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楧道:“我河西之地雖然河流眾多,但不是每一塊田地都挨著河流的。本王還要製作一些手壓機,可以將七丈深的水井裡的水吸出來灌溉土地。”

“七丈?”胡老漢十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朝的井一般也就幾米深,提水都是一桶一桶往外提,既費力又沒有效率。聽朱楧的意思,他要製作的東西要比手提水桶高效的多。

其實這個手壓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就是負壓吸水的原理,用人工將管子裡的空氣抽走,造成井裡和管子裡的大氣壓強差,大氣壓強就會將水從井裡面壓上來,比起用手提既省力又有效率。只是明朝人不懂得大氣壓強的原理,所以聽起來感覺匪夷所思。這樣的手壓機在後世的農村隨處可見,朱楧的老家就有一套,提取出的水來自深層,甘甜可口,跟城裡過濾過的水完全不是一個味道。

手壓機的制作方法就是用一根長管子,把一頭砸尖,管子的底部四壁鑽許多眼,方便水流進來,頂部墊上木方子,砸進深井裡。管子的手頭接著一個唧筒,一按手柄,水就可以提取上來,十分的方便。

手壓機最關鍵的部位就是唧筒上起密封作用的橡皮圈,明朝沒這玩意兒,一般也可以用牛皮代替。但明初嚴禁宰殺耕牛,所以此時只能找一些厚布代替,效果會差一些,但此時也只能將就著用了。

胡老漢等人都是老把式,朱楧一說他們就知道那個手壓機是怎麼回事了,不用畫圖。

朱楧道:“胡老漢,我說的這兩樣東西,你們務必加班加點的完成。大水車可以先做一輛,試試效果。手壓機則是多多益善。另外,各種機械的部件上都要寫上製作者的名字,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本王絕不輕饒。”

胡老漢拍著胸脯,道:“殿下請放心,老朽定當不辱使命。”

朱楧道:“很好。很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諸位,我們河西之地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來了,諸位再也不用捱餓受窮了。從今以後,只要大家跟著我好好幹,就絕對不愁吃不愁喝。”

眾位工匠和士兵不知道朱楧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依照眼下這種情勢來看,河西之地的開發程度跟內地還差的遠呢,大家連好日子的影子都看不到。但朱楧畢竟是王爺,他都這麼說了,眾士兵和工匠也只能唯唯諾諾地奉承。

老於世故的朱楧聽得出來,他們這是敷衍,但他不會介意,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等自己幹出成績來,他們自然就會相信。

手壓機很簡單,一般的工匠都會製作,朱楧對此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但是那個蘭州大水車就十分復雜了,朱楧必須全程監控並且給予必要的指導,畢竟他是自己動手製作過那個玩意的。

製作大水車首先是要選址,安放水車的位置不僅要水源充足,還應該在河道的拐彎處,如果不在拐彎處發洪水的時候容易被沖走。

這個地方不難找,朱楧等人很快就找到了這個地方。然後,眾人沿河用石頭築了一個落差較大的水槽,到時候將水車安裝在水槽之上,水流的衝力就可以帶動水車轉動了。

地址選好之後,接下來就開始準備材料。做水車最重要的是轉軸用的木料,因為它承受的力是最多的,所以需要耐磨的硬木,還必須保證直徑在兩尺以上。這轉軸的製作,工藝也不簡單,涉及很多數學問題,但這個難不倒經驗豐富的胡老漢等人,幾天後他們便將這個轉軸做好了。

轉軸做好後,接下來就是做大車輪,這個工程比較龐大複雜,需要很多人輔助,出了工匠以外,朱楧又調來了許多士兵和囚犯前來幫忙。

大車輪做好之後,再裝上篾織葉片,捆上提水的竹筒,大水車總算竣工了。前前後後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楧建設河西走廊的思路就是以農為本,兼顧工商。農業在古代是支柱產業,因為古代人吃、穿、用的東西大多都是地裡長出來,或者是將地裡生長的產物簡單加工而來的。而商人只是把東西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本身並不生產財富。一匹布從長安販賣到洛陽,商人們會賺不少錢,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財力並沒有因為這個行為而增加,那匹布還是一匹,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而已。

所以古代高明的統治者都重視農業,這並不是見識短淺,而是大局觀。古代的農業的地位大概相當於現代世界製造業的地位,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都是以強大的製造業立足的。因為當今社會人們所使用的生產生活工具大都是製造業生產出來的。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再有錢也不能成為強國,典型代表就是沙特,連面積比它小到不像話的以色列都打不過。許多大國領袖都重視製造業的發展就可見一斑。

農業發達了,人們吃喝不愁的時候才有功夫琢磨別的事情,英國的工業革命之前首先是農業革命,大農場式的生產方式取代了一家一戶的自然經濟,促進了農業的長足發展。

農業發展的同時,手工業也必須重視,因為這是科技進步的主戰場,來自後世的朱楧知道,未來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所以這一塊絕對不能丟棄,他將會用後世的先進制度來管理這一領域。

至於商業,朱楧只把它看成是互通有無的手段,最多只是利用,但絕對不會扶持。

朱楧仰望著這個直徑達到二十米的大水車,心潮澎湃,將來的農業大發展就靠它了,這個時候朱楧也只能種種小麥。雖然他也很想種高產的土豆、玉米和紅薯等作物,但那玩意兒還在美洲大陸呢。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有一百年的時間,純粹就別想了,這個外掛開不了。

朱楧對世界歷史的發展與其他人理解的不同,別的穿越小說的主角一上來就航海,發現新大陸,掠奪資源,似乎這是中國發展的捷徑一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