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現在要想增加實力,光靠武功招式提升已經不大了,不過幸好他在前次抽取到了一本稀有級的功法《天地陰陽大樂賦》。

原本當上皇帝的李南比起以前還有些懈怠,但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能夠從越來越難的冒險世界中活下來,他又開始了勤修苦練。

“陰陽兩齊,化生不已。若還缺一,則萬物不生。故孤陰不自產,寡陽不自成。是以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常道即茲以為日用,真源反覆,有陰陽顛倒互用之機。人能煉之,可以超生死……”

凡是以陰陽論道的功法,其實各家各派都是大同小異,具體的練修行法門都是在男女之事上,想要進展迅速一些,就需要勤勉運功。

如此一來,宮中對自己沒有懷上身孕的妃嬪就有福了,李南夜晚與眾女辛勤修煉,白日便靜坐行功,得益於他強大的身體素質和能力,進步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就在中華帝國的皇帝辛勤耕耘之際,北方的戰場形勢再次發生了變化。

投入了二十萬大軍,原本想著一舉擊敗帝國,順勢將宋國收入囊中的金國,在遇到了帝國的堅強抵抗後,朝中反對出兵的聲音漸大。

金太宗完顏晟畢竟還有幾分威望,雖然不少朝臣反對,但是他還是決定再次向宋國增兵。

本是遼將,其後降宋,不久後又投入金國懷抱的三姓家奴郭藥師,奉旨率領擴充到了十萬人的常勝軍進入了宋境。

常勝軍中士兵都來自遼人和金境的漢人,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以說比宋軍強,比金兵差,最重要的是軍紀極差。

金兵過境之時,對宋國百姓來說就是群狼經過,雖然金兵燒殺搶掠,但總還有一些倖存者,而常勝軍更像是一群蝗蟲,所過之處山窮水荊,只剩下了殘垣廢墟。

在十萬常勝軍加入之後,金國總兵力達到二十五萬左右,欽宗從河北路抽調回所有軍隊,宋軍种師道部再次到達了十萬,劉延慶也帶著保衛東京的五萬宋軍前來支援。

帝國軍此次雖然六大軍團和一支艦隊齊出,但兵力並不佔優勢,總兵力實際上只有十六萬左右。

得知前線變化,百忙之中的李南,決定將一直作為帝國預備役的巡防兵,調配一部分到戰場上。

其實預備役制度並不是後世才有,古代就已經有了類似的雛形。

例如宋朝軍隊就分為四類,分別是禁軍,也就是中央軍,均屬三衙。廂軍,是為地方兵,屬於諸州。鄉兵,系民兵,僅保衛本地方,不出戍。蕃兵,則是異族團結為兵,而用鄉兵之法保衛本地方的。

正常劃分,宋國只有禁軍才算是正規軍,其餘的廂軍、鄉兵都屬於預備役,至於藩兵聽不聽調派都不一定。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將廂軍中的強者,都升為禁軍,留下來的都是些沒什麼戰鬥力的殘兵,用以充數。鄉兵,蕃兵,本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不去論他。所以武力的重心,實際在禁軍。全國須戍守的地方,派遣禁軍輪流前往,謂之“番戍”。

如今宋國劉延慶的五萬士卒,還有李綱率領駐守東京的五萬大軍,實際上都是各地的廂軍和鄉兵,可以說大宋早就將預備役抽調一空了。

帝國的預備役制度,完全是李南從後世照搬而來的做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各國普遍建立預備役制度,儲存了相當數量的後備兵員。

大戰爆發後,奧地利就從後備軍派出4個師參加戰爭;德國從後備軍派出9個師參加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許多國家走精幹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的道路,更加重視預備役建設。蘇聯在預備役建設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制,使預備役規模不斷擴大,到80年代末,預備役人員約達500萬人之多。

美國一直強調預備役建設的重要性,把預備役作為戰時擴充現役部隊的首要來源。

美國的預備役分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90年代初約180萬人。國民警衛隊是從美國建國前殖民地時期的民兵發展起來的;聯邦後備隊主要由退伍軍人組成,直接歸各軍種管轄。美國的預備役不僅組織健全,裝備齊全,進行正規的軍事訓練,而且還同現役部隊一起參加各種形式的演習,一經動員,能很快投入作戰。

鎮南國時期,國家難以供養數量龐大的軍隊,但又需要維護地方治安的軍隊,所以便將所有士兵一分為二,強者被各大軍團吸收,稍差一些的都變成了巡防兵。

帝國的巡防兵就相當於美國的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一些退伍的老兵都在巡防營中擔任將官,這些有過戰鬥經驗的老兵,在日常訓練作戰的時候,就能潛移默化的將各種作戰常識灌輸給新兵們。

如今的中華帝國疆域南北兩千六百餘公裡,東西一千七百多公裡,下轄兩浙行省、江南行省、江西行省、湖北行省、湖南行省、福建行省、四川行省、廣東行省、廣西行省、占城行省、大理西南行省、大理東北行省、交趾升龍行省、交趾東海行省,共計十四個行省。

除此之外,宋國的淮南東路、淮南西路、京西南路這三處州府,也已經被帝國佔領大半,幅員遼闊的帝國雖然南部的人口較少,但佔據了宋國半壁江山後,總人口也突破了六千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總人口三百萬左右的西夏,因為全民皆兵的特性,很多時候都能徵召出三十萬到五十萬的軍隊。宋國大約一億人,曾經擁有一百多萬的軍隊。

帝國雖然沒有西夏人那種恐怖的募兵率,但至少也沒有出現宋國那種吃空餉都能達到總數一半的情況發生,所以除卻將近二十萬的正規軍外,各地還有一百二十萬左右的巡防兵。

其中超過六十萬的帝國巡防兵,駐紮在了大理和交趾行省與真臘、蒲甘和吐番接壤的邊境上,用來防範這幾個國家,而剩下的半數則分散在各大行省。

面對宋金的增兵變化,帝國國防部部長,一等鎮國公魯達,副部長,一等懷遠侯提利昂、情報局局長瓦里斯,外事部部長露迪婭,帝國巡查部長,二等定遠侯維羅,副部長,三等安遠侯李道成等人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從西南邊境抽調出二十萬士兵,從各行省抽調出十萬士兵,將這共計三十萬的巡防兵增援到淮南戰場上。

如此一來,三國參加戰爭的兵力就變成了,金國二十五萬、宋國十五萬、帝國軍四十六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