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流言傳聞,百官自有一番與眾不同的氣度,不說曹欽根本沒這個本事,就是有,他們也沒放在心上,三日對陣曹欽看似是成功佔據了北京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可這一切都是計劃之中的事情,並不能因此就曹欽厲害,紫禁城是什麼樣的城池,城內有什麼的佈置,不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曹欽能左右的,況且最大的敵人王振已在兩日前被他們成功的打入了大牢,在他們看來王振的威脅可比曹欽大得多了,沒了王振,曹欽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而已,就算能折騰,那也不過幾日的功夫。

有了這個認知,前兩日壓抑的氣氛也在皇宮大內一掃而空,就來那些宮娥也偶爾露出了笑容,一切看起來竟是那麼的美好。

小皇帝登臨寶座,文武百官紛紛上前高呼萬歲。

禮畢,小皇帝方才擺了擺手示意百官不必多禮。

這一套早已成了每日的規矩,百官已習以為常,沒人會在這上面繼續較真,不等皇帝多說什麼,各自從地上爬了起來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阮郎一想到前兩日百官凶神惡煞的樣子,骨子裡還有幾分後怕,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小皇帝,才站了出來將手中的佛塵一掃,扯著嗓子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于謙生怕小皇帝撂下這麼一句話就躲進了後宮再也不出來,那楊崢交代自己的大事可就沒法落到了實處了,身為兵部侍郎他比誰都清楚王振一日不死,朝堂便一日不可清淨,想到了這裡,他向前跨了一步道:"皇上,微臣有本奏。"

小皇帝本打算離開,忽聽得有人說話,下意識的撇了一眼,見說話之人是於謙,便耐著性子重新落了座,淡淡的道:"愛卿奏來便是。"

於謙道:"昔高皇帝定令,內官不許干預外事,只供掖廷灑掃,違者法無赦。聖明在御,乃有肆無忌憚,濁亂朝常,王振本出身細微,目不識丁,然此人膽大妄為,仗著皇上寵信,排除異己,專斷國政,終釀成曹欽之禍,眼下京城叛亂的局面日益緊張,王振、曹吉祥、曹欽所作所為其危害卻不下於趙高、王莽、董卓之流。皇上若顧念王振昔日侍奉之微勞而對此不聞不問實非妥善之舉。"

其他百官也多半這個意思,聽於謙這麼說,紛紛附和。

小皇帝心知今日這局面文官是萬萬不會放過王振,但讓他就此殺了王振多多少少有幾分捨不得,昨日牢房君臣相見,讓小皇帝徹徹底底的想起了昔日王振對己種種好處,這份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的情誼,還真就讓他下不去這個手。

當然了,他也不是沒有一點顧慮,王振說到底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人,用王振從頭到尾都是自己的意思,若王振有錯,豈不是間接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皇上貴為九五之尊哪能這麼輕易的犯錯呢,這只是其一,其二身前身後名,作為九五之尊他也不能一點都不想要,既做了皇帝沒有人不想做一個明君,秦二世也好,隋煬帝也罷,初心還是想做個好皇帝,只是局面容不得做個好皇帝罷了,論魄力他比不上太祖、成祖,論才情他比不上先帝,唯一剩下的就是點德行,若連這個都不能保證,還做什麼明君,王振殺與不殺,看似全在他一念之間,實則是王振所作所為早已將他綁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下不來。

老練的胡瀅似看出了小皇帝的心思,這時走上前道:"皇上要是念王振昔日侍奉之微勞,不妨饒他不死,勒令放歸私宅,解散他的死士,沒收他的私蓄,如此,內廷無禍起蕭牆之憂,外廷無尾大不掉之慮。至於參與官員,速令解下綬帶,奪其官爵,讓他們以農夫身份而沒世。這也能彰顯皇上浩蕩之恩,於王振亦為自全之策。對其他爪牙,也應暴露其罪,或殺或流放,可致"奸黨肅清,九流澄徹"!

小皇帝心頭就是這個意思,一聽這話頓時大喜,剛要說話,卻聽得於謙道:"皇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小皇帝面色一沉,道:"有何不可?"

於謙道:"京城之禍看似是曹欽等人膽大妄為,實則是王振一手操辦,今日皇上若就此放過王振,他日勢必養虎為患。臣以為當內誅王振、以肅綱紀,外平叛亂、以安民心才是上策,至於王振昔日侍奉之功,皇上不可不念,但也不能因此而心慈手軟,陛下身為九五之尊當以江山社稷為重。"

今日來的官兒,不少人早已得到了楊崢的囑託,一切聽從于謙眼色,此時見他慷慨激昂,那還不知如何應對,紛紛拜倒,慷慨陳辭,大有王振不死,綱紀敗壞,民心有失,江山不穩的意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小皇帝對此百官此舉似早已司空見慣,竟不以為意,既沒有急著表態,也沒有放任自流的意思就那麼默默的看著百官說來說去。

見小皇帝一言不發,于謙大聲道:"微臣懇請皇上誅殺王振,以正綱紀。"

小皇帝對於于謙所說並無多大的好感,王振犯了罪是不假,但做官的哪有不犯錯的,就連他這個皇帝都經常犯錯何況是一個替自己辦事的太監,但這話兒他並不能說,只因他是皇上,王振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若就這麼不了了之,那就太不把天下放在眼裡,所以他才任由百官在朝堂之上打死了馬順、毛貴等人,目的也就是給百官一個態度,這事兒王振是有罪的,他同樣也有罪,有罪那就該懲罰,這才是正道。

他本以為百官會明白自己的這一番苦心,不會繼續在這件事上糾纏,等到外面的叛亂結束了,他繼續做他的明君,你們繼續做你的忠臣,至於王振那也是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不謀反,朕就不殺你,這本是他最初的想法,但此時他發現,他將這事兒想到太過簡單,起先百官並非他想象的那麼好說話,也並非他想象的那麼不記仇,王振說百官妒忌自己才想方設法讓他死,這話兒如今想來也並非全都是胡說八道的,或多或少有那麼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