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號稱‘聖公’的方臘帶領潰兵逃向川地,真是走了一步好棋。

自古以來,蜀地憑藉地勢天險名聞天下,乃是易守難攻之地。

只要方臘可以率領二十萬大軍攻入蜀地,那不管是從南往北追擊的童貫西軍,還是從北向南包抄的張書夜的五府人馬,都會被川地難於上青天的天然屏障擋住。

四川這塊盆地周圍有高山包圍,北部是米倉山和大巴山,西部,是龍門山、邛崍山、大雪山,南部是大涼山,東部是大婁山、武陵山、巫山,真正是四面險塞。

西部為青藏高原,至大渡河一線戛然而止,此處地勢陡然突起,海拔從500多米一下子增加到2000米以上,通行極其困難。因此邛崍山、大雪山、大渡河就成為了蜀地西部的天然屏障,加之青藏高原上沒有強力政權,吐蕃只有在唐朝時短暫強勢,此前此後均無力對中原構成威脅。

在其西南部,則是大涼山、五蓮峰、小相嶺、錦屏山及橫斷山脈,其山勢綿延至雲南。在其東南,則經大婁山、武陵山等山脈相接。

因此蜀地所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兩個方向,即東部和北部。

在四川北部,是米倉山和大巴山,越過這兩座山,就是漢中盆地,在漢中北面,隔秦嶺與關中相接。由於秦嶺、米倉、大巴諸山都極其險峻,跨越極為困難,因此自古以來從漢中通關中、從蜀中到漢中的道路,只能沿崇山峻嶺之間的河谷而行,多處河谷峭壁絕立,只能在懸崖之上架設棧道,其工程之大、形勢之險,令人乍舌

其實不要不是科技水平較低的古代,就是在後世想要建設進川的道路,那也是艱難到不可言說。所以在這個方向上,不要說戰鬥,即使僅僅是走路,都是一種奇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其東部,則主要是沿著長江和湖北相接。但在巴蜀和湖北相接的那個地方,正好就是傳說中的三峽,三峽東西長將近200公里,兩岸絕壁陡立,最窄處不過一百多米,,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多米,險絕天下。其中瞿塘峽自古就有“瞿塘天下險”的說法。

蜀地這樣一個地區,與外界天然隔絕,而其內部卻大江縱橫,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河流流經整個地區,區域內水陸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無水旱之飢,用諸葛亮的話講,就是“益州隘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外有山川之險,內有天府之積,自然面對外來的進攻,四川就佔據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夔州路雄踞瞿塘峽口,形勢險要,守護著蜀地東大門、乃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方臘就選擇了這裡作為進川突破口。

宋朝自立國之後,為了抵擋西夏和遼國,所以歷代的兵力不斷增長,宋太祖時期大概三十七萬左右,仁宗時增長至一百二十萬左右。

時至今日,在徽宗皇帝‘兢兢業業’的治理下,全**隊數量達到一百多萬,但是其中‘內外禁卒馬步軍凡萬人,承平既久,闕額三分之一,失於招填。’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一萬人少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六千多,所以大宋的真正兵力只有幾十萬而已。

北方為了防禦強大的遼國,大宋在陝西、河東、河北三個方向部署了大軍,為了攻伐西夏又在陝西五路,這五個相互支援非常困難的地帶也部署了重兵。

本來兵力就不多的大宋,除去防禦西北兩個方向和保護東京城的軍隊外,留在各路州府的就多半是數量不多,還沒什麼戰鬥力的廂軍了。

川地駐守的都是那些擅長幹活,疏於訓練的廂軍,而進攻方則是拼死求活的二十萬方臘叛軍,這場仗還沒有打,很多人就猜到了結果。

就在北方遼國的天祚帝被金兵追的屁滾尿流之際,方臘的大軍也出現在了夔州的大溪口。

夔州知州鄭思廣聞之反賊方臘大軍到來,連忙親臨瞿塘天險,構築工事加強防禦,廂軍指揮使吳發率五千士兵扼守。

瞿塘峽兩岸如削,巖壁高聳,大江在懸崖絕壁中洶湧奔流,自古就有“險莫若劍閣,雄莫若夔”的美稱。

方臘遙望長江對岸的數千宋軍和那三條懸於半空中扯掉了木板的鐵索橋,雖知這次進攻這等天險必然會損失慘重,但後有童貫,張書夜等人的追兵,唯有向前一條活路。

“進攻!”方臘咬牙下令。

二十萬明教大軍所有的弓箭手都立於岸邊,彎弓搭箭向對面攢射,掩護著那些抱著木板和兵刃,拼死衝向三道鐵索橋的士兵們。

“啊!啊!啊!啊……”晃晃悠悠的鐵鎖沾染著江中的水氣後變得溼滑,不斷有明教教眾尖叫著掉了下去。

沒有人面對死亡會不畏懼,但是明教的振國元帥厲天閏親自帶人站在岸邊揮刀劈砍,血光死賤中,那些躊躇不前的教眾只能拼死向前,畢竟掉到江水裡不一定會死,但是留在原地肯定沒命。

明教教眾前赴後繼的衝擊著,從凌晨十分毫不停歇的戰到午時,終於佔據了三條鐵索橋的半段,並且在上面綁縛上了木板。

在明教弓箭手的箭雨覆蓋下,原本人數就不多的大宋廂軍,出現了大量的減員。

傷亡慘重的廂軍士兵,躲在對岸的堡壘中躲避箭雨,他們拽動系在鐵索橋上的繩索,就可以將橋上的明教教眾甩到長江之中。

又戰了兩個時辰,明教大軍已經攻至鐵索橋末端,夔州廂軍指揮使吳發見狀,連忙對知州鄭思廣建議道:“如今方臘叛軍迫在眉睫,我軍將少兵寡,為今之計,只有將那數道鐵鎖砍斷才能解此困厄!”

其實鄭思廣又何嘗不知道此時正該如此行事呢?但要是真的砍斷這三座鐵索橋,那就等於斷了川地東出的門戶,蜀地的百姓必然會對下令之人恨之入骨。

何況從軍報上來看,童貫和張書夜率領的宋軍就在方臘叛軍之後緊追不捨,只要自己能帶人拖延阻擋住明教大軍幾個時辰,那就會立下天大的功勞。

思及此處,鄭思廣否定了吳發的建議,高聲命令道:“準備火油,只要明教群賊接近岸邊,那就縱火焚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