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來到了三天後,朱楧身穿隆重的九章袞龍袍,端坐在大殿上,這一天是他原來的臣子們決定去留的日子。大臣們經過三天的仔細斟酌,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留了下來,因為他們從這個年輕的藩王的所作所為中看出了他不一般,希望跟著他幹出一番業績。

離開的也有,武官代表是耿炳文,這個早在朱楧的意料之中,作為朱允炆的親戚,他是不可能留下的。不過耿炳文也還算是條漢子,念在朱楧救了他一命的份上,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口寶刀送給了朱楧。朱楧很高興的接受了耿炳文的寶刀,並請他吃了頓酒,二人在席間談笑風生,一笑泯恩仇。

文官的代表就是魏延賞了,他一心想著抱朝廷的大腿,從來都沒有甘心留在肅國這個偏遠的地方,更何況他也知道,一直跟朱楧對著幹的他肯定早就上了朱楧的黑名單了,留在這裡也討不到什麼好果子吃。

朱楧對他的走也是表示歡送,暗地裡也是慶幸這顆釘子終於算是拔掉了。

剩下的人都是願意跟著朱楧幹一番事業的,朱楧自然不會虧待他們,按照之前說好的,全都委以重任。

朱楧按照朱元璋的樣板建立了自己的官僚系統,首先是中央官僚體系,老朱那裡有六部都察院,朱楧不能跟老朱取一樣的名字,否則就是僭越。因此朱楧的六部改稱六曹,都察院改稱監察院,六曹的長官也不能叫尚書,而是叫判書。

六曹的副長官不能叫侍郎,改稱參判;參判下面可以設若干參謀性質的官員,稱為參議;六曹的下屬單位稱為局,局裡的一把手不能叫郎中,當然也不會叫局長,而是叫正郎,副手稱為佐郎。

監察院的一把手叫做都監察御史,其下屬有副都監察御史若幹名,再下面有巡檢御史若幹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另外,朱楧並不是老朱那樣的勞模,既幹皇帝又兼職丞相,處理一些亂七八糟的瑣事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累了,他認為做好一個君王只要能掌握好錢糧兵馬和用人權就好了,因此他很想設立明朝中後期內閣之類的機構幫他打理一些瑣碎的事務。

但是,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曾經三令五申,誰要是幹提議復設丞相,肯定要他吃不了兜著走,雖然老朱仿照宋朝制度,設立了幾個大學士,但這個時候的大學士只是秘書顧問之類的官職,級別只有五品,跟後來的內閣大學士差的遠了。

在老朱還活著的歲月裡,朱楧不想觸這個黴頭,內閣的事就先放放再說吧。

以上是文官系統,下面就是武將系統。朱楧還是撿現成的,仿照老朱的制度。老朱在中央設立的軍事機構是五軍都督府,朱楧不能這麼叫,就改稱為五將軍府,分別由前、後、中、左、右將軍府,每個將軍府管理一定地域的士兵,朱楧現在正好有五個郡的地盤,一個將軍府恰好管理一個郡的士兵。

也就是說敦煌、酒泉、張掖、武威、蘭州五個郡的士兵分別由前、後、中、左、右五個將軍府管轄。

不過,和朱元璋的五軍都督府一樣,五將軍府只有統兵之權,沒有調兵之權,也就是說肅國的所有軍戶歸他們管轄,平時的訓練等事務由他們負責,但如果要打仗了,必須由朱楧下令,兵曹簽發調令才行。

同樣的,兵曹只有調兵之權,沒有統兵之權,平時不管理軍隊,等到打仗時才奉朱楧的命令調兵。

這樣一來,雙方就可以互相牽制,最後將兵權集中在國王,也就是朱楧的手中。

朱楧還仿照明軍後期的制度,將武將的官職分為常設官職和差遣官職兩類。常設官職為武將的主要官職系統,武將的級別和工資都靠它來確定,從高到低依次為一品將軍,二品將軍僉事,三品衛所指揮使,四品指揮僉事,五品千戶,六品百戶,七品總旗。

差遣官職是臨時性的職位,沒有固定的品級,屬於國王特派某位將領去辦某事,辦完之後就會上繳印信,職位也會隨即撤銷。

比如現在的瞿能就是以前將軍銜充任敦煌總兵官,前將軍是他的級別,工資待遇都是按照一品大員發放。敦煌總兵官是他負責鎮守敦煌時的職務,以後工作調動之後要撤銷。

瞿能此時只負責敦煌的軍務,至於前將軍府的軍務,交由他人打理。

朱元璋以武力立國,所以立國之初,武將的地位要高於文臣,比如,朱元璋規定文臣最多只能封到伯爵,侯爵之上必須是武將——李善長在戰爭年代為朱元璋嘔心瀝血地籌集糧草,幾乎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養活了龐大的軍隊,為朱元璋奪取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封為第一公爵,屬於特例,也僅此一例。

而開國文臣中封有爵位的只有劉伯溫和汪廣洋,並且都是伯爵,剩下的一百多名伯爵,二十多名侯爵,還有除了李善長以外的其餘五個公爵全都是武將。

再比如,朱元璋規定文臣的最高級別尚書只是二品,而武將的最高級別左都督則是一品。至於太師、太傅之類的都是虛銜,不能說明問題。

朱楧此時才開始了他爭霸天下的第一步,自然是崇武抑文,因此也模仿老朱的做法,將武將的最高級——五大將軍府將軍設為一品。而將文臣的最高級——六部判書和監察院都監察御史設為二品。

接下來就是地方政權體制了,朱楧現在的地盤也就五個郡,說白了他只管著五個知府,還不如內地的一個布政使管的知府多,因此朱楧將地方行政只劃分為郡縣兩級。

郡一級單位參照內地省級單位設立布政使總理民政,按察使總理刑獄,指揮使負責軍事防衛,縣一級則設立縣令總覽縣裡的事務,設縣丞為輔佐。

為了防止地方官員串通起來舞弊,朱楧還設立了巡視制度,每年都由監察院派出不定數量的監察御史巡視,發現問題可以立即上報給朱楧,不用透過任何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