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就在群臣們還在為老十四的武備更新計劃議論紛紛之際,老十三突然也上了本章,洋洋灑灑近萬言,說的也是武備更新之事,就宛若與老十四打擂臺似的,此訊息一經傳揚開去,滿朝文武頓時盡皆為之轟動不已,兩份計劃書之對比也就此成了朝野間的最熱門話題,甚至連尚未議決的中央銀行行長變更一事都不如此訊息來得受歡迎。

老十三與老十四從來尿不到一個壺裡去,這事兒,滿朝文武就沒誰不知道的,打小了起,這對哥倆便沒少狠鬥,為此挨罰的次數那是數都數不清了的,成年之後,更是公然在朝堂上鬥毆過,也就前些年老十三被圈養之際,雙方沒了見面的機會,這才算是消停了下來,可自打老十三到了兵部,這對冤家哥倆個又對幹上了,於辦公會議上拍桌子對罵的事兒就上演過多回,彼此間的結怨早深了去了,從此意義上來說,老十三上本與老十四打擂臺,似乎也屬於正常之事,可再一聯想到老十四上本的時機,以及老十三的飛速反應,這可就不能不令群臣們起疑心了的。

老十四選在三爺上了中央銀行本章之際動本,本身就是一種攪局行為,站在其背後的自然就是八爺,而老十三在此際冒出頭來,背後又站著的是何人來著,是三爺?又或是四爺?不好說,至少在那兩位爺有所反應之前,誰也不敢輕易下個定論的,偏偏這兩位爺似乎都不想表態,兩天時間過去了,也沒見三爺、四爺發表對武備更新計劃的意見,這等情形一出,朝野間的熱議程度自不免便更喧囂了幾分。

三爺、四爺沒動作,八爺的動作倒是先出來了,而且一上來便是猛烈至極的炮轟,先是左都御史納蘭揆敘領銜數名監察御史聯名彈劾老十三妄動祖制,是有不軌之心,當嚴查;緊接著,阿靈阿、阿爾松阿等一大批八爺心腹盡皆上了彈章,或是從摺子本身挑錯,或是攻訐老十三妄言更易祖宗家法,罪名不一而足,渾然就是一派要將老十三打垮鬥臭之架勢,其來勢不可謂不洶洶!

八爺一方這麼一動,三爺那頭自然不可能不作出反應,先是陳觀照、曹儒聲等一眾三爺門下心腹紛紛上本言事,強力支援老十三的改革建議,接著瀋河等一眾弘晴的心腹也跟著上了本,與八爺一方就武備更新的合理性展開論戰,雙方的本章都有若雪片般飛向宮中,沸沸揚揚間,朝局已是喧囂得無以復加,奇怪的是下頭人等都已是鬧翻了天,可無論是三爺還是八爺,都不曾對此發表過公開的言論,甚至連四爺也對此事保持著沉默,縱使如此,老爺子也已是不勝其煩,遂將諸般事宜盡皆交付眾大學士們商定行止,自個兒卻是去了暢春園,既不召見群臣議事,也不對諸般事宜發表意見,這等架勢一出,朝臣們茫然之餘,熱議自也就不免更熱上了幾分。

老爺子這等殊無表示的姿態一出,一眾大學士們可就頭疼了,誰也搞不清聖意究竟如何,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惶恐不安地張羅上了,又是召集兵部諸般郎官議事,又是從新軍調集將領參詳,與此同時,也沒忘了向各方督撫詢問意向,一個半月的折騰下來,還是沒能有個定論,此無他,各方的意見完全相左,壓根兒就沒調和之可能,倒是令混亂的朝局更顯紊亂了幾分,到了這麼個份上,眾大學士們也沒了主張,只能是一起拿出了個沒有結論的調查報告去暢春園找老爺子彙報。

毫無疑問,大學士們這等企圖矇混過關的行徑是斷然無法得逞的,老爺子對那份充滿了也許、大概、可能之類話語的所謂調查報告極度的不滿,狠狠地將眾大學士們全都訓斥了一通,就連一向最得聖寵的張廷玉都沒能倖免,不過麼,訓歸訓,倒是不曾處罰眾人,而是一道旨意將眾阿哥們連同弘晴、弘曆一併全都召到了瑞景軒中。

“爾等都鬧夠了罷,嗯?”

老爺子心情不爽,語氣自也就不善得很,一眾阿哥們見禮之際,老爺子不單沒叫起,反倒是極其不耐地冷哼了一聲,言語中的寒意頓時便令一眾人等盡皆為之發憷不已。

“皇阿瑪(皇瑪法)息怒。”

別看一眾阿哥們在朝中人五人六地威風著,可在老爺子面前,卻是沒誰敢放肆的,這不,一聽老爺子語氣不善,一眾人等立馬全都心驚肉跳地趴伏在地,齊齊告饒不已。

“哼,說甚更新武備,抵禦外侮,朕看不用外人來打,爾等自己就該打上了罷,一個個都是豬油吃多了,被蒙了心,胡天胡地亂折騰,是嫌朕煩得不夠還是怎地,嗯?”

老爺子對武備更新一事其實並不熱衷,沒旁的,準噶爾那頭雖是有蠢蠢欲動之跡象,可在老爺子看來,不過是癬疥之患而已,大軍一去,須臾可平,壓根兒就用不著因此而徹底更新武備,更用不著在兵部大動干戈,而這才是老爺子遲遲不對老十三與老十四的摺子發表看法的根由之所在,目的麼只有一個,那便是希望透過冷處理來平息此番爭議,卻沒想到諸子們不單沒偃旗息鼓,反倒是更鬧騰了幾分,偏偏眾大學士們也都沒能善體聖心,跟著胡亂折騰一氣,這叫老爺子又如何不怒的,一番嚴詞訓斥自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的。

“皇阿瑪息怒,兒臣等不敢無禮非法。”

值此老爺子盛怒之際,一眾阿哥們也就只剩下磕頭告饒的份了,至於效果麼,顯然不佳,老爺子冷厲的臉色絲毫就沒半點的和緩之跡象。

“不敢?朕看爾等是很敢的麼,正經差使不辦,盡瞎折騰,軍國大事都能當兒戲耍,爾等還有甚不敢的?朕再說一次,誰要是再胡亂攪事,一體鎖拿宗人府問罪!”

老爺子顯然是不想給阿哥們就武備一事進言的機會,毫不客氣地便是一通狠訓,雖不曾明言,可話裡的意思卻已是明擺著的,那便是誰要是再敢提武備更新一事,那就得做好吃不了兜著走的準備。

得,此事怕是要懸了!

老爺子這等狠話一出,弘晴便知武備更新一事怕是要落空了去,心中自是不免有些個不甚甘心,沒旁的,武備更新計劃雖是老十四首倡,可弘晴又何嘗不想提高軍伍的戰鬥力——不說將來爭霸世界,就說應對準噶爾所部的叛亂,都需要有著強大的武力作為保證,若是能在此際便作出革新,自是可少走上不少的彎路,至不濟也能少犧牲些將士的生命,只可惜老爺子主意顯然已定,弘晴儘自心中不甘已極,卻也不敢在此際去觸老爺子的黴頭,也就只能是期盼著老十四能出面強頂上一把了。

弘晴的想法雖好,卻顯然沒那個可能,此無他,老十四此番上本之本意是想藉此機會大振聲威的,可有了老十三那份更為切合實際的本章在,他所要圖謀的一切已是註定要落到空處,在這等情形之下,老十四是絕對不會去幹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保持沉默也就成了老十四的不二選擇,至於八爺等人麼,雖有心推廣火器,以遏制工部獨家製造槍炮之優勢,可卻不敢保證老十四的章程能勝出,萬一要是老十三勝出了,以那份章程而論,舊式將領幾乎難以在新軍中立足,反倒會令老十三與三爺的軍中力量大漲,這等賠本買賣,八爺自然是不會去做的,他不出頭,九爺、十爺自然也都不會動,而三爺麼,雖是有心推動上一把,卻缺乎膽略,自不可能在此際上本言事,於是乎,大殿裡就這麼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皇阿瑪息怒,十三弟與十四弟也都是一派忠心,想的是揚我國威於域外,雖道不同,心卻是一也,然,引起諸多紛爭也確是不妥,今準格爾雖有異動之跡象,卻不過是癬疥之患罷了,實不足為慮,因之而窮兵黷武實是不必,依兒臣看來,與其花費巨資去整頓軍備,倒不若惠實於民,此方是社稷之根本也,個中種種皆兒臣之淺見耳,還請皇阿瑪聖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家夥都不敢吭氣,可四爺卻是來了精神,但見其膝行了數步,從阿哥們中擠了出來,滿臉誠惶誠恐狀地扯了一大通。

“聽聽,都好生聽聽,何為謀國之道,這就是!爾等辦差之際,若是都能似老四這般心有社稷百姓,朕能省多少的心,都給朕滾回去,每人一份請罪摺子,朕明日便要看!”

老爺子是鐵了心不想整頓軍備的,更不想看到諸阿哥們彼此攻訐,順著老四的話頭,又將眾人好生訓斥了一番,末了更是不耐地一揮手,不容分說地便下了逐客之令。

“皇阿瑪(皇瑪法)聖明,兒臣(孫兒)等告退。”

老爺子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地步,一眾人等自是不敢再多囉唣,齊齊叩頭稱頌了一把,也就這麼灰溜溜地全都走了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