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鍊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檔案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瞭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係,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

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瞭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準備較好的政治素養,因此這個官兒不大,但這類職位在明朝前途光明,較容易升遷為高官,但前提是有政績,在翰林院什麼是政績,編修史書無疑是最大的功績了,所以每年的科舉後,朝廷總會讓那些有才學學子,進入翰林院,編修前朝或者本朝的史書、會典、史稿、好獲得升遷的資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直永樂二年進士。授修撰。歷事明仁宗、宣宗二朝,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在這個位置待了有些年月,早就想挪挪位置,因此這次的編修《元史》格外的用心,他先讓曾鶴齡等人將元朝各類典籍從國庫中尋出,其中包括《天文》、《歷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除此之外,一是實錄,二是《經世大典》,三是文集碑傳,四是採訪。如此耗費了一番功夫後,才著手編修工作,由於成吉思汗建國以前,蒙古人還沒有文字,後來借用畏兀兒文寫蒙古語,創制了畏兀兒字的蒙古文。

到元朝問鼎中原後,忽必烈又命國師八思巴用藏文創制“蒙古新字”,作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國前和建國後的一段歷史,都是後來追述的,比較簡略,也有錯誤。蒙古太宗(窩闊臺)到憲宗(蒙哥)時期編成的史書《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兒字的蒙古文寫成的。這部史書對瞭解十二至十三世紀上半期蒙古族歷史有重要價值。

元世祖中統二年。由參知政事王鶚建議,忽必烈始設翰林國史院,開始纂輯國史。至元年間,又設立蒙古翰林院,專用蒙古文記錄史事。這些機構的設立,使元朝除了元順帝的“實錄”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較為完整的“實錄”,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據。後來由於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無實錄可據,當年朱元璋為了彌補元順帝一朝歷史,派歐陽佑等十二人為採訪官,到北平(今北京)、山東等地,蒐集史料,以備續編。但當年編修任務極重,宋濂雖說是飽學之士,但存在不少錯誤,這還包含不少史料的真假,為此,他們花費了數月功夫,去偽存真,算是得出滿意的結論。

另外,歷代的《后妃功臣列傳》也是《元史》本紀和列傳的重要資料來源。

元朝的典章制度史也不少,主要有《皇朝經世大典》(《元史》中的《志》和《表》主要取材於此)八百八十卷、留存至今的《元典章》、王禎的《農書》、郭守敬的《授時歷經》等,這些都是修《元史》的重要參考材料。此外,還有些史料雜著,如宋人著的《黑韃事略》、《蒙韃備錄》、《長春真人西遊記》等,這些都是他編修《元史》的材料來源,與原先的史書相比,這次他儘量做得史料豐富,查漏補缺,憑著這個要求,整本《元史》竟花費了原本兩倍的時間。

不過慢工出細活這話兒一點都不錯,明初編修的《元史》就資料而言,在長期戰亂之後,史籍散失很多,一時難以徵集,很難完備,已經收集到的資料,限於翻譯條件,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如《元朝秘史》以及元朝的蒙古文典籍、檔案等等,都是很大的缺憾。所指出的問題主要是:隨得隨抄,前後重複,失於剪裁;又不彼此互對,考定異同,時見牴牾。如本紀或一事而再書,列傳或一人而兩傳。

同一專名,譯名不一。史文譯改,有時全反原意。沿襲案牘之文,以致《河渠志》、《祭祀志》出現了耿參政、田司徒、郝參政等官稱而不記其名。又據案牘編宰相年表,僅刪去其官銜而不予考訂,以致有姓無名。對於這類問題,王直並沒有盲目的採用,而是聽從了楊崢的建議,對需要推敲的地方,先是查閱資料,然後結合史書前後,細細推演,再者進行考證,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極好的完善。

當然了,這些問題,並不是大問題,最讓編修人頭疼的莫過於,朱元璋在讓人修《元史》時,列傳照抄碑誌家傳之類,取捨不當之處甚多。改寫紀年的干支,竟有誤推一甲子六十年的情況,使史實完全錯亂。史料中沒有具體廟號的皇帝,改寫時弄錯的例子甚多,如將tai祖誤為太宗,太宗誤為tai祖,憲宗誤為世祖,世祖誤為憲宗等。

纂修人對前代和元朝蒙古族的制度也不熟悉,如宋朝各州另有軍號、郡名,《地理志》述沿革,卻寫成某州已改為某軍、某郡之類。又如蒙古各汗的斡耳朵,汗死“其帳不曠”,由後代后妃世守以享用其歲賜,《后妃表》編者竟據此名單列為某一皇帝的妻妾。如此等等,讓他著實費了一番功夫,好在楊崢從中給了提醒,元朝當年的版圖極大,大明永樂後,下西洋的壯舉中,也帶回了不少元朝的史料,雖說多為第二手、第三手的資料,但作為參考,查錯補漏大有好處,其中的《地理志》述沿革,卻寫成某州已改為某軍、某郡之類。

又如蒙古各汗的斡耳朵,汗死“其帳不曠”,由後代后妃世守以享用其歲賜,《后妃表》編者竟據此名單列為某一皇帝的妻妾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可以說這本書,其史料除採自正史外,還旁搜《元朝秘史》、《皇元聖武親征錄》、《元典章》、《元文類》和元人文集。特別是第一次利用外國史料對《元史》西北輿地作了補充,其史學價值及在史學史上的地位即由此奠定。此外,該書對舊史中護短或相互歧異之處作了大量的補正。對《元史》的錯訛、疏漏多有補正,因此這本書,比起明初要厚實的多。

整本書仍舊採用了正史紀傳體例,有本紀十八卷;列傳一百二十九卷;表二十卷;志一卷,共一百六十卷。但全書未及修完,實存一百四十六卷。本書內容起訖,不囿於元代,從蒙古族祖先興起到北元政權衰亡及漠北三大汗國的世系均有記述,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突破了元史研究的傳統格局,是一部以蒙古族的活動歷程為綱的史記。本書除引正史外,還採錄《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和拉施德丁著的《史集》、多桑著的《蒙古史》等中外文史料,補充了《元史》以外的許多史實。

並對《元史》紀傳中散見的史實進行收搜、考證、充實,自撰自注,糾正了《元史》中不少錯誤。特別是有關蒙古族的起源、興起,各部情況及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欽察汗國的宗室世系、輿地等方面對前史的補正尤多。如《世紀》、《王罕、札木合傳》、《乃蠻塔陽罕列傳》、《成吉思諸弟列傳》等較詳細地記述了蒙古族起源、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等先元四朝史事;《宗室世系表》、《帖木兒傳》記錄了妥歡帖木爾汗敗北、元亡之後,北元政權的衰亡和中亞地區鐵木爾帝國的興衰;《西域傳》、《者勒蔑、忽必來、者別、速別額臺列傳》、《拙赤傳》、《巴禿傳》、《昔班傳》等傳中對蒙古興起後的三次西征、四大汗國的建立過程及其后王事蹟都有較詳細的記載。

由於作者對東北、蒙古地區有過實地考察,故對蒙古族發源地、西北、東道諸王分地的地理和中西交通“一山一水,皆能知其古地今名,分注紀傳中。大足補洪(鈞)、魏(源)二家之闕誤”(本書《凡例》)。還有些歷史事蹟,為他書所未載者,如《順帝紀》所載北京地震,即為《元史》、《新元史》等書所未見。各卷末均有史論,其中不乏精譬、新穎之見,比如分析忽必烈的功過得失,讚揚他“知非漢法不足治漢民,故即位後引用儒臣,參決大政;諸所設施,一變祖父諸兄武斷之風,漸開文明之治”。又批評他“惟志勤遠略,平宋之後,不知息民。……干戈土木,歲月不休。國用既匱,乃亟於理財,中間頗為阿合馬、盧世榮、桑哥之徒所蔽,雖知其皋而正之。

^^^^^^^^^^^^^^^^^^^^^^^^^^^^^^^^^^^^^^^^^^^^^^^^^^^

第一更送上,請圍觀,請訂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