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楷畢竟是高麗的國主,雖然帝國已經決定徹底的將高麗納入版圖之中,不過還是給了他最後的體面。

三尺白綾就是最後一位高麗王的終結,從此以後高麗也就變成了帝國的兩個行省,將會受到帝國的統治和保護。

帝國這種奪取高麗的行為,自然也引起了一部分高麗人的不滿,可惜原本作為反對力量中,最為中堅的高麗各大名門望族,都因為參與了刺殺帝國皇帝一事,處於全族即將覆滅之境,所以最後也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騷動。

對於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高麗底層百姓來說,能夠成為帝國子民還是很多人的奢望呢。

大量的物資被運送到了高麗,在這種時候,適時地給與民眾一些好處,還是很有必要的,即可以增加對帝國的好感度,也可以讓那些活不下去的高麗百姓生存下去。

在高麗做出這麼大的事情,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不過李南都將之丟給了內政大臣提利昂,自己則率領大軍來到了高麗北方跟金國相連的龜州、順州和豫州一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由於帝國軍一直封鎖著高麗通往北方的陸路和海路,所以高麗最近發生的諸多訊息還沒有傳到金國,在這段邊境線上,金國也僅有一萬多混雜軍在駐守防禦。

帝國軍按照先前的作戰部署,西側突擊部隊主要是由西耶娜的帝國第五集團軍的五萬士兵,以及阿特米西亞黃海艦隊的三萬陸戰士兵組成。

東側的那支部隊是由韓世忠的兩萬騎兵,以及清夫人太平洋艦隊的三萬陸戰士兵組成。

十三萬帝國大軍突襲沒有任何防備的金國守軍,迅速的將這一萬金兵剿殺,隨後西耶娜率領八萬大軍向東側的東京路進發,而韓世忠和清夫人率領的五萬大軍直接向北攻去。

帝國軍從高麗北部出現,這下金國就真的麻煩了,不但重兵屯駐的長城防線名存實亡,而且還被帝國軍攻進了無險可守的腹地。

金國國土面積不小,但是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存在很大差異。

金國建立之初,女真族尚處於漁獵農耕的混和制度,而能夠為金國提供糧食的地區,還是當年的遼地。

雖然金太宗完顏晟在位之時,已經開始在東北地區推廣農耕,但想要改變百姓的生活方式,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輕易改變的事情。

戰爭是一種非常殘酷的行為,它帶來的就是死亡、破壞和毀滅,所以任何一位君王都希望將戰火燃燒在敵國的土地上。

如今帝國十三萬大軍,出乎金國人預料的出現在了金國的東京路,這就等於是進入了金國的糧倉,帶來的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

如果金國的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和完顏希尹等等一些有勇有謀,跟帝國打過交道的開國大將還活著的話,那必然會有人預料到帝國的這次攻擊,可惜的是他們都被金熙宗完顏亶殺了。

帝國大軍奇兵而出,攻入了金國腹地,這樣的驚人訊息傳回上京之後,立刻將醉酒的金熙宗完顏亶嚇得醒了過來。

如果任憑帝國大軍向北攻來,那金國的都城上京就危險了,因此完顏亶急忙將完顏宗幹召來,命他立刻去消滅入境的帝國軍。

原本金熙宗還打算調集長城防線的完顏宗弼回援,不過他這個決定被諸多朝臣拼命阻止了,要知道長城防線外還有帝國的幾大軍團,若是讓他們攻進國境內,那事情就更加糟糕了。

此時阿莎率領的帝國黃海艦隊,也已經抵達了鯨海,開始衝著沿岸的金國城鎮下手了。

作為後世來客的李南,對太祖慣常使用的游擊戰讚歎不已,所以軍中各個將領都深諳這種戰術。

阿莎率領艦隊的數萬陸戰士卒,靈活的採用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在沿海地帶大肆殺戮破壞。

金國兵馬來的少了,阿莎便率軍將其直接剿滅,若是來的敵人過多,那就直接撤回海上。

領命出京作戰的完顏宗幹並未去理會東部沿海地帶的阿莎,而是心急如焚的直奔東京路,因為他知道若是這個為金國提供糧食的地區被破壞了,那即便將這些侵入的帝國軍都殺了,也是於事無補。

對待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民族,帝國都有相對應的政策。

比如說像高麗、青塘、吐蕃,乃是西夏這些周邊小國,一般採取較為溫和的方式,而正在跟帝國開戰的金國人則不在此列。

西耶娜和韓世忠等統兵大將得到的命令,並不是向北長驅直入去攻擊金國的帝都上京城,也不是從後方去攻打長城防線,他們的任務就是毀滅和殺戮。

可以說中華帝國自從建立以後,從來沒有下達過這種冷酷的命令,所以當初聽到李南親口說出的時候,主將都有些震驚。

“金國疆域寬廣,兵員眾多,最弱的地方就是其建國不久,沒有足夠的資源儲備,所以你們的任務只有一個。”

“毀掉視野內出現的所有房屋和農田,殺掉所有金國境內的反抗力量,不管是士卒還是百姓!”

帶著這樣血淋淋的焦土命令,十三萬帝國大軍開始了這次的毀滅之旅……

其實在帝國內部,還是有很多人對李南以及內閣的決定,持有反對意見。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受到過儒家思想薰陶的讀書人,他們不像那些普通的帝國百姓一樣,只關心自己的農田和商鋪,他們對於國家大勢也有自己的見解。

帝國自從吞併了宋國全境之後,國內的子民中就多了不少讀書人,這些人跟傅天仇的想法一樣,都希望將儒家學說加入到帝國的學校之中。

儒家中的很多思想李南是認可的,例如忠孝仁義禮智信等,不過他不喜歡儒家將百姓都變成以德報怨的謙謙君子,因為幾千年的歷史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外族之人不可信。

華夏中原大國,似乎除了漢唐雄風之外,多的是被外族欺辱之事,遠的不說,就說宋國就窩囊至極。

當年遼國時不時的就欺負宋國,還有西夏、吐蕃、青塘,甚至是交趾這種落後的小國,而李南可不想自己建立的中華帝國還成為那樣的軟柿子。

如今天下紛亂,諸國並立,現在不是憐憫其他異族的時候,而是征服那些國家,將那些異族變成華夏民族一員,建立一個舉世無雙的華夏帝國的最好時機。

李南認為現在帝國強硬一些,殘酷一些,當把所有的國家和異族都併入了帝國之後,那時候再玩溫柔手段也不晚,經過了幾代之後,這些異族的百姓都將潛移默化的變成帝國的百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