽一陣馬蹄聲,那馬蹄聲初始在遠處,不多時便到了跟前,隱隱約約的聽得有人喊道:“站住!站住!”跟著“嗦“的一聲,羽箭劃破長空的聲音。

三人各自一望,高航眉頭一皺,道:“難道是我們的身份被漢王識破了,派人來追殺我們了?“

楊崢正要答話,便聽得前方兩匹駿馬急速而來,馬背上的兩人書生打扮,各自將身子緊緊的貼在馬背上,手中的馬鞭,不斷的催打,可憐的坐下那兩匹戰馬雖也是良駒,可也不知沒命的敢了多少路,這會兒已是筋疲力盡,在馬鞭沒命的催促下,這時嘴邊已全是白沫,猛地裡前腿一軟,跪倒在地,終於支持不住了倒地不起,馬背上的那書生,似沒有準備,一下子被摔下了馬背,好在前方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若不然這麼摔下來,不死也殘廢了。

左側的馬背上的書生聽得聲響,回過頭來,忽見那馬韁到底,大吃一驚,大聲道:“ 少爺,少爺……?“

被摔下馬背的那書生一聲不吭的從地上爬起來,雖有草地,但臉頰上還是劃破了不少血口,不少地方流出了血跡來,那書生竟顧不得擦,翻身拉起馬韁,不住的催促道:“畜生快些起來,畜生快些起來……”。

可憐的那馬兒早已脫力,哪裡起得來,任由那書生胡來扯著馬韁,卻是紋絲不動。

左側的那書生道:“少爺這馬兒不成了!”

那書生看了一眼那馬兒,輕輕嘆了聲,又回頭看了一眼身後,嘀咕了聲:“來得這麼快?”

“少爺勒住馬韁,馳到少爺身旁,道:”少爺快些上馬,若不然被他們追上了,可就麻煩了,前面就是京城了,他們是漢王的人馬,未必敢進京城!“

那少爺嗯了聲,翻身而起坐在了背後鞍上,前面那書生道:“少爺坐好了麼?“

那少爺嗯了聲,催促道:“快些走,不然被他們追上了?“

那書生嗯了聲,雙腿一挾,扯起馬韁。坐下的良駒立即四蹄翻飛,向前賓士。

“咦,好像不是來追我們的?“高航皺眉道。

楊崢道:“好像不是?“

楊士奇道:“可後面的好像是漢王的人,你說這主僕二人會是什麼人呢?“

高航道:“漢王追殺的人,那一定就不是漢王的人?“

“言之有理!“楊崢與楊士奇點了點頭道。

高航難得有這麼一次被兩人同時認可,登時資訊大漲,道:“我們要插手麼?“

楊崢看了一眼楊士奇道:“楊大哥怎麼看?“

楊士奇眯著雙眼看了一眼前方,那書生的馬兒雖神駿無比,但一路奔跑下來,也累得厲害,這會兒背上再多了一個人,可想而知了,被主人催打的了一陣,速度便慢了下來,再跑了一會兒便也支持不住,嘶鳴了一聲前腿一軟,也倒了下來。馬背上的兩人再一次被摔了下來,竟是一時半會兒沒爬起來。

“眼下情況不明,我們先看看再說?“楊士奇眯著雙眼道。

楊崢、高航各自點了一下頭,勒住馬韁靜觀其變。

這時一陣吆喝聲有遠而近,激其的灰塵中,為首一個漢子一馬當先衝了上來,身後跟著十幾個漢子,人人手中提著明晃晃的朴刀,刀光閃耀十分的耀眼,坐下的數十匹也是一等一的良駒,偏生還有十幾個匹駿馬緊跟其後,看樣子對前面的兩人,是志在必得,必須追上不可。

“這兩人到底是什麼人,竟讓漢王的人如此緊張?“楊士奇皺著眉頭嘀咕道。

“少爺,少爺他們追上來了?“草叢裡,年輕的那書生率先爬了起來,驚慌的喊了聲自家少爺,扶著他站了起來。

那少爺經過兩次從馬背上摔下來,臉上已經擦破了不少,幾塊完整的地方早已被血跡所覆蓋,他聽了這話兒回頭看了一眼身後,飛揚的塵土中,已經看得清楚對方的面貌了,他咬了咬牙道:“咱們今日不能全死在這兒,不然對不起朝廷,對不起家族了,他們要的是我,童兒,你答應我一件事!“

“少爺,你……?“那個被叫童兒的僕人似乎知道自家少爺要做什麼,顫聲道。

那書生道:“這裡有一封信,是少爺我寫了這些年漢王造反的證據,你現在帶著它趕往京城,無比將這份信呈給皇上!記著一定要給皇上!否則少爺我,死也不會瞑目的?“

“少爺……?“那僕人雖笨了點,這會兒似乎也明白了自家少爺要做什麼了,他是要在這裡留下來,直到那些人追上來,殺了他為止?”

“少爺,這不可以的,我們一起走吧?”那僕人哭著道。

那書生搖了搖頭道:“我是朝廷的人,現在知道漢王造反的秘密,他們要的是我,若一起走,只怕走不了多遠,被他們抓死,殺了倒也罷了,可朝廷不知漢王要造反,我身負皇恩,豈不是愧對朝廷多年的栽培,所以你不能死,還要堅強的活下去,將漢王造反的事情告訴皇上,讓朝廷有所準備!我就算是死也死得其所!“

那僕人還想說什麼,卻聽得那書生喝道:“還不快去,你想讓少爺我死不瞑目麼?“

那僕人看了一眼自家少爺,忽然咬了咬牙,忽然整好衣冠,鄭重地向愛那曙書生作揖行禮,然後大步離去。

那書生看著僕人離去的身影,輕輕嘆了聲,道:“童兒,你保重!“

那僕人,聽了這句話,再也忍不住淚水立即落了下來,卻是不敢回頭,生怕這一回頭就再也走不下去了!

就在這時,一直追趕的眾人追了上來,為首的那漢子見那書生還在,且一臉的狼狽,登時齊聲大呼起來,為首那人道:“快圍起來,別讓他跑了!“

十餘人立即縱馬圍了上來,為首那漢子勒住馬韁慢悠悠的走了上來,盯著那書生喝道:“李浚,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背叛王爺,當真獲得不耐放了!“

面對為首那人惡狠狠的喝問,李浚毫無懼色,冷笑了聲道:“陳大人說笑了吧,裡,李某自始至終都是朝廷的人,不曾依附過漢王,何來背叛,倒是王爺,身為洪武子孫,不思報銷國家,卻趁著京城天災之際,一心想謀反,實乃居心叵測!”

陳剛哈哈一陣大笑道:“老天爺都給北京城大地震了,這足以說明我家王爺是湯武在世?”

李浚亦是哈哈一陣大笑道:湯武再世也需要伊呂。”

陳剛哼了聲道:“你放心, “湯武再世,必定有伊呂!”

李浚哦了聲,忽然看了一眼陳剛,道:“閣下是伊呂麼?”不等陳剛答話,又道:“有伊呂,還怕沒有伯夷叔齊嗎?”聽到這句話,陳剛登時滿臉漲的通紅,他雖是一介武夫,但對方這幾句話兒是能讀得明白,世上沒有敢造反的人嗎?!”

“有造反的人也需要一個得力的幫手。”

“有人敢造反,就一定會有得力的幫手!”

“即使你有得力的幫手,但朝廷一定會有忠臣!”陳剛面色有些難看,忽然冷笑道:“李浚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這可怪不得陳某了?”

…………

說兩句:楊士奇溺愛自己的兒子,可不是我胡編亂造的,據明人李賢的《古穰雜錄》和焦竑的《玉堂叢語》,都記有楊士奇晚年的這一悲劇。楊士奇在京城為官長達四十年餘年,提拔官員數以百計,但沒有提拔自已的兒子楊稷,也沒有給他在京城謀個肥差,這一點做得極有正氣,舉國上下交口稱讚。然而,他兒子儘管沒有做官,儘管遠居老家江西泰和縣,卻與一般平民百姓大不一樣。不僅衣食無憂,日子過得挺滋潤,而且身為宰相公子,自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和奉承。只是這位風光的高幹子弟不能約束自己,又加上眼前沒有其父的監督,漸漸變得不安分起來。他仗著老子的權勢威望,膽大妄為,橫行鄉裡,公然犯下了幾宗人命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稷的惡劣行狀,所在府縣及巡察官員早已耳聞,只是投鼠忌器,不便下手。可楊士奇卻矇在鼓裡。於是有人便將楊稷“暴橫”鄉里的實情告訴他,他聽後大吃一驚,旋即又“反疑之”,不相信兒子會犯下如此大罪。照說,既然懷疑此事真假,就應該派人或責成當地官員進行追查,可他卻只是寫信給兒子,說有人反映你在鄉間胡作非為,望你檢點自己,“果然,即改之”。言下之意,是說如果真的如此,就不要再犯了。這就像今天某些官員包庇犯事的子女親屬一樣,來了一個既往不咎,下不為例,不了了之。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早已劣根成性的楊稷豈是一封書信所能挽救的?楊稷見父親並無責備之意,更加肆無忌憚,倚勢作惡,愈演愈烈,把個四鄉八鄰鬧得沸沸揚揚。

這時,吏部尚書王文瑞風聞此事,建議楊士奇以回鄉掃墓為名,藉機瞭解實情,楊士奇這才決定親往家鄉探查。楊稷知道父親回鄉,作了精心佈置,他在每個驛站內安排親信為自己“唱贊歌”,又親自老遠跑到百里之外去迎接。父子相見,楊士奇看到兒子“氈帽油靴,樸訥循理”,一副農民裝束,衣著樸素,忠厚老實,極明事理,全不像傳聞中的惡煞形象;而且滿耳聽到的都是別人誇他如何賢明如何友愛的話,心裡非常滿意。到了兒子家裡,見是一片蕭條,沒有奢華陳設,楊士奇就更放心了。敘談之中,楊稷謊稱自己是為了鄉裡鄉親討公道,阻止地方官吏的橫行不法,才得罪了他們,遭到誣陷;又說還有人是出於忌恨父親功名太盛,權勢太大,便藉故誹謗自己來損害父親的名聲。楊稷巧言令色,一番作秀,楊士奇竟信以為真,還以為兒子受了天大的冤屈。

楊士奇返回京城後,從此便不信其子會有惡行,聽到有阿附奉承者誇讚其子的“善”就非常高興,這樣一來,誰還敢對他據實相告?於是“子之惡不復聞矣”,他再也聽不到有關他兒子的真實情況了。作為內閣首輔,楊士奇一向賢能廉明,處事待人心如明鏡,為什麼輪到對自己的兒子就看不清了呢?顯然,他是為“溺愛”所蔽,才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出了重大失誤。因為溺愛,必然護短,而護短則無異於縱容,如此天平傾斜,又怎麼能得出正確的判斷?《古穰雜錄》上說楊士奇“泥愛其子”,這“泥愛”一詞用得極精警,不正表明他愛得一塌糊塗嗎?親子之愛人之常情,但一旦超過道德法律底線,陷入“泥愛”的泥潭,愛到是非不分、善惡顛倒的程度,再明智的人也會變得昏聵糊塗,楊士奇成為一位糊塗父親,正是“溺”令智昏的結果。

後來,楊稷變本加厲,害了人命數十,民憤極大,朝廷不得不將其逮捕法辦。直到楊稷被關入京城大牢,楊士奇才知兒子的確作惡多端,罪不容誅。此時楊士奇已經77歲,風燭殘年,如夢方醒,悔恨交加,羞愧難當,可惜為時已晚矣。朝廷見楊士奇病得不能起床,不忍心給他以大的刺激,便來了個“法外開恩”,決定在楊士奇病死後再處決楊稷。一年之後楊士奇一死,楊稷就被綁赴法場,處以斬刑。可以說,楊稷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但對楊稷的溺愛和放縱,誤子又誤己,不能不說是楊士奇一生中最為失敗的事。

對今天的為官者而言,不是自己奉公守法、潔身自好就行了,還要管好自己的子女親屬,管好自己的身邊人。要知其短,制其短,律之嚴;不要護其短,縱其短,失之寬。就這一點來看,楊士奇晚年的悲劇堪為明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