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確是不錯,別有一番風味,來,眾愛卿也都試試看。”

老爺子細細地品嚐了諸般菜餚一番之後,並未急著追問詳情,而是笑著揮了下手,下了開宴之令諭。

“咦?這玩意兒看起來黑不溜秋的,吃起來還真是香,好吃,不錯,當真好吃!”

“嗯,是不錯,這湯也好,看著淡,可喝起來卻是清香陣陣,不錯,不錯!”

“好東西啊,有嚼頭,看著不大,可越吃便越是香,好,好啊!,真不知三爺從哪整來了這麼許多稀奇玩意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老爺子既是開了金口,一眾早已腹中空空的權貴們自是不會再客套,紛紛拿起筷子,饒有興致地品嚐起了席面上的菜餚,正所謂不吃不知道,一吃還真就嚇一跳,沒旁的,儘管在場的都是極貴之輩,平日裡用膳都是食不厭精,可還真就沒吃過滷花生、玉米排骨湯、松仁玉米以及馬鈴薯燉牛肉、烤地瓜等新奇食品,一吃起來,頓時胃口大開,一邊吃,還一邊叫好不已,宴會的氣氛自也就熱鬧得很。

“老三,甭賣關子了,說罷,這些東西都是哪來的,又能派些甚用場?”

不說一眾權貴們吃得個熱火朝天,便是老爺子也一樣吃得個暢快淋漓,直到七八分飽了,這才醒起了還有正事沒問呢。

“好叫皇阿瑪得知,這麼些新奇事物都是晴兒搗鼓出來的,還是讓晴兒來詳述好了。”

儘管經弘晴詳細介紹過了這些海外糧種的來歷與種植經要,可三爺還是不免有些心虛,並不敢真將此功盡皆歸在自個兒的頭上,此際聽得老爺子見問,便即順勢將弘晴給推了出來。

“哦?晴兒,來,與皇瑪法說說,這都是怎生回事?”

一聽三爺這般說法,老爺子的臉上雖是有著詫異之色,可望向弘晴的眼神裡卻並無異常,反倒隱隱有著種瞭然的意味在內。

呵,老爺子果然是早就知曉這麼些海外糧種之事了的,嘿,好險!

老爺子的表裡不一雖不甚明顯,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可弘晴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之處,心頭不由地便是一凜——前幾日議事之際,弘晴本來是想著將這等出頭露臉的事兒都讓給三爺的,卻被陳老夫子所阻,最終還是定下由弘晴親自出面擔當解說者,也幸好是如此,若是三爺這會兒真兒個地貪功的話,那可就要弄巧成拙了,儘管老爺子表面上不會說甚子,甚或還會好生嘉獎三爺一番,可心底裡卻難免給三爺貼上個“不實誠”之標籤,那後果自是不消說的嚴重。

“好叫皇瑪法得知,孫兒承蒙皇瑪法恩寵,得以辦了個商號,此天大之鴻恩也,孫兒自不敢辜負了皇瑪法的厚愛,就想著要將商號往大裡做了去,為免與民爭利之實,也就有了了從紅毛國人身上賺錢的想頭,特派了人去詳察海外貿易之細節,偶然間得知有些海外糧種高產,口感也好,營養也豐富,這就想著能引種國中,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無確實把握下,孫兒並不敢妄言,也就估摸著在王府後花園裡試種了一些,以明其實,前些日子各式糧食已熟,孫兒自嘗了些,頗為此風味而著迷,實不敢敝帚自珍,特藉此機會,進獻皇瑪法當面,能得皇瑪法片言嘉許,便是孫兒三生之幸也。”

弘晴心中雖是暗凜不已,但並不敢因之而誤了正事,這便趕忙調整了下心態,言語誠懇地將海外糧種一事做了個交待。

“嗯,爾能有此心怕不是好的,且說說看這些糧種都喚作甚,產量又有幾何?”

老爺子對於海外糧種如何來的並不甚感興趣,倒是對弘晴所言的高產來了興致,只簡略地誇了弘晴一句,便即有些個迫不及待地追問起具體產量來了。

“皇瑪法請稍候,來人,上實物!”

弘晴並未急著回答老爺子的問話,而是先告了個罪,而後提高聲調斷喝了一聲。

“喳!”

弘晴既已下了令,邊上侍候著的王府侍衛們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趕著應了一聲,旋即便見數名家丁各捧托盤從院門處轉了出來,搶到了近前,各自躬身而立,盡皆將托盤平舉在了胸前。

“皇瑪法請看,此物為玉米,就是先前跟松仁、黃豆一盤裡炒的那物,地裡前兩排種的便是此物,畝產可達五千斤以上,除其果實可食用外,其莖、葉皆可為養家禽、家畜之飼料;這是番薯,畝產可達八千斤以上,廣東、福建已有種植,惜乎種植面積卻並不大,可惜了這等良種;這是馬鈴薯,又名土豆,於土壤氣候並不挑剔,南北皆可種植,縱使是沙地亦然,畝產可達近五千斤……”

弘晴既是有心要將這些海外糧種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自是做足了功課的,這會兒介紹起各糧種來,當真是如數家珍一般,詳實之資料隨口便道了出來。

“竟有如此許多?晴兒可能確實麼?”

老爺子乃聖明之君,素來關心民生,對五穀之產量還是清楚的,這一聽弘晴所言的諸般物種之產量高得驚人,心下裡的震驚也就難免反應到了臉上,不為別的,只因水稻畝產最高的兩湖此際畝產也不過六百斤左右而已,至於北方的小麥麼,畝產更是低得只有三百斤上下,而弘晴所言的這些糧種中畝產最低的花生也足足有三千斤以上,這等差距實在是太過驚人了些,真要是所言屬實,一旦推而廣之的話,對民生的好處也就可想而知了的。

“回皇瑪法的話,為得實證,孫兒特意留了數壟地未收割,就是想請皇瑪法與諸位大人親眼做個見證,還請皇瑪法準孫兒讓人就地收割,以明真相。”

弘晴敢當眾說出畝產之資料,自是不怕驗查,這會兒一聽老爺子如此問法,便知老爺子已是心動了,心下裡自是得意得很,但並未帶到臉上來,而是恭謙地躬身請示了一句道。

“嗯,不急,朕且先看看。”

老爺子精明得很,並未立刻準了弘晴之所請,而是就此起了身,一邊說著,一邊便往地裡行了去,他這一動不打緊,園子裡頓時亂成了一團,原本安座著的諸般人等全都站了起來不說,更有數十名大內侍衛忙不迭地搶過後花園裡隨處掛著的燈籠搶上了前去,為老爺子照路。

弘晴在後花園裡平整出來的這麼塊地其實並不算大,也就只有一畝半左右罷了,加之為準備此番夜宴,早已收割了近半,剩下的也就是每種植物兩壟而已,一眼便能看得個分明,可老爺子卻走得很細,不止是看植株本身,甚至還不時地俯身去抓幾把泥土,完全就是一派農業專家的架勢。

“嗯,這土結實,非是新移之植株,好,晴兒且讓人收割過了秤,朕等著看結果。”

老爺子一圈走了下來,終於是滿意地點了頭,拍了拍手,走回到了主桌前,一撩衣袍的下襬,端坐了下來,而後一揮手,準了弘晴先前之所請。

“是,孩兒遵旨。”

老爺子金口已開,弘晴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緊趕著領了旨,而後一擊掌,高聲喝令道:“來人,收割莊稼,過秤報數!”

“喳!”

弘晴話音一落,自有邊上侍候著的管家等人高聲應了諾,數十名早有準備的僕役手持鋤頭、鐮刀等工具從院門外魚貫而入,藉著後花園裡通明的燈火開始了收割行動。

“啟稟陛下,收割已畢,所得皆已過秤,共計有番薯、馬鈴薯、花生、玉米四樣主糧,每種皆是兩分地,所獲之成果如下:番薯一千四百八十斤;馬鈴薯一千零二十斤;玉米一千零八十斤;花生五百六十三斤,請陛下明示!”

茲事體大,王府總管高大誠可是半點都不敢輕忽了去,親自上陣監督各項收割事宜,大半個時辰的忙碌下來,總算是有了結果,又細細地核對了一番之後,方才緊趕著搶到了御前,將所得之結果高聲報了出來。

“嗯,好,晴兒能心懷民生,朕心甚慰矣,似此般糧種若能推而廣之,功莫大焉,好,甚好!”

老爺子的眼裡可是容不得沙的,先前雖一直與同席的太子等人閒聊著,可注意力卻是始終不離收割現場,自是將一切都盡收眼底,對於產量來說,心中本已是有數了的,可真到了資料報出之際,老爺子還是忍不住一陣狂喜,興奮地一擊掌,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陛下聖明,此糧種確是不錯,只是說到推廣一事怕是不能輕忽了去,概因各地土壤氣候相差極大,南橘北枳之事怕是難免,還是須得小心謹慎為宜。”

眼瞅著老爺子就要拍板定案了,一眾阿哥們心中自都有些個不是滋味,可這當口上,卻也不好出面攪事,正自心急火燎之際,卻見李光地從旁冒了出來,言辭灼灼地進諫了一句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