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票,求月票,求全訂,各種求

蜀都人民南路4段11號,省科協大樓,科幻世界編輯部內,幾個編輯正在分發從傳達室送過來的一大摞來自於全國各地的稿件。其中一個編輯,30來歲,偏瘦,但目光卻炯炯有神。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因幾個月前因無意中發掘了科幻新人劉遲新而被主編阿來力排眾議,破格從雜誌社最邊緣化的部門讀者俱樂部調入編輯部的新晉編輯姚陸軍。

作為目前中國大陸科幻界僅存的碩果,科幻文學的一面旗幟,跟十年前那種沒來稿,無名氣,為了節約經費,連編輯們都需要推板車上街叫賣雜誌的窘迫相比,這兩年的科幻世界,可謂蒸蒸日上,春風得意。

1997年,由中國科協主辦,科幻世界承辦的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97\'beijiionalnferenceoion,不僅對科幻在全國的推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更是讓科幻世界的發行量翻番,從97年的不足10萬冊激增到20幾萬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1999年,科幻世界再次發生了一件大事,科幻世界又火了一把。主編阿來在科幻世界的短文標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成為了當年的高考題目,科幻世界頓時名聲大噪。以至於好多並不主張自己小孩子看科幻的家長也紛紛掏錢,給小孩訂閱科幻雜誌,甚至搶購歷年的過刊和合訂本。科幻世界的發行量。再次翻番,從20幾萬冊激增到近40萬冊,一躍成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科幻世界本身,也從最初的那個風雨飄搖,苦苦支撐,被省科協當棄兒一樣拋棄,讓其自負盈虧。倒閉就在旦夕之間的小雜誌一舉成為整個川省最賺錢的雜誌到1999年底,科幻世界的產值已達兩千萬元,雜誌社也開始置地建樓。

雜誌的火爆賺錢倒是其次。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擺脫一直以來的稿荒的局面,帶來了稿件的激增和井噴現在,幾乎每天收到的作者來稿都要用麻袋裝。僅憑雜誌社有限的幾個編輯,除非是在雜誌社發表過文章。留過大名的老作者。對於大量的新作者,要想一字一句的看完他們的來稿,幾乎不太可能,如同高考閱卷老師一樣,看個一兩百字的開頭,是否繼續看下去還是扔垃圾桶,基本上就能有個定論了。

對於每天大袋大袋的稿件,科幻世界的編輯們首先會挑選出直接投稿給指定編輯的老作者的來稿。剩下的那些大量的無名作者,則通常會透過抓鬮的方式。隨意平均分配。

今天的幾大袋稿件中,並沒有直接投給自己的老作者的稿件。姚陸軍有些失望。他最希望的,還是被他看中的,他自己也因此而得福的科幻界黑馬劉遲新的來稿。可對方自從九月份來了篇引起轟動的帶上她的眼睛之後,到現在都沒稿件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來。

隔壁的兩個同事,突然開始歡呼起來。他們的手中,分別接到了王金康和何西的來稿。何西是科幻圈的老人,91年就開始發表作品,是中國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作者之一;而王金康,更不用說了,完全可以說是科幻世界的臺柱子,整個九十年代科幻圈的一面旗手。每次只要一有老王的來稿,整個編輯部就會如同發現了一個好吃的東西,大家爭先恐後,一睹為快。

姚陸軍用自己特有的東北腔喊了幾句,讓兩人趕緊看,看完後把稿子傳過來,湊了幾句熱鬧,隨後就開始自己的工作。他先把分在自己手裡的二三十封郵件大致瀏覽了一下,來稿作者東西南北中,到處都有,分佈還算平均。

之後開始拆信,看稿。

作為全國碩果僅存且最大的科幻文學雜誌,科幻世界開風氣之先,早在1996刊載了一篇川大留美教授易丹的長文我在美國的資訊高速公路上之後,就開始為雜誌社上到社長,總編,下到普通編輯配備計算機,推行無紙化辦公。習慣了電腦的編輯們最希望接到的當然是email電子稿件,這樣不僅方便他們,審稿,連排版工人也簡單省事。可惜,到目前為止,莫說email,連他們接到的紙mail稿件,99都是手寫體。姚陸軍看稿也有小半年了,稿件沒有一萬份也有一千份,除了山西娘子關水電站的那個劉電工來稿全部用電腦列印外,其餘稿件,全部都是手寫體。

一連拆了十封來稿子,姚陸軍並沒發現什麼優秀之作。不過這也是常事了,編輯部每天接到的來稿幾十上百,能夠有一兩封達到出版的標準,也就不錯了。因為科幻世界的版面有限,每個月能夠出版的文章,也就十來篇。而這十幾篇文章中,還要留一兩篇外國名家的譯文,一些推介科普性質的文章,比如主編專欄主編的隨筆,寄語;圖說科幻介紹國外科幻大牛;科幻影視介紹近期流行的科幻電影等等。所以,能夠出版的國內作家的文章,也就堪堪八九篇,十來篇,平均算下來,所有編輯,三天才能遇到一份夠格的稿件。剛才來了老王和何西的兩篇肯定夠格的稿件,坦白說,姚陸軍並沒指望自己今天能有什麼收穫。

又拆了七八封,還是沒發現能夠讓他眼睛一亮的作品。姚陸軍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起身,去給喝了一大半的茶杯續了杯茶水。回自己辦公桌的途中,看到王金康的新作可愛的機器犬已經到了編輯部主任田子意的手裡。年過半百的老田正翹個二郎腿,優哉遊哉的沉浸在王金康創造的想象世界之中,看得姚海軍這個科幻迷眼熱不已。

主任,看完後記得拿給我看哈姚陸軍對田子意說。

好的好的。田子意頭也不抬的說。

回到自己座位,繼續拆信,一連三篇,姚陸軍都只看了個開頭,就扔進了垃圾桶。文筆太過拙劣,如同中學生作文,哪怕創意點子再好,也是不夠發表資格的。姚陸軍伸了個懶腰,看了眼桌上的稿件,還有五六封;又飄了眼田子意的方向,對方的表情悠然自得,顯然老王這次的稿件質量不錯。姚陸軍對待會兒的更加期待起來。

拿起上面的一份稿件,信封很大,而且難得的還是一封掛號信。

這人對自己的稿件倒是信心十足。姚陸軍心想,平時收到的稿件,絕大部分都是平信,寄掛號信的少之又少又不是餓死鬼投胎,沒必要啊。

sc省四方市四方中學高二,王子安莫非是個老師姚陸軍掃了眼寄件人和地址。拆搞拆得多了,姚陸軍也拆出了些門道出來,比如,來搞者的職業,有時候他憑對方的地址就能猜個一二三。這四方中學高二,姚陸軍第一個想到的,對方可能就是一個老師,而且多半還是教語文的。因為如果是學生,斷不至於不留具體的班級而只留一個高二。

拆掉信封開口,姚陸軍取出稿件,頓時便愣住了。剛才在掂量信封的時候,姚陸軍就猜測這來稿怕是有點多,取出後果不其然,竟然有兩份稿件,每份的頁數都不少,其中一份,起碼有二十幾頁,另外一份,也有十六七頁。

但這不是讓姚陸軍發愣的原因,讓他發愣的原因的是,這兩份稿件,竟然全都是電腦打印稿,猶如幾個月前他接到的劉遲新的稿件。幸好在閱稿之前他看了眼寄件人資訊,不然,準得以為是劉電工又來新稿了。

姚陸軍拿起兩份稿件中最上面的一篇名叫鄉村教師的來稿,以比前面稿件時都要認真的態度,開始起來。

感謝書友160520151921457老弟588起點幣的打賞

一併感謝書友160509170644362,等候自然,來看看風景的,壞人2020,鐵木仙尺,絲1哥,浩瀚宇宙無敵,開心大大土豆,傲雪火焰,真原始人,果斷雷少,俗人vip群,王順峰1987,wei&wei,林牧場,110牛不牛,繁華落盡無悔矣,魔法門wog,低調三兒,被遺忘的眼神20位兄弟姐妹的慨慷解囊

謝謝所有訂閱,投推薦票和投月票的朋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