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書中對人才使用問題也多有論述,如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賢的事蹟。唐太宗對用人有較深刻的認識,他一再強調“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對於人才,他提出了必須具有高尚品德,能夠克己恭儉,正直廉潔等要求。為此,他不但採取了一系列選拔人才的措施,而且非常重視對官員的考核和賞罰。

透過唐太宗的努力,一批人才集中於初唐政壇,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大批人才的出現,也在鞏固封建政權,組織民眾生產,安定民眾生活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正是君明臣賢,上下一心,才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所謂 “大廈雲構,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知賢用賢一直是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視的問題,唐太宗君臣相得的實踐,為此提供了一個成功的佐證,因此對於治理一個國家,這本書可謂是少不得,他如今誦讀這本書,倒不是做個開國之君,而是鑑於自身的經歷,以及眼下大黎朝剛剛建立,身為臣子,自要為這個新的朝代添磚加瓦,但從那一方面出手,他還是著實有些猶豫了,身為丞相他的長處是統領群臣,將一件件的政務落實處理好,這個他自信能做得到,但如今身在牢房之中,再想往日的政務,頗有幾分不切實際,一番思索後,覺得還是從這本《貞觀政要》開始,畢竟這上面都是治國的道理,或能參透一二,讓人呈送給皇帝,對自己也算是個交代,對黎家不負自己當年一路追隨,也算是做了一個臣子該做的事情。

明確了方向,這大半月來,他先是苦讀,再結合這二十年來,自己對安南的所見所謂,以及平日裡處理的政務上,加以體會,倒也得出了一番不同的見解,如《卷九,論征戰》的一番話兒他就甚是贊同,珍奇的玩物和浮華的技巧就像是使國家敗亡的刀斧,珠玉的擺設和華麗的服飾就像是使人心惑亂的毒酒。為妾發現陛下的衣服和玩物應有盡有,而且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別人進獻的奇珍異寶玲瓏剔透,猶如神仙製造的一般。雖說競求華麗為時俗所難免,實際上卻敗壞了淳樸的社會風尚。要知道漆器並不是產生叛離的東西,夏桀加以製造卻導致了民心離叛,玉杯也不是招災惹禍的東西,商紂加以使用卻導致了國敗身亡。經驗證明,奢侈華麗的苗頭,不可不加以遏制。

再說創始時節儉,還唯恐其後流於奢侈,創始時就奢侈,那將如何制約後代?為妾伏地而想,陛下明察秋毫,高瞻遠矚,深入鑽研古代典籍,虛心徵詢儒林學士。千王百代治亂安危的蹤跡,興衰存亡得失成敗。的原因,無疑也已包含於心中,迴圈於眼前,為陛下所早已洞察,用不著為妾再說什麼。只是知道這個道理並不困難,但實行起來卻很不容易。往往是因為功業卓著而志趣驕逸,天下太平而貪圖享樂,為君者,若不能剋制己欲,善始慎終,改掉小毛病以光大道德,用今天的優點取代以前的過錯,一個皇帝的名聲再好,也難以長久,霸業再好,也會不知收斂,而有破敗的一天,這一點與眼前的安南可謂是大有幫助,依著看來,黎利雖取得安南決定性勝利,但安南畢竟是小國,與大明相較,大小懸殊,且孤身隻影獨處南方,全無羽翼屏障,這樣一味敵對抗拒,不肯低下一點,則永無寧日。而屈服與大明之下,雖說與天家的臉面不好看,但其實內裡仍然保持自主,大明並不干涉我國內政。這也是一種機智巧妙的外交,可使國家獲得安定,與安南與百姓都是最好的選擇,這樣的話兒,隨著局面見見平穩越發重要,依著他今日的身份,自是不能多說,所以只能寄託希望這本書中了。

這幾日他將唐太宗朝的大政方針進行了歸納和概述,其中做得成功的有偃武修文、崇尚儒學、加強禮治、執法寬弛、休養生息、安定民眾,採取懷柔政策,安撫周邊少數民族等等。農業是安定民心、治理國家的根本,這是歷代有識統治者的共識,但真正能抓住這一環節不放,取得實際效果的,卻不多見。唐太宗也非常重視農業生產。他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耳,若兵戈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農時,其可得乎?”(《貞觀政要V;務農》)這個說法比之前代政論家的言論,應該說沒有太多新意。但作為一個執政者本身,有了這個認識,又能把它貫徹到自己的政策方針中去,其作用就難以估量了。唐太宗在兵戈擾攘之後,把自己的簡靜無為,推廣為對天下民眾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貞觀後期天下豐足,可以上比漢初的文景盛況。對此,歷代統治者都心往神追,可透過努力把它變為現實,卻是相當大的難題,《貞觀政要》對此的記述,很有理論指導意義,他依著安南的處境,加以論述,說明,若黎利聽進去了,自己也算是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除了這一點外,他還涉及國之儲君的問題,依舊是以唐太宗為例,唐太宗是一位非常精明的皇帝,對於如何保持長治久安,使李家天下穩如磐石是非常關心的。他看得非常明白:“前代撥亂創業之主,生長民間,皆識達情偽,罕至於敗亡。逮乎繼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貴,不知疾苦,動至夷滅。”(《貞觀政要V;君臣鑑戒》)有鑑於此,他對於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教育,頗費了一番苦心。雖然他的一番努力最後歸於失敗:他的皇太子李承乾因驕奢淫逸被廢,另一位太子李治庸懦無能,沒能很好繼承他的事業。但他慮及身後,嚴教子弟的作法,顯示出他的政治遠見,對於一代帝王來說,他的作法值得學習。為此,他特立《太子諸王定分》、《教戒太子諸王》等篇,對此進行記述,好勸告黎利在此事上的慎重,因有了這件大事要做,他便將全部精力用於其中,倒也不覺得在這牢中有何不同,時日不知不覺的去了,今日一早起來,他就準備著手將自己這些時日所看所得整理一下,好改日然牢頭給黎利送出去,也算是對自己有交代,這一番整理也不是時辰,只覺得窗外的太陽冷了幾分,自己的脖子也酸脹麻木了不少,這才停下來喝了一杯茶湯,算是讓自己的身子歇息一下。

一杯茶湯剛喝完,就聽得外面傳來獄卒的腳步聲,跟著一陣陣呼喝的聲音,他知道這是獄卒送晚飯來了,似他這種天字號的犯人,原本是沒什麼好飯菜的,但自從上一次皇帝來了後,他的飯菜也好了許多,才讓他有了精力完成了這《貞觀政要》,若不然光靠兩個窩窩頭,一杯又醜又髒的茶水,若是在年輕些倒也罷了,憑著他這把老骨頭,怕是早已落下了病根。

他只是鬆動了一下鼻子,並沒有多想,依舊拿起了那本《貞觀政要》繼續低頭看書,不多時便進入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境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他將篇幅第三十九看完時,才抬起頭看了一眼,見剛才呼和的聲音已經遠去了,而自己面前沒有飯菜,感到有些奇怪,還以為是那獄卒給忘記了,搖頭苦笑了聲,準備繼續看書,卻聽得腳步聲重新響起來,跟著牢頭帶著六個獄卒走了過來。

為首的老頭一手打著燈籠,一手提了好大食盒,而身後的五個獄卒,一個肩上扛一個方桌,另一個則是提著一把木凳,而第三個則是雙手拖著一個木盤,盤上整齊的放著文房四寶,最後兩個更奇怪,兩人抬著一隻大木桶,木桶裡放滿了熱水,燈光雖不明亮,但他依舊能看清楚那木桶中冒出的熱氣。

阮鷹有些驚訝,一時不知這幾人弄什麼鬼。

天字號牢房除了昏暗外,路也不好走,更何況是六人抬著這麼多的東西,走起來可想而知了,並不遠的距離,六人硬是走了半柱香的功夫。

走到牢門前,牢頭重重的松了一口氣,伸手摸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將手在懷裡擦拭了一番,這才從懷中掏出了鑰匙,開啟了牢門,衝著阮鷹褒義歉意的一笑,道:“讓老大人久等了,實在對不住,對不住了?“

”^^^^^^^^^^^^^^^^^^^^^^^^^^^^^^^^^^^^^^^^^^^^^^^^^^^^^^^^^^^

第一更送上請圍觀,請送上,不要多說了,咱是個有節操的人,今晚還是三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