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商人,藉著下西洋這股東風大量將貨物運至西洋外銷賺取外匯所得;而西洋的不少好東西也被他們帶回了大明著實讓商人狠很賺了一把,往日難以養家餬口的商業局面不復存在,眼看著照著這個模式走下去,商人的出頭之日指日可待,卻不想老皇帝竟熬不住在正當壯年駕崩了,登基的是一個只有九歲的孩子,一個孩子能做什麼主,國事還不是靠那幫文武大臣,他們一早就聽說了,時至今日朝中仍有不少老頑固還在對宣宗皇帝發展工商業的路子加以反對,礙於老皇帝的權威,加上小楊大人從中排程這事兒才一直沒有被翻出來,如今可好,老皇帝剛去世,新皇帝剛剛登基,這幫老臣就不安分了,開始著手恢復祖宗法度了,控制商品,如如鹽、茶等實行專營制度。鹽和茶都由國家專賣,商人必須向官府交錢買“鹽引”和“茶引”。從昨日到今日一早,鹽茶的價格就足足高了一倍還不止,這些倒也算了,一些大臣竟不顧商人死活,上奏提高商業稅,勒令除已徵稅外,每機加派白銀三錢,絲織品每匹加銀三分。這無疑惡意斷商人的去路,這如何讓他們不擔心,不憂愁呢?

好在這事兒到今日沒見什麼旨意下來,加上他們一向敬重的小楊大人還在,內閣的三位老大人也不都是糊塗人,這事兒未必會會繼續壞下去,此時看到這些官兒匆忙的身影,他們可謂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希望這些老臣能繼續為國出力,另一方面又希望這幫老臣不要太過頑固,糾結祖宗的規矩,壞了他們的生計,一時好不為難。

但匆匆而來的官員自然不知觀望商客的意思,一來這些升斗小民的生死眼下還不足以引起他們的關注,自然懶得去多看一眼,另一方面他們也沒什麼心思去看,因今日一早他們就接到了訊息,一直吵嚷著不做皇帝的正統皇帝,要在金鑾殿上召集群臣,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雖說新皇帝還只是個九歲的孩子,不懂政務,可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是大明之主不是,就算你不懂政務,朝堂之上不是還有一幫老臣麼,內閣的三楊,楊士奇學識淵博,通達國體;楊榮多謀而能斷;楊溥儒雅淳厚,謹慎小心。有這三人在,朝局就亂不了,再說六部了,兵部的小楊大人為人胸懷經世濟民的大志,難得是精明果敢,手段高明,見識卓絕,文韜武略已屬當世第一人,有這樣的人輔佐,皇帝就算是個九歲的孩子又能如何,再說了宮裡不是還有一位老太后麼,這位老人家可是一等一的厲害人物,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不說,能從一個民間女子到世子妃,太子妃,再到母儀天下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可不是光靠一個忍字就能做得到的,做皇后那會兒人,她老人家就對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仁宗死後,每遇軍國大事,宣宗都稟明她老人家再決定,他老人家提出的意見建議都很中肯,又這樣的一個女中饒舜在宮中排程,就算皇帝年歲再小一些也不怕了。

群臣趕到午門的時候,奉命督察的錦衣衛早已立在了哪兒,群臣以楊士奇、英國公為首分為文武兩隊,自午門進入趕往金鑾殿了,在金水橋南按照品級站好隊伍,緩緩而入。

到了金鑾殿,群臣本以為或多或少要等一會兒,卻不想小皇帝竟比他們還早了一步坐在了龍椅上,一身裁量得體的滾龍袍,配上皇冠,帝王家的坐姿,倒也有幾分小大人的模樣。不少群臣看在眼裡暗暗點頭,來的時候他們還在擔心諸位這為性子柔弱的孩子在剛剛喪失父親後,會不會當場哭鼻子,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多餘的,眼前的正統皇帝除了模樣還是個孩子外,一切的禮儀氣度完全附和一個新皇帝具備的氣質。

站在楊士奇身後第三位的顧佐,抬頭往新皇帝身旁看了看,見空曠曠的寶座後並無其他人,頓時松了一口氣,本來麼,按照《宣宗遺詔》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後施行。中外大小臣僚各敬乃職,效忠嗣君,毋忝朝命,也就是說,宮中的哪位張太后完全有理由來個垂簾聽政,這個提議當初楊崢寫這個遺詔的時候,他隱隱有些不滿,礙於老皇帝待自己還算不錯,不忍心他走得不放心,才一直沒啃聲,可不吭聲並不表示預設了這種作為,身為都察院右都御史,維護法紀,維護祖宗規矩的是他責任,他還記得兩年前,那會兒他的身子骨不適,請求歸家。皇上不許,以南京右都御史熊概代理他的職事。過了一年熊概去世。他病已痊癒,入宮朝見。皇上慰勞他,令他免朝賀,仍在原職辦事,朝中不少人有不滿之言,當時皇上說,我正任用顧佐,小人敢誣陷他,一定要交給法司治罪。”這七年來,便是宣宗的信任他才有施展生平所學,這份知遇之恩時時提醒如何去做一個督查御史,維護朝廷法度。至少要做到祖宗規矩不能壞。所以在這件事上他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他生怕因自己的疏忽給壞了宣宗打下的江山社稷,總算萬幸,一直被他盯著的張太后是個明白人,就在昨日他就聽說,朝中不少人暗地裡有的大臣上了奏摺,呼籲張太后輔佐太子,這事兒在昨日鬧得沸沸揚揚,大有太后不出,天下蒼生不能活的意思,在這之前新皇帝遵宣宗遺詔,凡朝廷大政均奏請張氏而後行,並於二月戊申尊張氏為太皇太后,這幫大臣請求張氏垂簾聽政,總算是張太后是個明白人說:“不要破壞祖宗之法。只須將一切不急的事務全部廢止,時時勉勵皇帝向前人學習,並委任得力的輔佐大臣就可以了。”一時被群臣稱讚,就是他也暗暗叫了聲好。今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看了一眼,果沒見太皇太后的影子,他的這一顆心算是徹底的放下了。

就在他觀望的這一會兒,群臣已高呼萬歲了,今日來的官員不少,又是新皇帝,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凡有些意思的官兒,那個不賣力,所以這呼喊之聲,竟比宣宗在的時候還要高了幾分,聽得他在心頭暗暗嘆了一口氣,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這話兒用在官場上最合適不過了,宣宗的屍體還沒入土,這幫官兒就把老皇帝給忘了。

龍椅上的新皇帝畢竟是帝王家出來的,年紀雖小,見的陣仗到是不少,似這樣的場面換做尋常人家的孩子早就坐立不安了,可他卻紋絲不動,生態安然,唯獨眼角處的淚痕顯得有些與這神情格格不入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待群臣行了禮,新皇帝頷了頷首,站在下首的金英立即將手中的浮塵輕輕一甩,朗聲道:“諸位愛卿平身。”

眾官兒謝了恩,各自等待,站在這兒的都是老臣,就連楊崢這等年輕官員到如今也算是三朝老臣了,所以對於新皇帝登基面見群臣的規矩都一清二楚,但凡新皇帝登基都以施恩為名,常赦免犯人,當然了,這種大赦也有著規矩的,一般而言也都是罪犯較輕,同時表現良好的罪犯,而那些犯有謀反、欺君、與皇權相抗的重犯則不在大赦之內了。雖說明知道這只是個過場,但延續了千年,過場也沒人敢忽視了。

只見金英走上前,從新皇帝手中接過了聖旨,面對群臣,大聲念起了這道大赦天下的聖旨:“聖人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今朕乘時撫運,既協於歌謠;及物推恩,宜明於華夏。可大赦天下,應三月五日昧爽以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應貶降責授及勒停等官,並與恩澤。諸配徒役男子女人等,並放逐便。其內外馬步兵士,各與等第優給。諸軍內有請分料錢者,特與加等第添給。中外見任前任職官,並與加恩。文武升朝官、內諸司使、副使、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及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藩方馬步軍都指揮使,應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敘封者,並與恩澤;亡父母未曾封贈者,並與封贈。諸處逃亡軍都限赦到百日內,仰於所在陳首,並與放罪,依舊軍分收管。如出百日不來自首者,復罪如初。念彼愚民或行奸盜,屬茲解網,鹹許自新。諸軍有草寇處,仰所在州府及巡檢使臣曉諭招喚,若願在軍食糧者並與衣糧,如願歸農者亦聽取便。於戲!革故鼎新,皇祚初膺於皇命,全賴將相公王,同心協力,共裨寡昧,以致隆平。凡百軍民,深體朕意。”金英聲音洪亮,雖礙於所識字不多,遇到不認識的字兒,這位大內權勢最大的太監也不得不尷尬的加以揣摩,所幸群臣都知這位老太監的本事,加上金英頗有些民望,所以滿朝文武倒也沒人說時候,這倒是讓金英暗暗生出幾分感激來,好不容易唸完了聖旨便紅著臉退到了一旁。

新皇帝老大人一般衝著金英頷了頷首,說了聲“很好”便不再多言,早有抱著聖旨等候的太監將聖旨遞送了上來,這些聖旨是昨日內閣三位大學士親筆所寫,按照規矩第一道自是以新皇帝的名義大赦天下,收天下百姓之心,這第二道聖旨便是新帝加封後宮、犒賞群臣的的恩旨了,文臣以三楊、楊崢為首分別加封為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少保,四人仍以仍兼尚書、大學士之職,因並食三祿,而武將則以英國公張輔為首定國公、成國公、吳成、滕定、費瓛、李英、吳管者、李賢等也多有封賞,除此之外,太后張氏晉升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晉為太后,其他妃嬪也多有封賞,地方上於謙、況鍾、周枕也都加以讚譽,這種新皇帝登基時滿朝文武但凡有些名望的官兒都有這種待遇,所以站著的官兒有讚賞的也沒見得高興,沒撈上的也沒人表現出沮喪,什麼少師、少傅、少保聽著不錯,放在前朝倒也是從一品的官兒,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了不得,可在本朝就沒那麼好運氣了,少師、少傅、少保多為大官的加銜,無實際職權,除了叫著好聽並無多大的用處,並不會改變權勢分配,所以沒人對此有異議,沒了異議自然沒人說話,因此偌大的金鑾殿雖站了不少人,卻是寂靜無比。

若是擱在往常,面對著這黑壓壓的一片文武大臣等著將近兩百雙的眼睛就這麼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朱祁鎮是無論如何也應付不過來的,可就在不久前楊崢的那一番話算是給了他吃了一個定心丸,孩子氣的他甚至想要表現一番,這麼一想竟忘記了面前站著百八十身著官袍的衣冠禽獸,所以難得表現出了與平日不相符的鎮定從容。群臣本對新皇帝今日的表現有些擔心,可看著新皇帝非但不怯場,還佈置從容頓時感到欣慰,一幫深受宣宗恩情的老臣大有江山後繼有人的感覺。

兩道聖旨安安穩穩的頒了下來,小皇帝算是松了一口氣,按照今日一早王先生的受益,這兩道聖旨最主要的目的是收取人心,而今看群臣的反應,顯然對這兩道聖旨都十分滿意,那麼接下來就交給群臣了,所謂會見群臣,其實就是一道道的聖旨告訴群臣,告訴天下百姓,從今日起這江山易主了,皇帝是自己,年號是正統罷了,至於你們有什麼要說的,有什麼政務要處理的,大可上奏便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