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高麗國跟後世的疆域不同,並非是以鴨綠江為分界點,而是在半島連線在大陸處分為兩國,北面是屬於金國的東京路,南面才是高麗國的疆域。

若是從高麗國出兵,好處多多,首先不需要用戰船強行運送士兵登陸,而且可以繞過金國重兵把守的長城防線。

高麗向北就是金國較為重要的東京路,而且這裡距離在長城防線附近巡邏的二十多萬金國鐵騎很遠,可以說是最好的出兵地點。

清夫人選擇高麗作為出兵地點,眾人都是眼前一亮,不過韓世忠還是反對道:“此處確實非常適合,但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駐紮在高麗邊境的金國守軍。”

“哈哈哈!”聽到韓世忠的話,其他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韓世忠望著眾將,滿臉的疑惑之色,因為他不知道大家在笑什麼。

“好了,良臣畢竟接觸軍務不久,並不知道這幾年高麗和金國之事。”

李南指著同樣趕到登州城的內政大臣提利昂道:“你給他解釋一下吧。”

提利昂雖然是冰火世界而來的異族人,但是他聰明好學,這些年將帝國內政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同時還在研究各國歷史等等資料,所以由他來解釋最好不過。

提利昂侃侃說道:“高麗,箕子之國也。昔在周時,武王伐無道之紂,樹比幹之墓,釋箕子之囚,箕子為商臣,不願仕周,乃率五千人東走朝鮮,武王就而封之,是為高麗建政之始。

高麗人皆尊箕聖為其祖,朝人衣白,以殷商尚白之故也。車同軌、書同文,語言雖異,而能長懷慕華之心,事大之誠。昔高麗國主冠冕,即華夏親王之服飾也;又造慕華館以延國賓,建迎恩門以迎天使,即是明證。

自古以來,高麗皆是華夏王朝之藩屬,直至遼國強大,這才俯首稱臣。

時至今日,宋朝以亡,高麗畏懼帝國之強大,卻因國境與金國相連,不敢跟二國交惡,故而同時效忠兩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述說了一番高麗國的歷史後,提利昂繼續分析道:“高麗國小民貧,又始終為大國之藩屬,所以國內之人性格極度自卑,繼而引生出極度自大的心理,此為高麗人的性格。

然後弱小就是弱小,這不會因為高麗人的想法而改變,在金國眼中,高麗君臣不過是一群小丑,而高麗國也只是雄獅身旁的一隻幼犬。根據帝國情報部門傳來的訊息,駐守在高麗邊境的金兵僅有萬餘,所以從高麗登陸後進攻金國,此事可行。”

李南皺著眉聽提利昂滔滔不絕的說了這麼多,一待他說完,連忙指著他說道:“提利昂,雖說是入鄉隨俗,但你也不用弄的說話都文縐縐的,而起以後說話不用鋪墊這麼多。”

提利昂也是在帝都經常跟其他官員打交道的時間太長,潛移默化的適應了這種古代的說話方式,見到李南不喜,趕緊拱手說道:“臣遵旨!”

李南擺擺手,對眾將說道:“提利昂的意思很簡單,就說金國跟我們帝國一樣,壓根就沒瞧得起高麗,所以駐紮在邊境的士兵很少。既然如此,那就兵分三路!”

指著桌上的地圖,李南分派道:“阿特米西亞的東海艦隊,運送完西耶娜的第五軍團前往高麗半島的西側,抵達之後,艦隊的海軍士兵跟該軍團聯合登陸作戰。

清夫人的太平洋艦隊,運送韓世忠的騎兵軍團抵達東側的高麗海灣後,同樣派遣海軍士兵跟騎兵一起行動。”

說到這裡,李南對阿莎說道:“你率領黃海艦隊,前往鯨海沿岸,騷擾攻打金國的沿海城鎮,最好做出要登陸直接攻擊上京的假象,吸引金國其他地區的軍隊,但千萬不要貪功冒進。”

眾將聽完李南的分派之後,齊聲應道:“遵旨!陛下放心,臣必定不會讓帝國失望!”

“好!我相信你們的能力,現在咱們來商量一下具體的行動細節吧。”

----------------

登州距離高麗不遠,只是隔海相望而已,所以數日之後,帝國的大軍就抵達了高麗國。

原本這次的渡海攻擊行動,李南這個皇帝是不需要親自前往高麗國的,不過因為一些不可明說的緣故,他還是隨阿特米西亞的艦隊到了高麗。

由於清夫人的艦隊要繞過高麗半島抵達東側海灣,所以時間還來得及,再說雖然高麗國已經臣服帝國,關於借道出兵之事,李南覺得還是要跟高麗國主王楷說一聲。

歐陽修曾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李南也是如此,通知或者說是商議借道出兵之事也只是藉口而已,他實際上是有些想念高麗國的那幾位后妃美人了。

帝國皇帝御駕抵達開城,高麗國主王楷親自後宮諸妃,以及滿朝群臣出城十里迎接,也算是恭恭敬敬了。

雖然心中極不待見王楷這個窩囊廢,不過當著高麗的百姓和群臣,李南還是很給面子的邀請他和幾位后妃登上自己的御攆。

李南親自來到高麗,說實話也讓王楷又驚又懼,畢竟帝國最近的舉動並未保密,也都傳到高麗來了。

攻打金國,佔據了宋國失去的固有領土;不費刀兵拿下青塘全境;繼續攻打金國,竟然將強大的金國打的節節敗退,逼得完顏宗弼只能放棄了中都路,退守到長城以南傾力防守。

隨著帝國征討周邊國家的舉動漸漸頻繁,國力越發的強大,就跟西夏國君臣的想法一樣,高麗國主王楷也有了濃烈的危機感。

王楷的這種預感並沒有錯,西夏的國主李乾順的想法也沒錯,因為帝國的向四外擴張的腳步絕對不會停止,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要說西夏、高麗、吐蕃這些小國家和勢力難逃厄運,就連更遠一些國家也都相當危險。

華夏其他時期可能除了漢唐之外,再也沒有向帝國這樣具有強烈攻擊性的國家了,而且因為具有後世的記憶和見識,所以李南跟其他皇帝不同。

一般的華夏皇帝,看不上例如交趾、占城、真臘、吐蕃乃至西域這樣的偏遠小諸國,只求名義上的藩屬即可,李南卻對他們的疆土都有非常強的佔有慾望。

開城算不上多大,因此帝國大軍並未進城,只有瑪麗率領著一千御林軍護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