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使唐恪,字欽叟,宋餘杭錢塘人。頂點 23S.更新最快4歲喪父,後以父蔭登第,哲宗紹聖元年進士,歷任郴縣尉、榆次知府、擢提舉河東常平、江東轉運判官。

金軍南侵後,宋國朝野震動,唐恪、李邦彥和耿南仲等大臣力主和議,主張放棄三鎮求和,反對並排擠朝中主戰派,由於完顏宗翰因此退兵,故而唐恪受到欽宗重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比於李邦彥和唐恪,另一位副使李綱現在的前途就有些不妙了。

李綱在金兵兩路入侵時被重用,先任太常少卿,後又任京城四壁守禦使,率領東京城禁軍進行防禦。

徽宗禪位,欽宗趙桓即位後,李綱帥大軍回京後,負責東京城的防禦。但因李綱堅決反對向金割地求和,當金國撤兵後,便被議和派的大臣攻擊,不久後就被欽宗罷官。

這一次李綱被派到帝國議和,也是因為東京城軍民和主戰派大臣和將領,對朝廷罷免李綱一事不滿,到處憤怒示威,欽宗這才無奈將之派往長沙,省的那些人呱噪。

李邦彥、唐恪和李綱三人,衝著上首高臺龍椅上端坐的帝國皇帝李南彎腰行禮。

李南並未對他們的禮節挑剔,而是面上含笑的看著殿上這三位宋國使臣,明知故問的說道:“各位來我中華帝國有何貴幹啊?”

李邦彥恭敬答道:“帝國皇帝在上,實不相瞞。我等今日前來乃是奉了宋國欽宗皇帝之命,為了兩國之和平,百姓之福祉而來。”

“哈哈哈哈……”

李南聽到這裡忍不住大笑起來,而金鑾殿兩側站立的帝國文武群臣也同時轟然笑了起來,笑聲中滿含著鄙夷和不屑。

“你們這幫豬狗不如的東西!我中華帝國皇帝念在跟宋國同宗同源,兼之憐惜宋國百姓,因此才派兵幫你國抵擋金兵入侵。沒想到你們不思抵抗金兵,反而全力追繳我帝國遠征軍,以至金兵攻下太原城,順勢兵臨你們的帝都東京城。”

不用李南開言,性格暴烈的帝國大將斯巴達克斯上前一步,指著李邦彥等人高聲罵道:“如今你們有何臉面來我帝國,談什麼和平?談什麼百姓的福祉?”

不管如何,宋國對於前不久發生的這件事都無法否認,可以說正是對中華帝國的恨意,才導致了宋國捨棄金國的西路軍不顧,最後釀成了太原城被破,金兵圍困帝都東京城的惡果。

斯巴達克斯罵完之後,李邦彥和唐恪還好,他們這種文臣都有著唾面自乾的能耐,而曾經奉命追繳過帝國遠征軍的李綱,臉色就難看起來。

一國之君自有其胸懷和氣度,斯巴達克斯可以罵使臣,李南卻不能跟他一樣肆意。

望著殿上的三位使臣,李南想起那些死在宋境的帝國精銳士兵,心情也糟糕起來,當即揮揮手說道:“你們宋國做下了不可饒恕的事情,所以我們兩國之間已經不可能有和平存在了,爾等不要浪費唇舌,還是趕緊回去吧。”

聽到帝國皇帝李南下了逐客令,身負使命的李邦彥急道:“世有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經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宋國欽宗貴為天子,唯父為尊,得盡生養之禮,誠天下之樂,不可有加。今雖兩國交戰,但欽宗陛下欲躬堯舜之孝,至誠盡道,以事其親……”

李邦彥雖有惡臣之名,但此人口才文筆出眾,此番在這帝國宮中的金鑾殿上,當著皇帝李南和眾多帝國朝臣洋洋灑灑的說了一番感人肺腑的長言。

這番言辭引經據典,講的是天花亂墜,滿篇都是濃濃的父子天倫之情,但殿上並無蠢人,除了斯巴達克斯等武將聽不懂其中之意,其餘人等轉瞬間便明白了宋國欽宗趙桓的想法。

就像帝國群臣想利用徽宗趙佶一樣,如今居於東京城的宋國皇帝趙桓,最擔心的不是北方虎視眈眈的金國,而是他的那位落入帝國之手的父親。

宋國君臣此舉很聰明,他們知道帝國決定不會在這種情況下放棄徽宗趙佶這位宋國的太上皇,因此巧妙的將此事轉變成了父子孝道,將帝國架在了道德層面上。

如果帝國不願意釋放徽宗趙佶,那帝國和皇帝李南就會落下個不顧及天倫孝道的罵名,若是放了趙佶,那欽宗也就不用顧忌這個心腹大患了。

宋國君臣夠精,但帝國群臣也不傻,當得知議和使團到來之際,眾臣早就商議好了應對之策。

李南對此事不置可否,而是對殿中的李邦彥等人說道:“此事既然跟宋國的太上皇,也是朕的國丈趙佶有關,那就請他本人親自來此給你們答覆可好?”

“呃……”這個提議讓李邦彥等人一愣,他們萬萬沒想到李南竟然會讓趙佶露面。

時間不長,宋國的太上皇趙佶和蔡攸、童貫、王黼等人俱都來到了金鑾殿上。

對於唐恪和李綱,這些被俘的宋國君臣倒是沒太大的惡感,但是對於本是徽宗寵臣,也是六賊之一的李邦彥,那就不一樣了。

趙佶雙目含怒的掃了李邦彥一眼,便轉過頭去,蔡攸卻衝著他冷笑道:“呵呵呵,李士美,看來你不但別來無恙,而且還升官發財了啊。”

李邦彥現在搭上了欽宗,因此也不把蔡攸等人放在眼中,當即抱拳暗諷道:“好說好說,至少我還是自由之身。”

李邦彥本意是扎一下蔡攸、童貫等人的心,但他忘記以前的主子徽宗趙佶也在此處。

此言一出,趙佶頓時冷哼一聲,面色如冰的衝著李南問道:“不知喚我等來此何事?”

李南指了指殿中李邦彥等人道:“這三位宋國來使想要迎接您回宋國,因為此事跟您有關,所以朕才特意詢問一下您的意願。”

趙佶質問道:“我若說想走,那就可以走麼?”

“可以!”李南毫不遲疑的當眾給出了一個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皇帝的話一般都被稱之為金口玉言,除了指說話之人身份尊貴之外,還有話語不可改變之意。

聽到李南的答覆,趙佶不由一呆,隨後心中卻是悲喜交加。

徽宗趙佶喜得是自己可以獲得自由,悲的是自己看起來在帝國以及皇帝李南的眼中,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的價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