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要找的東西,文字內容並不多,豎著誦讀了幾遍,倒也看了個大概,細細思索了一番後,這才合上了《齊民要術》,起身給自己倒上了一杯茶湯,走到了綠紗窗下,這裡除了安放一隻黑漆琴桌,獨獨放著一張螺鈿交椅外,還有一盆菘藍,世人只知道,以板藍根治中風,又大頭疫病之痛,又治蟲毒。乃藍汁亦概謂其能解毒,且猶不土此也。卻不知,這菘藍還有一個絕大的妙用,那便是作染坊的染料。

“齊民要術》中,所載:”月中作坑,令受白許束,作麥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與甕中,率十石甕, 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靛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甕中,藍靛成矣。“

這種物種,只需秋冬收穫時,將茶藍的葉子全部剝去,莖杆除去頭尾,僅留靠近根部的老節,略經曬烤後埋藏在土中,有點類似甘蔗、木薯的種法。春天時,種藍人放火燒荒將雜草除盡,以錐鋤挖成斜洞,間插種苗,待六月時節即可收穫。”藍靛客”收購原料後,將莖和葉放入作坊的缸中浸泡七日,待浸出藍汁後,加入少量石灰,經反覆攪拌靜待凝結沉澱。最後,撇去浮沫曬乾,稱為”靛花”或”靛青”,質量最好的叫”標缸”,在眼下的市場上最需要的染料。

彭家自從三年前,在杭州的年會上,一舉挫敗了楊家後,做了商會會長,隨著朝廷削藩,楊家勢落,彭家在杭州可謂是一家獨秀,成為了杭州名副其實的商業第一家。

看著彭家事業如此紅火,不少人眼熱,紛紛取經,而大小姐本就是個精明能幹的女強人,一看機會來了,一番運作下,竟再一次被推選為商會會長,這一年多來,彭家的生意可謂是發展極快,除了杭州外,南京、江蘇等地也有了彭家的一席之地,而彭家也不僅僅是壯大了自己一家,事實上自從大小姐連任了這商會會長,利用彭家的巨大優勢,聯合各大商家,不斷成功佔領了杭州市場,便是江蘇、南京也開啟了局面,使得彭家的綢緞,布匹成了杭州,江蘇、南京達官貴人,甚至是百姓認可的精品,這下嘗到了好處的杭州各大商家,立即加強了與彭家的合作,聽從大小姐領導,一時之間,彭家在杭州可謂是名聲大振。

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杭州各大商家經過與彭家大小姐商議,紛紛決定在全國各地設定綢緞局,使得杭州的綢緞成為全國一等一的龍頭,精品,但這事情看起來似不錯,但做起來卻是極為不容易,第一,蘇州在上古時期屬九州中的揚州,夏禹時就有絲織品土貢”織貝”一類的彩色錦帛。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國觀禮時,曾將吳國所產的縞帶贈給鄭相國子產,不僅如此,蘇州屬江南東道,隋唐之時,絲綢貢品數量最多,土貢有絲葛、絲綿、八蠶絲、緋綾。韓愈曾說:”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蘇、松、常、嘉、湖五郡又居兩浙十九也。”當時有”蜀桑萬畝,吳蠶萬機”的說法,形容長江流域蠶桑紡織業的發達。可以說蘇州的綢緞名揚海內外。

若說這些到也罷了,偏生,這蘇州之地,物產豐盈,常見的綾類織物品種有花素綾,廣陵,交織綾,尼棉綾等,素綾是用純桑蠶絲做原料的絲織品,它質地輕薄,用於裱畫裱圖。其他綾類織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軟,可以做四季服裝,綢緞可謂是得天獨厚。

若說這些到也罷了,偏生朝廷對蘇州的綢緞也是大力支持,從明初的時候,朝廷即在蘇州設織染局,內府司禮監有蘇杭織造太監一員,專司蘇杭織造,派駐蘇州,雖說這些年,一些織造太監因一味營利,仗勢橫行,激起老百姓不高興,但重重好處還是不少,以至於天下都知道,蘇州的綢緞是大都東南之利,其莫大於羅、綺、絹、紵,而三吳為最。既餘之先世亦以機杼起家,而今三吳之以機杼致富者尤眾。”顯然僅有官署的織造是不夠的,民間的機戶也生機勃勃。

由於絲織業的興盛,新興了一批市鎮,如盛澤、震澤等,這些地方,為了出口蘇州綢緞,一些綢莊甚至聯合起來,在蘇州設定莊船專用船埠碼頭,以應付蘇州綢緞的貨運,種種便利,早已讓蘇州的絲綢成為了廣受追捧的精品,成了朝廷公認的綢緞龍頭,地方衙門都要小心呵護他們。

杭州的絲綢倒也不差,自古就有”絲綢之府”之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絲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詩句又道出了當時杭州絲綢的水準之高,舊時清河坊鱗次櫛比的綢莊更見證了絲綢經濟的繁榮,加上杭州的絲綢,質地輕軟,色彩綺麗,品種繁多,有綢、緞、綾、絹等十幾類品種,宣告也不小,用心經營的話,倒也不是沒有市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杭州與蘇州一比,還是欠缺了點火候,這點火候在於綢緞的色彩上,這一點蘇州材料來源多,顏料也就多了,顏料多,品種就多了,如此迴圈,造成的局面,就越來越好了,而杭州除了湖州材料充盈之外,嘉興、金華、溫州一帶相對就少了,加上這些年杭州的綢緞,一直處在前人留下的色彩,沒什麼新的色彩出來,讓杭州的染坊,絲綢一直不景氣,這一直是杭州各大商家苦惱的所在。

大小姐在綢緞上,經營了數十年,眼看杭州的綢緞從最初的興旺發展十餘年,到如今漸漸的沒落,心有頗有不甘,處於對綢緞的愛護,以及彭家未來事業的發展,她潛心研究了一番,發現杭州的綢緞最大的瓶頸在於沒有新的材料,從而導致沒有的新的色彩,在前人的打造的色彩上,賣了上千年,上百年,早已讓達官貴人,天下百姓視覺上,造成了疲勞,遠遠比不上蘇州的絲綢每隔數十年,便能推陳出新,從而大受天下百姓喜歡。

杭州的絲綢唯一的出路,就是從新找到新的材料,從而開發新的色彩來,才能打破這種半死不活的僵局,也不知是老天爺眷顧,還是大小姐想要打破杭州僵局的心思感動了上蒼,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聽說,有一種名叫藍靛的花兒是一種很好的染料,採製 夏、秋季採收莖葉,置木桶或缸內,水浸兩個晝夜,至葉自枝條脫落時撈出枝條,加入適量石灰充分攪拌,至浸液由烏綠色轉變為深紫紅色時,撈出液麵產生的藍色泡沫,曬乾,便是上等的染料,不僅如此,藍靛色澤濃豔,牢度非常好,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喜愛。

《詩經-小雅》中有”終朝采綠,不盈一掬,終朝採藍,不盈一襜”的詩句,荀子《勸學篇》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對藍染工藝的精闢總結,可以說這種染料,一旦用好了,便是巨大的商機,說不定能打破杭州眼下的局面也說不定。

有了這個主意,她先是經過多番打探,然後從書中查閱,經過多日的研究,越發認定了這藍靛的前景,她甚至瞭解到,這種花兒,最初的染色,是揉染---把藍草葉和織物揉在一起,揉碎藍草葉,汁液就浸透織物,然後晾在空氣中轉化為靛藍,這種色彩好是好,但太多浪費了材料,而將布帛浸在藍草葉發酵後澄清的溶液裡染色,這就是鮮葉發酵浸染法。同時還有一種法子,那便是用酒糟發酵可以隨時將沉澱了的藍泥再還原出來染色,這樣一來,染藍作業就再也不需要搶季節、趕時間進行浸染了。因此藍葉收割後,先製成泥狀的藍靛,待要染色時再發酵,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染色,這就是《群芳譜》記載:至於秋月,煮熟染衣,只有小藍,”每擔用水一擔,將葉莖細切,鍋內煮數百沸,去渣盛汁於缸,每熟藍三停,用生藍一停,摘葉於瓦盆,手揉三沙藍,染工俱於生熟藍汁內斟酌”。可以說,這種藍色是大有好處。

雖說看明白了這一點,但一個讓她頭疼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那便是這種藍色的材料來源,杭州雖是被譽為天堂,但種植藍草卻是不多,這倒不是說,杭州人目光短淺,實則是這種藍草要求極高,常在陰曆三月中旬開始種,所選之地,多是較陰溼的好田栽種,這對田少人多的杭州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這也造成了這種藍草在杭州一帶極為少見。

^^^^^^^^^^^^^^^^^^^^^^^^^^^^^^^^^^^^^^^^^^^^^^^^^^^^^^^

第三更送上,請圍觀,請訂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