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銘到底還是沒被處死,儘管老爺子盛怒之下將其打入了死牢,不過麼,倒也沒打算真將其處死,再加上八爺那頭暗中著人上本說情,老爺子也就順勢免了車銘的死罪,當然了,死罪可免,活罪卻是難逃,老爺子下了明詔,將車銘罷官為民,永不敘用!此道詔書一下,朝中原本還在湧動著的勸立太子之暗潮遂止,沒旁的,對時人來說,學會文武藝,只為貨賣帝王家,若是被打上了永不敘用之標籤,那一輩子的努力可就算是徹底玩完了去,自是沒誰樂意如此,正因為此,再無人敢在立儲一事上作文章,因胤礽再次被廢而紛亂不已的朝局也就此算是安穩了下來。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一,老爺子再次下詔,準了八旗商號所提請之分紅摺子,共計九百一十八萬兩銀子將按品階高低下發至全八旗子弟手中。此詔一下,八旗子弟盡皆為之歡呼雀躍,熱議連連中,對來年的分紅已是起了無窮的期盼之心思,自無人再去關注太子被廢一事,至此,立不立儲君的風波便算是徹底揭了過去。

立儲風波算是過去了,可餘音卻是未了,儘管諸朝臣們不敢再就此事動本,可私下裡卻是沒少熱議那藏於乾清宮正殿匾額後頭的詔書裡到底寫的是誰的名諱,猜測的版本頗多,可總的來說,三爺的人望最高,隱隱然間已是被視為了最熱之人選,然,縱使如此,向三爺試好者固然不少,可真正徹底投向三爺的朝臣卻並不算多,也就那麼寥寥十數人,還大多是些四、五品的中級官員,至於那些個位極人臣的一、二品大員們全都未動,很顯然,老爺子不立儲君以降低黨爭烈度的初步目的已是基本得以實現。

時光荏苒,一轉眼間已是九月初,兩月餘下來,朝局平穩如水,別說甚風浪了,便是連個泡沫都不曾泛起,唯一能說得上是事兒的只有一樁,那便是“八旗商號”第三撥遠航船隊滿載著各色貨物與全八旗子弟的濃濃厚望再次從廣州以及膠澳啟航,藉助季風之力再向東瀛與南洋,與前次稍有不同的是前往東瀛的船隊由十八艘增加到二十二艘,而前往南洋的船隻數量則保持不變,看似差別不大,實則內藏玄機,只不過這等玄機滿天下就只有寥寥數人能知個中究竟。

中秋一過,天便已是涼了下來,專為避暑之用的暢春園可就有些不好住了,老爺子遂於九月初四回了皇城,只是於政務上顯然是有些懈怠了,自六月底再廢太子以來,攏共也就只上過四回的朝,哪怕已回到皇宮,接連半個月下來,都不曾上過朝,甚至連硃批摺子也比往年要少了許多,大多數政務都交由張廷玉等大學士們去處理,至於各部部務麼,更是甚少過問,渾然一派甩手大掌櫃之架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爺子這等惰政的情形一出,朝臣們自不免有些非議,甚或還有些謠言在朝野間胡亂流傳著,眾說不一,有說老爺子龍體欠安的,也有說老爺子被後宮美色所****,以致從此君王不早朝的,而後宮接連有十數名新選秀女懷孕一事傳揚出來,更坐實了老爺子沉迷酒色之惡名,然則不管朝野間流言如何瘋傳,弘晴卻是絲毫都不加以理會,不為別的,只因他很清楚老爺子這並非是真的惰政,而是要以此來考察眾阿哥們的理政之能,有鑑於此,弘晴自是不會去關心那些流言蜚語,每日裡按部就班地進學管部,日子過得倒也逍遙得緊,這不,今兒個一大早就起了,匆匆用過了早膳,便直奔了皇城,由天安門進了宮,一路逛蕩著便到了上書房,這才剛一轉過門口處的屏風,腳步不由地便是一頓,此無他,素來以嚴苛著稱的副總教習嚴峻赫然早已端坐在了文案後頭。

“學生見過嚴師。”

嚴俊向來守時,不到課時,那是斷然不會露面的,可眼下居然如此早便端坐在此,這顯然有些不對味,只是這當口上,卻也容不得弘晴去細想,只能是疾走數步,搶到了文案前,恭恭敬敬地行禮問了安。

“嗯。”

聽得響動,嚴俊抬起了頭來,見來者是弘晴,倒也無甚言語,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示意弘晴自行落了座。

嗯?怎麼搞的,這廝眼神有些不對麼?

弘晴生性敏感,儘管嚴俊眼神裡的一絲異樣之光僅僅只是一閃而過,可弘晴卻是敏銳無比地察覺到了,心下裡不由地便犯起了嘀咕,只是線索過少,卻也難有甚所得可言,索性便不再多加理會,將今日應習的經文等物擺在了文案上,而後靜靜地等待著課時的開始,不多會,老十五等一眾尚未成年的阿哥們先後腳也都到了,只不過有著嚴俊在,諸般人等卻是不敢似平日裡那般隨意,盡皆正襟危坐,靜候天安門角樓上的鐘聲響起。

“當、當、當……”

辰時正牌,鐘聲準時響了起來,一眾假模假樣地端坐著的龍子龍孫們全都精神為之一振,目光齊刷刷地便全都投到了嚴俊的身上,沒旁的,只因嚴俊授課實在是太過嚴苛了些,除了弘晴與弘曆之外,其餘阿哥們就沒少被嚴俊責罰的,縱使是膽子最肥的老十六,對嚴俊也是怕得緊。

“咳,今日所習,《大學》之總綱,弘曆!”

鐘聲方歇,嚴俊並未似往日那般先檢查上一回課之課業,而是假咳了一聲,略一清嗓子,將今日所習之題點了出來,而後,又提高聲調點了弘曆之名。

“學生在。”

聽得嚴俊點了名,正端坐在座位上的弘曆自不敢怠慢了去,趕忙起了身,恭謹地抱拳應了諾。

有問題,絕對有問題,這嚴夫子到底想作甚來著?

嚴俊往日裡授課便時常讓弘曆出頭領讀,此際一開始便又點到了弘曆的名,眾人自是都不以為怪,這一見弘曆已站將起來,眾人也都跟著翻開了經文,準備跟著誦讀,弘晴自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弘晴心裡頭卻是隱隱覺得今日的早課必有蹊蹺,只是一時間卻也猜不到根底之所在,眉頭不經意間便微微皺了起來。

“爾可曾習過《大學》乎?”

一眾人等都已做好了跟讀的準備,然則嚴俊卻並未似往常那般直接讓弘曆領讀,而是一派隨意狀地問了一句道。

“回嚴師的話,學生確曾習過此經文。”

《大學》乃四書五經之一,為儒家子弟之必修課,弘曆好歹在這上書房裡已是廝混了兩年餘,對此經文自是早就熟稔無比,此際聽得嚴俊這般問法,自不免頗犯疑心,只是並未去細想,緊趕著便出言應答道。

“嗯,能背否?”

嚴俊顯然對弘曆的恭謹態度極為的滿意,嘉許地點了點頭,又接著往下追問道。

“能。”

到了此際,弘曆還是沒能搞懂嚴俊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啥藥,可不管怎樣,弘曆都不敢有甚失禮的表現,心中雖是犯著嘀咕,可口中卻是恭謹地應了一聲。

“嗯,那爾便從頭背起好了。”

嚴俊瞥了弘曆一眼,不動聲色地吩咐道。

“是,學生遵命。”

儘管不明所以,可嚴俊既是有了吩咐,弘曆自不敢違,這便恭謹地應了諾,飛快地整理了下思緒,悠揚頓挫地背誦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大學》之總綱並不算長,也就三百餘字罷了,儘管弘曆背誦的速度並不算快,可也就是一盞茶的時間便已是全文了結,其中並無絲毫之差錯,無論句讀還是經文本身,都準確無誤,顯見弘曆在經文上是下了苦功的。

“善,能背齊全文雖是好的,可須得能解,方是習文之根本,爾可能為之否?”

儘管早就知曉弘曆博學廣記,可真聽得弘曆如此熟稔地背出了經文,嚴俊一向平板嚴肅的臉上還是露出了絲嘉許的笑容,但見其和煦地點了點頭,再次提問道。

“回嚴師的話,學生勉力可為之。”

在不明嚴俊真實用心的情形下,弘曆自不敢將話說得太滿,這便謙遜地回答了一句道。

“那便好,今日之課便以總綱之解為題,看誰能以最簡潔之言道出總綱之真意,就由爾先來好了。”

嚴俊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開出了今日之課題。

“是,學生遵命。”

一聽嚴俊這般問法,弘曆自不敢怠慢了去,先是恭謹地應了諾,而後略一沉吟,緩緩地開口道:“嚴師明鑑,學生以為八詞可解全文,當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得好!”

弘曆話音剛落,一聲喝彩已起,但卻並非出自嚴俊之口,而是從屏風處響了起來,這等情形一出,書房裡所有人等的目光立馬齊刷刷地全都朝門口處望了過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