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朱楧一愣,幸福來得太突然了,寡人有後了,第一次做父親的喜悅是無法言明的,後世的朱楧一直相親失敗,自然沒有孩子,穿越到明初之後,因為所佔據的身體年紀還小,一直也沒有後代,沒想今天得知了王后懷有身孕的訊息,整個人高興地都快要傻掉了,笑道:“真的嗎?王后可別騙寡人。”

說完,立即鬆開了孫雲琦的雙手,然後趕忙翻下身來,一把將孫雲琦摟在懷裡,一臉寵溺。

能為王上懷上骨肉,孫雲琦心裡也是很開心,很幸福的,雖然有老朱的宗法制在,就算懷不上孩子,孫雲琦的王后地位也沒有人能撼動,但是作為王后,若是不能為國王誕下一子半女,那她總是會感覺自己愧對國家,愧對大王,現在萬事大吉了,自己的任務總算完成了,緊緊地摟著朱楧,衝著這個讓自己敬愛的大王莞爾一笑,道:“臣妾有幾個膽子,敢在這件事情上欺瞞大王?臣妾這個月沒有來月事,感覺就有可能有了,招御醫診斷了一下,果然是喜脈。臣妾真的很開心,但願能為大王誕下一位王子。”

朱楧一臉寵溺的摸著王后孫雲琦的秀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感覺自己身上的每個汗毛空都興奮了起來,笑道:“不僅是王子,公主寡人也喜歡。王后不要有心理負擔。”

孫雲琦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年代的人沒有不重男輕女的,像朱楧這樣的王者更是想要兒子來繼承他的江山,哪有喜歡女兒的,貝齒輕啟,溫柔地說道:“王上不必如此安慰臣妾,王上將肅國經營成這番場景十分不易,但願臣妾的肚子能爭氣,為王上誕下子嗣來子承父業。”

朱楧摸著她俏麗無雙的臉龐微微笑了一下,也不想在跟他普及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觀念,以及生男孩是由男方決定的科學知識,她想生男孩就由著她吧,自己又何必潑冷水呢,笑道:“好,好。希望王后能誕下子嗣,寡人一定立我們的嫡長子為王太子,讓他將來繼承我們的江山。”

“多謝王上。”孫雲琦將頭埋在朱楧的懷裡,十分幸福地笑道。

朱楧摟著自己心愛的王后又溺愛了一番後,開始陷入了沉思,寡人要有孩子了,要有後代了,除了喜悅之外,他還感覺到了一種責任,一種遠慮,寡人不能像那位著名的外國君主那樣——“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他要給自己的後代創造出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個強大的盛世,好讓他們可以永享盛世。這一點,他和他的老子朱元璋是如出一轍,朱元璋生前為他的子孫後代設計了一套史上最為完美有效的國家機器,再加上朱老四的完善,這套國家機器幾乎可以說是達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

地方上三權分立,避免了地方做大尾大不掉,中央設立六部分權,避免了出現王莽那樣的權臣,雖然後期有了內閣,但內閣首輔距離真正的宰相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除了用人權之外,還有個司禮監來壓制他的權力。

軍備上採取衛所制度,允許大小軍官世襲,讓他們能死心塌地為大明朝賣命,此外還授予他們土地,寓兵於農,保障軍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地方上有里長甲長糧長這些人幫助官員徵收賦稅,掌握帝國的每一個人口,每一寸土地。還有東廠和錦衣衛來監督全國的官僚系統。

這套制度可以說是完美無缺,如果有效執行的話,只要皇帝有基本的行為能力那大明朝廷就忘不了。

若不是崇禎一上臺就打破了這個平衡,明朝的歷史走向還真不好說。

朱楧知道,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錢糧兵馬,有了這些資源,就會有有才華的人給你賣命,因為他們也想藉此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錢糧這一塊他已經控制的很好了,不僅有豐厚的稅收收入,還有大農場、大牧場、烤鴨店能國有企業賺錢,再加上有東廠儀衛司和考成法的監督,雖然不敢保證完全杜絕貪汙,但相信大頭還是會入到國庫的。

剩下的就是兵馬了,朱楧知道,雖然明朝初期衛所制度很完善,但是隨著國家的穩定和君王的懈怠,底下的大小軍官們就開始侵奪普通軍戶的土地,讓這些軍戶沒有地種,沒有飯吃,最後造成了軍戶的集體大逃亡,是國家掌握的兵源急劇縮水,最後偌大的帝國竟然一次湊出十萬軍隊來都很費勁。

對於武備必須要常抓不懈,像宋朝那樣,不重視武備,只想著花錢解決爭端,別人看你又有錢又好欺負,自然會使勁的勒索你。

武備無非就三點,第一是兵源,第二是武器,第三是軍官,將這三點都做好之後,依照明朝當時的人口儲備,這個帝國絕對是不可征服的。

有了軍戶和保甲制度,肅國的每一個人口都在朱楧的掌控範圍之內,若是需要大量徵兵了,可以直接拉出來上,因此不需要擔心兵源的問題。

武器製造也必須重視起來,雖然朱楧已經給了工匠們豐厚的回報,藉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但這些還不夠,他還想著設立後世的職業學校,專門培養工匠,再設立兵工廠之類的國企,專門生產武器,但飯要一口一口吃,貪多嚼不爛,這個時候他還是想把軍官學校先辦起來,畢竟現在的武器還夠用,暫時不需要大量的生產。

軍官學校必須要設立,朱楧在心中打定了主意,雖說他繼承了老朱的制度,允許肅國的大小軍官世襲,以保證他們能死心塌地的為自己賣命,在世襲的時候也有武藝考核這個流程,但是他還是不放心,生怕這些世襲軍官子弟在和平年代沉迷享樂,耽誤了武藝,造成軍隊整體戰鬥力的下降。

因此,有必要設立軍官學校對他們進行輪番整頓,並且要嚴格規定,凡是世襲軍官子弟必須進入軍官學校進行學習,學期為三年,若是畢業時期考試不合格,則不允許其承襲祖上的世襲職位。軍校的學習也是全部免費,雖然這些***軍三代們不缺錢花,讓他們出錢他們也出得起,但民辦學校都免費了,軍校還收錢實在不是那麼回事,對軍人的榮譽感有所影響,為了這麼點小錢搞得部隊心裡不痛快實在是得不償失,反正寡人現在也不缺錢。

就在朱楧神遊構思自己國家建設藍圖的時候,早已犯困的孫雲琦已經倒在他的懷裡呼呼地睡了起來。朱楧斜眼看了看自己的這個酣睡的嬌妻,不忍心打攪她,輕輕地給她蓋了蓋被子,然後摟著她的嬌軀進入了夢想。

第二天,朱楧就宣佈了王后有喜的訊息,並且下令從今往後王后的待遇標準要提高一個檔次,宮內的所有人都要合力為王后保胎,不得有誤。

訊息傳出去後,反應機敏的群臣立即向朱楧上了賀表,恭賀王上有後,並祝我肅國的江山千秋萬代。其他的三個后妃也紛紛向朱楧和孫雲琦道喜,每個人都去看望了孫雲琦,帶了不少補身子的禮物,宮內上下是一片和諧,一片歡喜。

在兩天之後的早朝中,朱楧就宣佈了要成立軍官學校的戰略構想,自古都是興利易,除弊難,做一件好事其實很容易,因為好事肯定是對人有好處,就會得到人們的支援,然而革除一件弊政卻是很難的,因為那會觸動一大堆既得利益者的靈魂深處,遭到他們的抵制。辦理軍校是絕對的好事,既可以讓那些世家軍官子弟得到免費學習的機會,又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軍官,實在是件雙贏的好事,因此得以大力推行,沒有遇到絲毫阻礙。

按照朱元璋的規定,世襲軍官子弟要年滿十八歲才可以繼承父親的職位,這個和朱楧規定肅國子弟上學的時間正好吻合,朱楧規定十五歲上學,軍校的學期正好是三年,三年之後,積累夠學分,考試合格,拿到畢業證方可承襲父親的職位,否則只能做一個一般的軍戶。

對軍官的要求,要比對普通的士兵更加嚴格,因為軍官是一支軍隊的靈魂,這也是後世的國家所普遍認同的理念,因此在軍事學校裡接受訓練的軍官,他們所接受的訓練嚴格程度要遠遠高於普通士兵。

朱楧也打算在肅國的軍校裡徹底貫徹這一個理念。按照大明朝的法令,指揮使及其以下的軍官才允許世襲,指揮使以上的軍官只能升任,不得世襲。軍事學院開辦之後,那麼上到指揮使家的子弟,下到百戶家的子弟都會在一所學校裡學習,雖說大家都是同學,但是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他們的階級屬性,一名百戶家的子弟見到自己衛的指揮使家的子弟肯定是點頭哈腰當小弟,因為自己之後得在人家的手下幹活,不學乖一點怎麼行?

這樣以來,那些指揮使家的子弟難免會驕橫一些,對於學校的各種禁令不放在眼裡,甚至連教官和校長都不放在眼裡,認為自己就是來這裡鍍鍍金,三年之後,就會榮升為掌管一個衛所的指揮使。

而且這種情況容易造成拉幫結派的現象,一個衛的軍官子弟都圍在自己將來的指揮使旁邊,與其他人明爭暗鬥,對軍隊的整體團結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有鑑於此,朱楧規定,軍官子弟上軍校時,採取科舉考試的糊名制,每個人不許透露自己的名字和單位,只有一個代號。有關學生的一切資訊都要由校方封存起來,未經允許,不得公開,否則嚴厲處置。

學生上軍校的三年時光為全封閉式訓練,只在端午、中秋、過年之時允許家人前來探望,而且跟監獄探監一樣,一個一個地進行探望,防止洩露他們的個人信息。此外,學生在校內要對自己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如果私自像他人洩露,立即開除,不得承襲父親的職位。

雖然這麼做沒有辦法完全杜絕學員們以身份拉幫結派的現象,因為一個衛所的軍官子弟很多人都是從小玩到大,到了軍校裡面讓他們裝作不認識也不是很現實的事,不過朱楧的目的是要藉此告訴所有的軍官子弟,進了軍校一律平等,沒有什麼指揮使家的公子,千戶家的少爺,全部都是只有代號的學生,軍校裡面一切都是扯淡,只有自身的成績才是硬通貨!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他還規定每年畢業之時,軍校裡會有百分之五的學院被評為優秀學員。凡是優秀學員,將來在競爭職位的時候,在與他人功勞相當的情況下,會被優先考慮,任何人不得打破這個規矩,否則嚴懲不貸!

相信在嚴厲的法令和鉅額的誘惑面前,所有的軍校學員都會拼命學習,上求一個好的前程,下則希望保住自己的鐵飯碗。

封建社會有千般不好,萬般不好,但有一點是好的,那就是國家的辦事效率,畢竟這個國家就掌握在君王一個人的手裡,他想幹什麼都是一句話,誰不積極執行輕則丟飯碗,重則吃牢飯。

設立軍官學校的戰略構想已經提出,就得以迅速執行,校址很快就被選好,各級軍官也都紛紛表示擁護王上的法令,積極送自己的兒子去上軍校。

一所軍官學校,光有完善的裝置和嚴格的訓練還不夠,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要有自己的信仰,否則除非你的裝備可以碾壓對方,要不然就會將來的對抗中被對方打敗。

朱楧雖然來自後世,也想搞出蒸汽機、機關槍這類逆天的武器來無腦碾壓對手,但奈何他是個文科生,對理科不甚精通,這個構想只能就此作罷。既然無法在軍事裝備上碾壓對手,那就必須重視精神的力量,經過了兩次大戰的他深深地體會到,有時候戰爭的勝負往往就差一口氣,雙方拼到最後都已經彈盡糧絕,就看誰的意志力更加堅定了。因此精神的力量就十分重要。

這就有必要為自己的軍官學校設立校訓和校規,校訓是一所學校的精神核心,是將來的肅國軍官們終身信奉的信條,校規則是幫助學生記住校訓的具體規定,這兩者都很重要,必須要慎之又慎,因為一旦制定,短時間內是無法更改的,朝令夕改,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朱楧還是決定照搬照抄別人的信條,他雖然是文科生,但是主要是地理學的好,若論咬文嚼字,還是比不過博大精深的古中國文化的。

明朝之前,漢族最大的民族危機就是北宋的靖康之變以及蒙古滅宋了,相比較與蒙古滅宋,靖康之變更加讓人惋惜痛恨,因為一個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幾百年的人物——岳飛。

而岳飛背上刺的那四個字——盡忠報國也成了幾百年來,中國的有志之士以身許國的信條,成了中國武將的最高道德標準。

前人珠玉在前,朱楧這種無利不起早的性格不可能不用,於是盡忠報國就成了他的軍官學校的第一句校訓。第二句校訓,朱楧也直接抄襲了後人苦苦思索了好久的智慧結晶,那就是黃埔軍校的校訓——親愛精誠。

黃埔軍校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軍校,從裡面走出來的近代現代風雲人物可以論噸計量了,一個人,一所學校之所以能成功,肯定是有他的可取之處,在朱楧看來,它的校訓就是它成功的核心所在。

軍隊是一個整體,雖然士兵軍官的個人素質起基礎作用,你帶著一群從未經過訓練的人上戰場,那不是軍隊,是烏合之眾,但是一群人毫無協同,各自為戰的話也是成不了大氣候的,必須要抱團,要打配合,只會搞單機是必敗無疑的。

所以,歷代的治軍者都十分重視軍隊的團結問題,曾國藩編練湘軍的時候,就將團結問題看得很重,誰要是見死不救,坐視友軍被殲滅,那絕對是咔嚓一刀,就連自己多年的老朋友也不放過。

親愛精誠這四個字主要講的是如何團結的問題,既要相親相愛,心念同學之誼,又要精益求精,努力學好本事,還要誠心團結,不來虛的。這四個字的校訓是老蔣想了很久才呈報孫中山審批的。老蔣之所以選擇這四個字,主要還是考慮日本的問題。眾所周知,老蔣曾經在日本留學學過軍事,他親眼見過日本軍校的訓練方法,那簡直就是訓獸記,把人當成野獸來訓練。

老蔣不是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從他留學日本開始,他就已經感覺到了日本對中國的虎視眈眈之意,並為此表現出了深深的擔憂。在他看來,日本的工業比中國發達,裝備比中國精良,士兵的訓練比中國要好,以武士道為思想準則的日本軍隊在戰鬥意志上面也不輸給中國,簡直就是全面碾壓中國。更為可怕的是,他可以感覺到,在短時間內,中國要想在前四個方面超過日本,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日本隨時都有可能來的侵略呢?

老蔣認為中國的軍人一定要有日本軍人沒有的東西,經過許多天的敏思苦想,他終於寫下了“親愛精誠”這四個字。因為他感覺日本軍隊裡的人情關係很是冷漠,他們都像殺人機器一樣工作。老蔣認為黃埔軍校的學生不應該這樣,他們應該心存愛國之情,同胞之情,同窗之義,相親相愛,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同進同退,攜手面對生與死的考驗。

可以說,老蔣真的做到了,整個抗戰期間,在中國漢奸偽軍遍地走的年代,很多雜牌軍都投降了日本,而老蔣的黃埔軍嫡系卻鮮有人投降,是堅決的抵抗派,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據統計到抗戰結束時,黃埔軍校培養出的十幾萬名軍官只剩下了一萬多人,陣亡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一所軍校能有這樣的成就,跟它的那個親愛精誠的校訓是分不開的,當然還有孫中山提的那副對聯:“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這個優良的校訓必須要吸收,朱楧要藉此打造一座屬於自己的青史留名的軍校。

由此,這座肅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校訓就定為了以上八個字:“盡忠報國,親愛精誠。”由於校訓是一座學校的核心,因此朱楧想親自撰寫,掛在肅國陸軍軍官學校的大堂上,以凸顯出這則校訓的重要性。

校訓制定好之後,接下來就是校規了,這個也沒必要沒腦筋自己去想,完全可以將後世最著名的西點軍校的二十二條軍規搬過來,沒辦法,誰讓自己是穿越者呢?可以堂而皇之的將後世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理論拿過來自己使用。

這二十二條軍規的內容相比很多人都知道,它們分別是:第一、無條件執行,第二、工作無藉口,第三、細節決定成敗,第四、以上司為榜樣,第五、榮譽原則,第六、受人歡迎,第七、善於合作,第八、團隊精神,第九、只有第一,第十、敢於冒險,第十一、火一般的精神,第十二、不斷提升自己,第十三、勇敢者的遊戲,第十四、全力以赴,第十五、盡職盡責,第十六、沒有不可能,第十七、永不放棄,第十八、敬業為魂,第十九、為自己奮鬥,第二十、理念之上,第二十一、自動自發,第二十二、立即行動。

可以說,這二十二條軍規都很有哲理性,不光是對軍隊,對平常人的人生都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將它們寫下了作為肅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校訓,相信會對肅國軍隊的發展以及軍官們的個人成長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