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不悅的道:"王振都兵臨城下了,爾等怎麼連這麼點訊息都打聽不到?朕養你們有何用?"

高航緊張地道:"回皇上的話並非卑職不用心,實則事情太過突然,咱們來不及準備所以才遲緩了些,二來,王振在朝勢力龐大,東廠的番子與錦衣衛都是他的人馬,卑職手下也就是幾十號人,幾十號人看著是不少,可放在京城就不算什麼了,況且王振膽敢謀反,必是早有準備,咱們的人根本混不進去,就是這點訊息,卑職還是犧牲了兩個兄弟才換來的呢?"

小皇帝心頭有火不假,但也知高航說的是大實話,不說王振這些年仗著自己的權勢在朝中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就說這東廠與錦衣衛的人馬就差不多變成了他的人,難得這個時候還有幾十號人肯效忠朝廷,單憑這一點他就不能怪人家,再說了幾十號人擱在地方上人數是不少,可這裡畢竟是京城,光是一座紫禁城就有內四門,外九門,每一個門派一個人去打探訊息也要十幾號人,更何況王振已經謀反任何的訊息都要小心謹慎才能打探到一二,否則被人發現便是性命之憂,事到如今真要怪人那就得怪自己有眼無珠,識人不明,錯信了王振、曹吉祥這幫狼心狗肺的東西,想到這兩個小人還在紫禁城內觀望,小皇帝的心頭就生出一股無名的怒火,按照他的意思恨不得立刻將這個兩個挨千刀的抓起來當面質問一番,然後交給錦衣衛千刀萬剮才好,氣是氣,但他心頭也明白,眼下是玩玩不能這麼做,用楊崢的話兒說王振謀反那是明面上釘釘的事情,氣也好,不氣也好,王振都要這麼做了,指望他能迷途知返,希望不大,所以他能做的除了讓王振覺得萬無一失之外,再做不得其他的,況且,此時尋王振前來毫無疑問是打草驚蛇了,那幫挨千刀的武將可不是王振,皇權在這個時候對他們而言,其實沒多大的威懾力,否則隋煬帝也不會被一幫武將給殺了。

冷哼了聲,小皇帝倒也沒說什麼。

倒是百官說個不停,這個說王振有備而來,我等猶如甕中之鱉,只怕不是王振的對手皇上該早早將王振抓在手裡才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一個則建議皇上放下九五之尊的身段,尋那王振前來談判,許他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勢讓他退兵,這些言語少不了引起另一幫人的呵斥,如此一來雙方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爭論不休。

剛剛還冷清的大殿頓時變得熱鬧非凡,從外面望去還真有幾分平日早朝的樣子。

小皇帝看著這幫寄予厚望的大臣這般德行,不免有些失望,嘆了口氣冷哼了聲道:"朕雖不是明君,但也知曉祖宗規矩,和談之事諸位愛卿就不要多想了,至於要不要讓諸位上戰場,這個就看楊愛卿的安排了。"

此話一出,百官彷彿尋到了主心骨一般,紛紛將目光看向楊崢。

從一進來說了幾句話後,楊崢便退到了一旁沒在言語,此時見百官目光看來,倒也沒有慌的意思,先是衝著百官淡淡一笑,方才開口說道:"諸位大人用不著大驚小怪,也用不著擔憂,王振來勢雖兇,但咱們也不是毫無準備?天下的戰事說到底就是準備二字,就連孫子都說了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莫不是楊大人早就知道王振要反,所以提前做好了準備?"一個官員忽的一臉歡喜道。

楊崢自不能說這段歷史早就被前人演義了一遍,什麼結果自己十年前就心知肚明了,面對那官兒的詢問只能笑道:"鐵大人是把楊某看做神仙了吧?"

那官兒道:"大人自不是神仙,可下官十分的好奇,此時王振大軍兵臨城下,大人卻不見絲毫著急,還早有準備,大人若不是早就洞悉了王振的謀反之心,何來準備一說呢?"

楊崢衝著那官兒反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猜的!"

這話兒或多或少帶著幾分氣惱的意味,百官熱切等了半天,沒想到等到了是這樣一句話,既好笑又好氣,就連坐在龍椅上一臉肅然的小皇帝也忍不住列了列嘴巴想笑又覺得不合適,只好拼命的忍住。

而先前問話的那人更是一張臉漲得通紅,張著嘴巴想說什麼,動了動終究是沒出聲。

百官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說話。

小皇帝看氣氛有些不對,忙問道:"都不要說了,且聽楊愛卿說什麼?"

楊崢也知道剛才的話兒說得有些過分,面上紅了紅,正覺得不好意思,聽了小皇帝這話兒忙應了聲,道:"其實也沒什麼,微臣是想說,那王振禍國殃民,為害甚烈,所依的必是烏合之眾,所以在氣勢上對方人數雖多,卻也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這是其一,其二,皇宮一共分為內四門,外九門,王振依靠自己出入皇宮的優勢佔領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這五門要麼是人數太少,要麼就是位置不夠重要,縱然是佔領五門也難以動其根本,而王振想要做這個皇帝,就一定要攻入皇城才成,換句話說另外的四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才是重點"。說到這兒,楊崢猛吸了一口氣,目視百官道:"咱們能否出掉王振這個奸佞,全看諸位了。"

百官臉上紛紛湧出憤怒之色,個個大聲回答道:"大人放心,我等雖是書生,但也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道理,只要我們能做的,我們義不容辭。不知大人要我們做什麼?"

"好!有諸位這句話楊某就放心了!"楊崢贊了聲好,忽的將身子緩緩轉了過來,將臉斜在小皇帝與百官看得見的地方,朗聲說道:"不瞞諸位大人,楊某做首輔十年,一直是不問政務,並非是楊某的本意,楊某這麼做也是為了韜光養晦,說到底就是為了今日與王振一決雌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