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決定殿試考試的內容是嚴肅的,不再需要模擬聖人之言大談之乎者也,而是懷抱治國之志、恤民之情上考場答卷子的。楊崢這篇八股文模仿聖人的口吻,發揮倒是發揮了,說的卻是聖人的教誨,與朝廷時務毫不沾邊,劉觀說不服,倒也不是無端的放矢。

眾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該說什麼,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此事的建議者蹇義,蹇義顯然也沒有想到會是這種結果,要說他對楊崢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作出一篇這樣的八股文來,還是極為欣賞的,但欣賞歸欣賞,讓他同意這麼一個年紀輕輕的武將為侍讀學士,他是萬萬不會答應,這倒不是他有什麼私心,相反正是毫無私心,才越發不願意楊崢進入翰林院,做這個侍讀學士,這個位置意味著什麼,他比誰都請,正是清楚,他才怕自己讓楊崢進入了翰林院,做了這個侍讀學士,讓天下讀書人以為,大明的翰林院並非需要真才實學就能進入,這種風氣他是萬萬不能開的,當然了,若對方當真才華橫溢,那另當別論了。沉吟了片刻,斜眼看了一眼楊崢,道:“楊大人的八股文倒是做得極好,不過劉大人的話兒倒也有些道理,科舉為國選材,可不是單憑幾句聖人之言就此作罷,這樣吧,既是殿試,那就有皇帝再出一題,楊大人若能做出策論來,微臣便立即下達吏部文書,讓楊大人進入翰林院,做侍讀學士可好?微臣可以保證,這絕對是最後一題?諸位盡可放心。”

蹇義話音一落,眾人將目光紛紛望向了楊崢,見他臉上並不不悅之色,心裡也暗暗為之讚賞,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做出兩篇八股文,這其中的難度如何,在場諸人都是清楚地很,本因為楊崢會不服,卻沒想到對方竟是一臉的平靜似乎早有預料一般。不看好的覺得他是在裝腔作勢,看好他的則認為是心裡有底氣,所以場上因為蹇義的一番話兒議論紛紛,好不熱鬧,唯獨當事人一臉的默然。

朱瞻基皺了皺眉頭,有心不答應,可蹇義這番話兒倒也有幾分道理,也不好就此作罷,看了一眼楊崢,道:“楊愛卿,蹇大人的提議,你意下如何?“

楊崢呵呵一笑,伸手不打笑臉人,蹇義雖也有幾分為難的意思,可人家態度極好,而且說的話兒也合情合理,楊崢對他頗有幾分好感,呵呵一笑道:“既是蹇大人的話兒,微臣焉有不從之理?不過蹇大人的話兒說出來,可要算數才好,不然這場上諸位大人可不少,下官雖有幾分才學,也架不住諸位如此的無理取鬧了?“

楊士奇一聽這話兒頓時一笑,心道:“這個楊小弟還真是個不肯吃虧的傢伙,這一句話,便把將人家劉大人給捎帶上了,無理取鬧,果然是狡詐之輩,這第二題未必能難得住他!“

朱瞻基似對楊崢這幾句話極為欣賞,微微點了點頭道:“說得好,今日給你做主了,這第二題絕對是最後一道!“

楊崢急忙道:“那多謝皇上了?“

既是皇帝出題,旁人也參合不得,唯有靜靜等待著朱瞻基的題目,大殿裡一時顯得極為寂靜,幾個大臣低聲交談,也是聲音極輕。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朱瞻基皺起的眉頭忽然舒展了開來,朗聲道:“有了,朕剛剛登基為帝,真不知該如何施政,不如就請楊愛卿以“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為題吧?“

此題一出,眾官便議論起來,楊士奇眯著雙眼想了想,道:“這題目倒也不容易。想寫出好的文章,只怕有些難度?“

蹇義點了點頭道:“皇帝果然沒有徇私,否則也不會出得這般難?”

唯獨劉觀一臉的得意,他不信有人能在一天內做出兩篇精才豔豔的文章來,這題目一看就不簡單,比起自己方才的題目,難度大的不是一心半點?“

而楊崢則是一臉的無奈的模樣,那神情似哭似小,毫不奇怪。

“我已經做好了放棄了準備,沒想到老天爺竟開這種玩笑,要說這八股文他的確誦讀了十幾篇,可人家剛才已經說了不能用八股文了,得用策論文,這個他自問做不得,他本就無心什麼翰林院,侍讀學士,只等朱瞻基題目出來,自己加裝思索一番然後給皇帝一個面子,說自己才疏學淺,難以擔當大任,這官兒大臣們愛給誰給說,只要不給自己就好,哪裡想到朱瞻基竟出了這個題目!“

按說朱瞻基出這個題目並不奇怪,誰也規定皇帝不能出這個題目,可這題目一出來,楊崢就高興了,因為在前世的時候,他看了叫趙秉忠的殿試卷,俗稱狀元卷,而不湊巧的人家的題目正是《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而很不巧的是這篇名垂千古的狀元文,他在一個下雨天背了下來!“

眾人看他表情,還以為他對不上,不少人開始搖頭惋惜。

朱瞻基有些擔心的看了楊崢一眼,試探的問:“楊愛卿可能應對?”

“哦,這題目麼,倒也不難?”楊崢回過神來,沉聲道。

“哼,口氣大不小,我倒要聽聽看,你能應出什花兒來?”劉觀哼了聲道。

楊崢難得理會這等令人望之生厭的人,緩緩踱了幾步,對著朱瞻基行了一禮,道:“微臣獻醜了?”

朱瞻基正怪題目出得太難,有些懊悔,見楊崢如此神情,不知為何竟放下心來,點了點頭道:“楊愛卿不必多禮,只管說來便是!”

楊崢便不再多言,同樣走出了七步,便站定面對眾人朗聲道:“臣對: 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機,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實心,而後可以淬勵百工,振刷庶務,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紀綱,飭法度,懸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於巖廊朝寧,散於諸司百府,暨及於郡國海隅,經之緯之,鴻巨纖悉,莫不備具,充周嚴密,毫無滲漏者是也。何謂實心?振怠惰,勵精明,發乎淵微之內,起於宥密之間,始於宮闈穆清,風於輦轂邦畿,灌注 於邊疆遐陬,淪之洽之,精神意慮,無不暢達,肌膚形骸,毫無壅閼者是也……?“

一口氣說得太快,楊崢停下來吐了口氣,再看眾人,人人一臉的驚訝,便是劉觀也是滿臉的愕然,盯著楊崢一臉的不可思議。

楊崢冷笑了聲,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繼續大聲唸叨:“實政陳,則臣下有所稟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視聽不亂,無散漫飄離之憂,而治具彰;實心立,則職司有所默契,蒼赤有所潛孚,意氣以承,軌度不逾,無叢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則不徒馭天下以勢,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維相制,而雍熙以漸而臻。有 此治本,則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勞而至。自古帝王,所為不下堂階而化行於風馳,不出廟廊而令應於桴答,用此道耳。厥後,崇清淨者深居而九官效職,固以實心行實政也。

後世語精明者,首推漢宣,彼其吏稱民安,可為效矣!而專意於檢察,則檢察之所不及者,必遺漏焉,故偽增受賞所從來也;語玄默者,首推漢文,彼其簡節疏目,可謂闊矣!而注精於修持,則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蓋治具雖設而實心不流,則我欲責之臣,臣已窺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窺我之疏而私議之。即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聰察之利,亦得聰察之害。實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則意動而速於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馳而懾於威,民 且囿吾之天而順從焉。凡注厝、規畫懸焉不設,而上以神,下以實,上下交儆,無綜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漢宣不如漢文者,正謂此耳。

洪惟我tai祖高皇帝,睿智原於天授,剛毅本於性生。草昧之初,即創制設謀,定萬世之至計;底定之後,益立綱陳紀,貽百代之宏章。考盤之高蹈,潁川之治理,必旌獎之,以風有位;浚民之鷹鶴,虐眾之梟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復帝王所自立之,稱聯之理政務尚 綜核者,欺矇虛冒,總事空文。人日以偽,治日以敝,亦何以繼帝王之上理,後隆古之休風,而稱統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責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今晚就這麼多了,檢視資料費了好長時間,碼字來晚了,還請見諒,另外月票,訂閱都很重要的說,請送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