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打下安南朱棣便迫不及待的將張輔調回京城,命親信太監馬奇與督師李彬鎮守,這二人一個無能,一個貪得無厭,尤其是,“鎮守中官”太監馬齊在當地暴虐害民,黎利的小女兒也被馬齊拐走,賣到皇宮為奴婢,大大激怒了黎利。

在深仇大恨下,黎利於永樂十六年一月會盟各地安南“土官”舉兵。明安南督師李彬無能,加上鎮守太監馬齊大肆採辦珠寶,激得當地民眾反抗四起,所以李彬雖然東征西討“日不暇給”,兵亂卻越剿越大,黎利之勢越剿越強。訊息傳到京城,此時張輔正協助朱棣籌謀繼續北伐蒙古的事宜,著實走不開身,加上太監馬齊欺上瞞下,於是朱棣命令李彬“戴罪征剿”。可憐李彬,之後幾年被黎利數次以奇計殺敗,損兵無數,在永樂二十年“憂懼而死”。

但此時的大明朝,山東有唐賽兒叛亂,北方有蒙古虎視眈眈,朱棣一時不敢輕易舉兵,而黎利正是看準了時機,趁機發動起義,自稱“平定王”,盤踞該地與明軍對抗。明軍征討數年,還未能將之消滅,便嘗試採取利誘策略。

永樂二十一年,明將陳智、山壽等給黎利軍送來大批牛、馬、魚、鹽,及穀物農器,目的在於招誘黎利。黎利亦派人贈送金銀回禮,並暗中作出防範。明軍瞭解到黎利不願妥協,便扣留黎軍來使,此舉反令黎利更堅定信念,斷了求和的念頭,麾下將士發憤,皆誓死戰”。

一年後,黎利聽從少尉黎只的建議,制定了“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為立腳之地,資其財力,然後返斾東都”的方略,在越中地區日漸坐大,包圍西都,進佔順化、新平等地,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員赴越增援,等朱瞻基登基的時候,,、陳洽上疏道:“賊雖乞降,內懷詭詐,黨羽漸盛,將不可制。乞諭諸將速滅賊,毋為所餌。”朱瞻基大怒,立即降旨切責,陳智、方zheng這才被迫進兵,但敗於茶籠州,二人具被削官。黎利起兵後,勢力發展很快,轉戰數省,明軍不能制。

訊息傳來,朱瞻基怕安南做大,當下與楊士奇、楊榮等人商議後,命成山侯王通為徵夷將軍、都督馬瑛為參將領兵五萬往援,合馬騏原駐軍十萬進行圍剿。

這王通早期繼承了父親王真的職位擔任都指揮使,率領父親的兵馬,轉戰各地,積累了許多戰功,官升都督僉事。後來因父親去世,王通被封為武義伯,食祿一千石,給予世襲誥券,為人也有些本事,便被朱瞻基任命為徵夷將軍印,率軍前往征討。黎利的弟弟黎善攻打交州城,都督陳浚等人將他擊退。綜合這兩方面的原因,朱瞻基對王通還是給予了極大的希望。

要說這王通為人還是有些本事,只是為人膽子小了些,當時,黎利之弟黎善攻交州城,被明都督陳浚等人打敗,十一月王通主力趕到,便分路出擊。參將馬瑛在石室縣破賊。王通領兵與馬瑛會合,到應平的寧橋時中了埋伏,官軍大潰,死亡二三萬人,其中有尚書陳洽。王通受傷回到交州,黎利在乂安聽說後,親自率精兵包圍東關。王通氣勢沮喪,暗中派人許諾為黎利乞求封號,而傳檄將清化以南之地劃歸黎利。按察使楊時習反對,王通厲聲呵叱他。清化長官羅通也不肯棄城,與指揮打忠堅守。朝廷派柳升等援助王通,但還沒到達。

等第二年,黎利攻交州,王通趁其不備,以勁卒五千直搗其營,大破之,斬首萬餘級,黎利驚慌退走。明軍將領請求乘勝追擊,但王通膽小如鼠,斂兵三日不出,幾天後黎利聲勢復振,再圍交州,分兵攻陷昌江、諒江,形勢急轉直下。王通大懼,一面又與黎利聯絡,允諾代為請求藩封,一面飛章向朝廷請求增兵。

得知戰況,朱瞻基立即任命柳升為徵虜副將軍,充總兵官,保定伯梁銘為左副總兵,都督崔聚為參將,尚書李慶參贊軍務,率領步兵十萬、騎兵二萬出廣西攻鎮南關,黔國公沐晟、徐亨、譚忠出雲南攻梨花關,鎮遠侯顧興祖將步騎兵各五萬出廣西援坡壘關。

這柳升早年隨從張輔徵交趾,破賊於魯江,斬殺其首領阮子仁等。後守衛鹹子關。賊人進入富良江,船隻連綿十餘里,橫截江面,構建營寨,陸軍也有數萬人。張輔率領步騎兵,柳升率領水師,夾攻敵人,大敗賊兵,俘獲偽尚書阮希周等人。又在奇羅海口擊敗賊人,奪得船隻三百艘。他的部下抓獲了黎季嫠和他的兒子黎澄。柳升帶著露布(未加封的文書)向朝廷奏捷獻俘,受到賞賜。部隊回來後,他被封為安遠伯,食祿一千石,給予世襲誥券,在朝中威望極高,加上早年有征討安南的經歷,滿朝文武對他平定安南給予了極大的希望。

宣德二年,六月,有軍丁李茂先等三人,抄近路來到京師,說昌江被圍,形勢危急。朱瞻基授予三人為百戶,敕令柳升急速進兵援救,而昌江已在四月被攻陷。九月,柳升才進入隘留關。黎利假託為國人上書,請立陳氏的後代為國王,柳升不啟封即上報朝廷。賊人沿途據險列柵,官軍接連將其擊破,抵達鎮夷關。

柳升見賊人屢被擊敗,頗為輕敵。當時李慶、梁銘都病得很重,郎中史安、主事陳鏞對李慶說:“柳將軍言辭和臉色都顯得很驕傲。驕傲乃是兵家所忌。賊人說不定是示弱來引誘我們。防範賊人設有埋伏,皇上璽書中已懇切告誡我們,公應努力提醒他。”李慶勉強起來告訴柳升,柳升不在意。

到倒馬坡時,他與一百餘名騎兵先飛馳過橋,後隊無法跟進,賊人伏兵四起,柳升陷在泥淖中,中鏢而死。這一天,梁銘病死。第二天,李慶也死了。又過了一天,崔聚率兵來到昌江。賊人來得更多,官軍殊死搏鬥,賊人驅象大戰。官軍陣勢亂了,賊人大喊:“降者不死!”官軍或死或逃,沒有人投降,全軍盡沒。史安、陳鏞和李宗窻、潘。。都戰死,而得知此情況的沐晟,竟不戰而逃。先前同黎利私自講和的王通,此時連戰連敗,僅存兩萬殘兵,連同數萬明軍家屬百姓,被黎利重兵圍困在東都(今越南河內),王通眼看局面不容樂觀,當下派出八百裡加急送來了最新戰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得知這個結果,朱瞻基隱隱有些煩躁的感覺,安南在永樂五年開始用兵,如今數年已過,安南叛亂不斷,此番七萬大軍被滅,讓他驚訝之餘,也有了幾分決斷!“

楊士奇看了一眼朱瞻基,見他神色從最初的震驚之中,慢慢回過神來,這才問道:“此事皇上想怎麼辦?”

朱瞻基道:“明日早朝,朕要與群臣商議此事!”

楊士奇看皇帝神色似有了主意,便也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著手準備明日的早朝。

王通兵敗,柳升戰死的訊息很快就在京城傳遞開了,楊崢聽說這訊息的時候,差不多是天黑的時候,陡然聽到這個訊息,還是讓他吃了一驚,倒不是他關心戰事,其實他骨子裡還是有幾分文人氣息,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的軍人氣概他欣賞歸欣賞,但說多喜愛,談不上,而今日聽到這個訊息大吃一驚,純粹是從聽到安南這個名字。

自從永樂開始,安南就一直與大明糾纏不清,不過那時正是永樂盛世,大明強盛,加上安南主要是因為胡氏政權多行苛政、民心不附,朱棣應陳天平之請,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又承諾復立陳氏子孫之賢者,這當然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歡迎,亦不失為仗義之舉,但得勝後自食其言,草率地決定將安南收復,卻是明顯的失策。縱觀中國的歷朝歷代,安南雖曾多次成為中國領土,但自五代吳權以來,已獨立成國,一旦直屬中國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階層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謂從此進入多事之秋。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大虞被明攻滅,安南成為明朝的一部分。此後的二十年時間被稱為越南第四次北屬時期,亦稱屬明時期。雖然明朝推行安南與中國同化的政策,將大量的中國文化和書籍輸入安南,同時也將大量安南的書籍送往中國。為了爭得安南人的支援,明朝任命莫邃、範世矜、杜維忠等安南人為官,與明人一起統治安南。為了獲得安南士人的支援,明朝特意出資修葺了陳朝宗室和遺臣的墳墓,並為他們上了諡號,立廟祭祀。這些努力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效果不明顯而已,在整個大明安南一直處於動盪之中,所以安南也成了大明的一塊心病。

^^^^^^^^^^^^^^^^^^^^^^^^^^^^^^^^^^^^^^^^^^^^^^^^^^^^^^^^^^^^^^

第二更了,今晚還有一更,請圍觀,請訂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