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朱楧這麼痴迷於哈密地區,除了它無比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迪麗娜扎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礦石。哈密的礦石有很多,最吸引朱楧的是錫礦。

錫礦有多少作用朱楧不知道,他只知道一點——可以用來上產馬口鐵,而馬口鐵卻是生產罐頭的利器。

罐頭的出現可以說是軍事史上的革命,這還要歸功於拿破崙,這位老兄一輩子南征北戰,戰線拉的太長,糧食運輸十分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全國發出懸賞令,一來二去終於弄出了罐頭這種東西。罐頭的出現為他的征服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為這個軍事天才再也不用擔心令人頭疼的後勤問題了。

朱楧也是在網站上看到這則介紹的,但馬口鐵和罐頭具體來說怎麼製作他也不清楚,只能交給工匠們去解決了,我們在商代就開始利用錫這種資源,在鐵皮上鍍層錫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大明生產的罐頭質量肯定比不了後世,可以保持裡面的食物好幾年不變質,朱楧也沒打算弄出這麼逆天的存在,只要能讓食物品質保持半年左右的時間,那絕對是吊打一切的存在了。

有了這個神器之後,在利用西北一帶廣闊的草原飼養自己的戰馬,培養出數萬精銳騎兵,那到時候寡人就可以做到直搗王庭,戰不旋踵了。

畢竟終於王朝進攻遊牧民族一直有兩個巨大的困難無法克服,第一個就是糧草問題,千里運糧真不是動動嘴那麼簡單,漢朝那麼強大的國力不也照樣被掏空了嗎?但是有了罐頭,這個問題就不用考慮了,相當於自己的軍隊可以半年不吃飯,那是多麼BUG的存在啊。

第二個就是機動力問題,步兵打騎兵防守還可以,但要是進攻就太扯了,等寡人的山丹軍馬場建成,再加上其他的馬場生產的戰馬,以及和少數民族茶馬互市換來的戰馬,寡人就可以組織起裝備精良、數量龐大,而且半年不用吃飯的騎兵,到時候什麼韃靼、瓦剌,什麼黃金家族,全都要跪在寡人的腳下唱征服。

寡人要永清大漠,完成秦漢盛唐以來,所有偉大的帝王都無法完成的事業!

“農業是我肅國的立國之本,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不過,一個國家的發展要百業俱興,光靠農業是不行的,還要發展工商業,這不是什麼捨本逐末之術,而是可以與農業互相促進的行業。舉例來說,就說我們製作的大水車和手壓機等物,不就很好的促進了我們農業的發展嗎?沒有它們我們也收穫不了這麼多糧食。所以這三百萬兩銀子中,本王還有拿出一百萬兩來作為本錢,發展我肅國的工商業。”朱楧批准了戶曹判書張文遠的報告後,又略微沉吟了一下,自顧自地說道。

“王上聖明,臣等恭聽王上訓令。”眾位大臣齊聲答道,雖然他們不知道王上要用本錢幹什麼?但既然他說要那肯定就要,反正錢是他的。

“王上,此次瓦剌趁我軍主力西進之時進犯,雖然已經被打退,但胡虜皆有虎狼之心,不可不防,剩餘的一百萬兩臣請王上撥出來用於修建邊牆、打造盔甲等軍械,用於防備北虜的侵犯。”說話的是兵曹判書管子玉,此次瓦剌進犯雖然沒有造成什麼大的損失,但是也讓肅國的官員捏了一把汗,對方的騎兵來去如風,趁肅軍的主力還沒有撤回來,集中力量打擊明軍防線的一點,讓負責留守的明軍很是頭疼,若不是此次慶王殿下及時派兵支援,肅國的留守部隊怕是要遭受較大的損失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有了這次教訓,管子玉認為加強北部的防線十分重要,畢竟他制定的戰略就是北守,北邊的防守一定要堅固。到底是這個時代的人,管子玉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罐頭這種東西,在他的認知裡,肅清大漠是十分不現實的,朱楧要是現在提出這麼幹,他一定會拼死進諫。

“王上,此次我肅國舉全國之力大戰回鶻,國民因此節衣縮食,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臣以為除了管判書說的以外,改善國民生活也很必要,請王上分一些銀兩出來用於改善國民生活,讓舉國百姓一齊來歌頌王上的恩德。”說話的是吏曹判書紀君用。雖然吏曹主管的是人事,但他是文官之首,這種軍國大事自然有很大的發言權。他認為肅國的百姓此次為了同時應付西邊的回鶻和北邊的瓦剌出了很大的力,吃了很多苦,為了打仗和修建邊牆將家中的壯勞力都派去了,耽誤了農時,生活水平大為降低,現在好不容易打贏了,是該回報他們的時候了,這也有助於人心的安定。

“不,用來辦教育。”朱楧端坐在大王座上,幾乎是想都沒想,一口就否決了他們兩人的建議,語氣猶如寒冰一般堅硬。

兵曹判書管子玉和吏曹判書紀君用這兩位二品大員瞬間懵逼了,這位王上真是不走尋常路啊,自古以來的治國者從來都沒有走過這個路數,互相對望了一眼,似乎是心有靈犀地說道:“啟稟王上,臣以為可以拿出來一筆錢辦教育。但是,軍備和民生也應該兼顧。”

“不,全部用來辦教育。”朱楧的臉色沒有絲毫變化,猶如被堅冰凍住一般,十分堅毅地說道。

看到這一幕,沒有人敢於反駁了,兩位判書大人又是互相看了一眼,額頭上都不自覺地因為朱楧的威嚴冒出了一絲絲汗珠,雖然不理解朱楧的路數,但還是恭恭敬敬地行禮道:“臣遵旨。”

朱楧霍的一下子站了起來,雙手負在身後,抬眼望著大殿外遙遠的天空,一副暢想的樣子,堅定而自信地說道:“五年之內,寡人要讓這肅國境內每一個人都識字。”

聽到這句話,殿內的文官全都面面相覷,他們之所以能身居高位,就是因為掌握了讀書識字這個大明朝很少有人掌握的技能,若是真像朱楧說的那樣,讓所有人都識字,那將來跟他們搶生意的人就實在是太多了。

但看到朱楧如此堅定的樣子,他們當中也沒有人有膽子站出來反駁,只能齊聲俯首道:“臣等遵旨。”

朱楧對他們的態度十分滿意,人是智力型動物,所以一個民族的將來根本還是在教育上,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的創造性,讓他們能創造出更多好用的工具來為人類服務。但這肅國人民的創造性朱楧是左右不了的,他沒有能力將每一個肅國人民都變成愛因斯坦,他能做的,就是讓他們每個人都具有基本的讀寫能力,可以自己去獲取知識,然後再建立類似於智慧財產權之類的制度,為他們的創造提供良好的環境。

解決了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此次會議的重頭戲了——封賞有功之臣。兄弟們剛剛幫你打了一個打勝仗,不給封賞怎麼能行,畢竟人家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給你幹活,為的就是榮華富貴,可不是來跟你喝酒論交情的。

朱楧早就列好了長長的封賞名單,最主要的三人分別是:將軍僉事張龍,捨命護主有功,追贈一品將軍,子張彪封三等侯爵,世襲罔替;將軍瞿能,攻破敵軍甬道,逆轉攻守形勢,居功至偉,封三等侯爵,世襲罔替;指揮使王虎臣,生俘敵軍大將博爾忽,特准連升兩級,封為一品將軍。其餘人等各有封賞不提。

另外,陣亡和傷殘的軍人都有優厚的撫卹,此外每家每月還發放五斗糧食的補貼,使得他們的生活不至於陷入困境,如此一來,肅國的將士們全都斷了後顧之憂,可以安安心心地為肅王殿下效力了。

今日朝會又決定了幾件大事,朱楧對此頗為高興,出於對教育的重視,他專門設立了督學大臣來管理肅國的學政,正二品官職,與六曹判書的地位相同。第一任督學大臣由之前肅王府的教授俞恩遠來擔任,俞恩遠也算是個老學究,本來想好好督導肅王殿下學習聖人之學,奈何這位殿下對此十分不敢興趣,整日就是屯田練兵打造兵器。搞得俞老師傷心不已。

朱楧雖然不喜歡儒家學說,但督學一職,必須授予品德方厚之人,若是給了那些只會投機取巧之人,那豈不是要將肅國的所有人民都給教壞了?而且他設立督學大臣的目的不是讓他給全體肅國人灌輸儒家或者是某一家的所謂的萬世不易的思想,而是讓他督促全體肅國人努力學好讀書識字這項技能即可,至於思想,朱楧是不怎麼管的,只要不反動就行,各派學說各有所長,本來就應該綜合運用,理不辯不明,肅國的人識字之後,自會去讀各派的書,到時候覺得那句話有用就學那句,何必去進行灌輸。(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