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同伴跪倒高呼,令一個膚色微黑的假倭也跟著伏地大呼起來。

聽到兩人口中的稱呼,李南面色不悅的說道:“鬥起來,誰讓你們喊我主人了?”

白臉假倭注意到李南臉上的怒色,連忙解釋道:“我們當過倭寇,雖然沒有親手作惡,但若是被官府和百姓知曉,那不是被砍頭就是被人活活打死。主人神功無敵,想來也是要做大事之人,請您可憐可憐我們,讓我二人為您效犬馬之勞吧!”

李南瞧不起這兩個假倭,不過想到自己本世界的任務,猶豫片刻還是點點頭,收下了這兩個傢伙。

兩人起身之後,李南問道:“你們叫什麼名字?”

白麵假倭答道:“小的叫鄭文。”

膚色微黑的假倭也趕緊報上姓名:“小人劉三。”

“嗯。”李南點點頭,望著遍地的倭寇屍體說道:“你二人既然被這些倭寇挾持,那想必知道他們的船隻和老巢在何處吧?”

“知道。”鄭文伸手指著被李南一記沖天炮擊斃的倭人,說道:“他這夥倭寇的首領,叫做酒井太郎,因為喜歡砍掉別人的腦袋,所以那些倭人都叫他“一刀斬”。我們是從坐船從長江入海口而來,老巢都在舟山那片島嶼上。”

“島上有多少倭寇?”

“其他島上的人手不知,我們所在的那座雙龍島,大約有千人左右,不過因為總有人上岸劫掠,所以人數並不固定。”

“上千人啊。”聽到盤踞在島上倭寇的數量,李南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人一多起來就是麻煩,李南現在沒有多餘的人手可以使用。哪怕這上千倭寇任由他斬殺,這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何況對方還都有腿有腳,若是驚動了附近島嶼的倭寇,那更是糟糕。

一時間李南也想不出對敵良策,只好暫且放下此事不提,改而問起倭寇的船隻情況。

鄭文看起來是真的被李南降服了,因此有問必答:“我們這次由酒井帶隊,乘坐的是一艘蒼山船,還有幾個水手留在船上。”

李南掃了一眼大路兩端,估摸著明朝官兵遲早會來此地,到時候自己這個黑戶也說不清楚,所以對鄭文和劉三說道:“此地不宜久留,先帶我去看看你們的船。”

兩人對李南的吩咐不敢違逆,當即恭敬的伺候小清妍和李南上車,隨後劉三駕駛這輛無主的馬車,四人坐車向江邊而去。

或許是擔心官兵來襲,所以駕車的劉三不斷催促馬匹狂奔,還好因為倭寇大舉進攻,所以一路上並未有人攔截,天色將黑之時就見到江邊停泊的一艘兩桅帆船。

見到目標出現,也不需要鄭劉二人出手,李南趁著暮色摸到船上,輕輕鬆鬆的就制服了四個漢人水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南原以為這樣的一艘,僅能乘坐四五十人的帆船,主要作用是用來運送人員的,沒想到船上竟然還有兩門千斤火炮。

這是第一艘屬於李南的船,他好奇的使用系統贈送的掠奪術,很快得到了相關提示:“兩桅戰船,速度較快,滿員三十七人,火炮射程一百二十米,無任何特殊部件。”

此時天色越來越黑,今日又是趕路又是遇敵,就算是李南也感覺到了疲乏,看到船上有一些倭寇準備的吃食,便吩咐劉三等人烤制一些。

吃完飯食,就著江水洗漱一番,李南將困頓不堪的小清妍放在船艙的床鋪上,不一時,枕著微微起伏的波浪,這小家夥便熟睡起來。

看到這孩子睡著了,李南走出船艙,衝著鄭文等人問道:“如今這附近可有未遭倭寇侵襲的所在?”

劉三不善言辭,這種事情完全不知,幸好鄭文經常留意各種訊息,聽完他的回答,李南才對現在的形勢有了一些瞭解。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片板不得下海’,而後明朝又斷絕了官方的朝貢貿易,中國的生絲、棉布、陶瓷、藥品價格暴漲,一艘裝滿生絲的走私船開到日本就無異黃金船。

因為日本沿海的大名、武士、富商自然心動,或直接參與,或提供基地和武器的資助,紛紛加入海賊的行列。

正所謂名利動人心,明朝的規定不但禁止了海外貿易,也讓本國沿海的居民苦不堪言,所以大量海商也加入到了倭寇的行列,而且他們的人數要比島國的倭寇多上數倍。

這些倭寇利用大明綿延千里無法盡防的海岸線,偷襲上岸。

在跟明朝軍隊屢次交戰過之後,這些真假倭寇發現明軍的戰力低微,往往十幾個浪人就可以打跑成千上百的明朝軍隊,所以這也導致了倭寇的數量劇增,而入侵的規模越來越大。

每年倭寇大舉入侵之時,都有連艦千百,蔽海而至,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數千裡的海岸線同時告警,那些上了岸的倭寇勢同猛虎,一時狼煙四起。

開始的時候,倭寇畏懼明軍,所以只能繞過城池,擄掠城外的村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連戰連敗的明朝軍隊給了倭寇無邊的膽氣,他們開始攻打各處州府城池。

這次倭寇大舉進攻,據說是一次聯合行動,不管是太倉、海寧、上海,還是道州、泰興、海寧、嘉興、揚州等地,所有沿海州府都有各島的倭寇前往攻襲。

聽罷鄭文這番話,李南回首望著船艙裡熟睡的小清妍,惱怒的說道:“難道堂堂大明朝,竟然沒有一處安穩之地麼?實在不行,我就把她送到南京去!”

“主子。”鄭文試探的問道:“您是想把小主子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麼?”

“嗯。”李南頷首確認。

“那...那您還是將南京排除掉,送小主子去蜀地吧。”

李南頗為意外:“南京可是明朝的陪都,為何你不看好此地?”

聽到李南這麼說,鄭文、劉三和幾名水手,都用詫異的目光望向他。

“怎麼了?”李南迷惑不解的問道。

“呃。”看了眼其他人,鄭文有些猶豫的說道:“前幾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幾十名倭寇打到了南京城,這件事您不知道麼?”

“什麼!”李南被驚得目瞪口呆。

李南初來這個世界,所以他不知道在明嘉靖三十四年七月,發生了一件讓明朝蒙羞的大事。

倭寇六七十人自杭州而西掠歙縣(今安徽歙縣)、績溪(今安徽績溪)、旌德(今安徽旌德)、涇縣(今安徽涇縣),陷南陵(今安徽南陵);又西犯南京,不克,乃趨秣陵關(今江蘇南京南)去。

敗倭寇於滸墅關倭自南京出,流劫溧陽(今江蘇溧陽)、宜興(今江蘇宜興),進抵無錫,駐惠山,一晝夜奔百八十餘裡抵滸墅關(今江蘇蘇州西北),被應天巡撫曹邦輔所敗。

是役,倭寇不過六、七十人,而行數千裡,殺傷四千人,歷八十餘日始滅。(以上皆為史書記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