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誠親王胤祉溫良恭儉,素有賢名,著代朕行祭天大典,並代為主持殿試,望爾能善始善終,勿失朕望,欽此!”

老爺子既是有旨,三爺等人自是不敢稍有耽擱,顧不得議事,急忙忙地便趕到了園門處,好一通子的忙亂之後,總算是將香案等接旨必備事宜盡皆打理清楚,而後又齊齊跪在了香案前,由得李德全屹立在香案後頭,一板一眼地宣著老爺子的旨意。

“臣,愛新覺羅?胤祉叩謝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爺接旨之前,心中實是忐忑得緊,唯恐聽到甚不妙之訊息,可卻沒想到這旨意居然會是如此,一時間當場便激動得渾身哆嗦不已,好在城府還算足夠深,激動歸激動,卻是沒忘了要按朝規謝恩,當然了,謝恩的語調麼,自也就滿是顫音了的。

“恭喜王爺了。”

三爺方才剛起了身,李德全已是滿臉諂笑地湊了過去,討巧地道著喜。

“有勞李公公了,您且內裡歇息一番,容小王略表寸心可好?”

三爺於伸手之際,悄然地將一張摺疊好的銀票彈進了李德全寬大的衣袖中,而後方才順勢接過了聖旨,笑容可掬地便發出了邀請。

“多謝王爺美意,只是陛下還在等著回因,老奴實不敢有所耽擱,心領了,心領了。”

李德全乃是老爺子身邊最聽用之人,自是清楚三爺的位份其實已是內定好了的,有心巴結上一番,不過麼,卻並不敢誤了正事,也就只是客氣地遜謝了一番,便即領著一眾隨從們徑自回了暢春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大事定矣!”

送走了李德全之後,三爺等人這便緊趕著回了書房,打算好生計議上一番,這才剛從屏風處轉了出來,不等三爺走向文案,李敏銓已是激動萬狀地一頭跪倒在地,顫聲高呼了一嗓子。

“子誠不可如此,事尤未定,變化尚多,還須得慎重才好啊。”

三爺心中雖也是喜滋滋地,不過麼,還算是有幾分清醒,知道此際尚不到彈冠相慶之時,這便一擺手,慎重其事地回應了一句道。

“王爺不必過慮,聖心早已是默許了的,代祭天地,乃是要天地好生看看王爺您這位即將上任的天子,至於代為主持殿試,更是在向天下臣民宣告王爺乃是陛下聖定之人選,此天大喜事也,屬下實不敢不為之賀!”

儘管三爺已是有了吩咐,可激動之下的李敏銓卻是不管不顧,扯著嗓子便又是一通子激動之言。

“若得如此,本王斷不會忘了子誠與夫子日夜襄贊之功也,且請起罷。”

聽得李敏銓這般分析,三爺的臉終於是繃不住了,笑容滿面地便先行許下了諾言。

“聖心雖是默定,然,賊子心尤未死,此時相慶,為時尚早!”

這一見李敏銓有些忘了形,陳老夫子的眉頭立馬便微皺了起來,寒聲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夫子教訓得是,我等接著議事好了。”

被陳老夫子這麼一提醒,三爺可就顧不得開心了,趕忙走到了文案的後頭,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了下來,面色一肅,便已是擺出了議事的架勢。

“王爺明鑑,屬下以為聖上既已選定了王爺,自會有所安排,京中事宜當可無礙矣,唯須得提防小兒輩鋌而走險,故,王爺這段時日當深居簡出,縱使有事出外,也須得嚴加戒備,只消能熬過這段時日,青雲直上乃必然之事也。”

李敏銓激動雖是依舊,可腦筋卻是並未因此而糊塗了去,一張口便已道出了個關鍵。

“嗯,此一條,本王記住了,自會小心行事,當不致被小人所算。”

對於李敏銓所言,三爺自是深以為然,此無他,三爺本人是不曾遭遇過刺殺,可這等事兒在弘晴身上可是上演過好幾回了的,三爺哪敢掉以輕心了去。

“危險未必在京,怕是遠在塞外罷。”

這一見李敏銓只撿好聽的說,陳老夫子當即便是一陣老大的不耐,這便一揚眉,寒聲便打岔了一句道。

“這……”

三爺正自興奮間,冷不丁聽得陳老夫子這般說法,當即便有若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一般,身子竟不自覺地哆嗦了一下,沒旁的,老十四手下可是有著幾近三十萬的大軍在,真要是其起兵造反,後果當真不堪設想。

“夫子過慮了,陛下焉能不知十四爺素有反心,今,既是默定了王爺,自會有所處置的,實不必憂慮太過。”

李敏銓顯然與陳老夫子意見相左,不以為意地便頂了一句道。

“不然,正因為聖心默定了王爺,陛下才不會急著從西線撤軍,擔心的便是十四爺借撤軍之際行造反之事,不單不會對十四爺有所處置,反倒會更顯恩寵,賞賜必多,以安其之心,換而言之,此事終須得王爺上位後自行去解決,若不早做謀算,事到臨頭,必有大亂無疑!”

不等三爺回過神來,陳老夫子已是不屑地冷笑了一聲,點出了事情的關鍵之所在。

“唔……,晴兒怎麼看此事?”

這一見兩大謀士意見相左,三爺也不知該聽誰的為好,這便將問題丟給了始終沉默不語的弘晴。

“回父王的話,孩兒以為夫子所言甚是,此事確須得慎重方好。”

弘晴心中早有成算,不過麼,他卻是不想急著發言,而今,三爺既是有問,弘晴倒也沒打算隱瞞自己的觀點,旗幟鮮明地便站在了陳老夫子的一邊。

“嗯,晴兒對此可有甚計較否?”

三爺對弘晴的才幹還是心中有數的,這一聽其贊成陳老夫子的意見,自也就不再有甚疑惑,這便沉吟地點了點頭,問起了具體之對策。

“父王明鑑,孩兒門下之劉三兒與李雙春二人分控川西糧道與西北糧道,一旦皇瑪法龍歸大海,孩兒可即刻傳訊此二人,設法控制住糧秣之轉運,以確保前方大軍無造反之糧,如此一來,或可降低十四叔起兵之可能,然,光憑此,尤難言穩妥,根結只在一人身上,那便是四叔門下的年羹堯,此人狡詐陰險,若是與十四叔合謀造亂,其勢恐難擋矣!”

事關大局,弘晴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隱瞞,這便將應對之道簡單地分析了一番,末了,慎重地指出了最危險的局面之所在。

“年羹堯?唔,此人阿瑪倒是見過幾次,文武雙全,確是了得之輩,若欲防之,不若先將其調開如何?”

三爺跟年羹堯其實並不算有多熟,也就是上下朝時的點頭之交而已,對其的印象說來也不算太深,不過麼,既是弘晴如此慎重地提了出來,三爺自不敢掉以輕心,這便沉思了一番,而後給出了個解決之道。

“回父王的話,若是能調,固然是好,只是兵部那頭如今是嵩祝在管著,卻恐其未必肯幫這個忙,再者,十四叔其人精明無比,只怕我等一動年羹堯,其定會警醒,一旦逼得十四叔提前造反,便有弄巧成拙之可能,皇瑪法那頭也未必能允。”

三爺所言的解決之道不能說不好,然則在弘晴看來,卻難有實現之可能,幾句話便已說明了此策難行的道理之所在。

“嗯,晴兒分析得有理,只是此人若不解決,卻恐西北糜爛不堪,當何如之為宜?”

三爺細細地想了想,也覺得事情怕真就像弘晴所言的那般,再者,他三爺如今尚未正式上位,手中也無權柄,就算是想動年羹堯也難,一念及此,三爺的眉頭立馬便緊鎖了起來。

“王爺無須擔憂,據某所知,年羹堯其人貪鄙,在四川提督任上每多殺良冒功之事,又沒少勒索各地官員,既如此,不若許以高官厚祿,以買其心好了。”

李敏銓手握三爺的暗底勢力,對四爺、八爺的門下多有監視,八爺那頭門下多,李敏銓顧不怎麼過來,可四爺門下少,李敏銓倒是掌握了不少相關之資訊,這會兒一見三爺愁眉不展,立馬便有些個自以為是地建議了一番。

“荒謬之言,爾欲打草驚蛇麼?似年羹堯這等手握重兵之封疆大吏,又豈是那麼容易收買得了的,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豈能見效,一旦其將事情透與十四爺知曉,大亂必難免矣!”

李敏銓話音方才剛落,陳老夫子已是毫不客氣地便呵斥了其一番。

“晴兒看可行否?”

這一見兩大謀士又起爭執,三爺的頭立馬便疼了起來,趕忙一擺手,制止住了李敏銓反駁的衝動,將問題交給了弘晴。

“父王明鑑,年羹堯其人確是貪鄙,然,卻不是易於收買之輩,此策斷不可行,若欲拿下其,須得奇襲方可,待得父王大位已固,或是孩兒,或是十三叔去走上一遭,應是能對付有餘矣。”

弘晴此際其實也還沒想好要如何對付年羹堯,畢竟老爺子龍歸大海時到底是怎個情形還不好說,這當口上,也確實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麼,有著強大無比的新軍在手,弘晴卻也不怕年羹堯真能翻了天去,這便語出謹慎地給出了個建議。

“嗯,那便到時候再看好了。”

三爺想了想,也覺得此事無法提前動手,也就沒再多糾纏於此,沉吟著便作出了暫時擱置之決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