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旭和龐萬春父子,來到李南身邊坐下,兩人望向明教教主方臘的目光中都帶著濃濃的恨意。

看到這一幕後,李南不禁有些愕然,在他的印象中龐旭可是明教的中堅分子,前不久還親自去嶺南說服自己跟方臘結盟,今日怎麼變成了這等不共戴天的模樣呢?

方臘既然敢讓兩人出來見李南,也就代表了他無所畏懼,所以龐旭很快就將事情的原委跟李南說了一遍。

摩尼教千百年來一直遵循著教主為主,傳教**師為輔、若干法師為枝的權利結構,龐旭就是這一代的傳教**師,可以說他在教中的地位僅次於教主方臘。

毫無私心的龐旭,將自己的一生都用於傳經佈道之上,兩浙以及江南一帶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有他的身影,數十年發展了無數的忠實教眾,他在摩尼教中的聲望甚至比教主方臘還要高。

功高蓋主這種事在任何的團體中都非常危險,如果這一代的教主並無雄心偉志也就罷了,但方臘想做的可不是一個只能藏蹤匿跡的明教教主,他想要做皇帝,所以他很早以前就開始設計除掉龐旭。

命令龐旭前往北方傳道的是方臘,暗中給朝廷通風報信的也是他,所以龐旭理所當然的就在陽穀縣附近傳教時遇到了官府的伏擊。

龐萬春和龐秋霞前往營救父親,在牢中遇到李南之後又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最終龐旭安然無恙的回到了兩浙路。

龐旭在教中地位尊崇,聲望極高,跟他交好的教眾也很多,所以方臘雖想除掉他,但也不敢冒險再次動手,只能暫時隱忍。

這幾年間,六賊中的蔡京、童貫、朱勔等人變本加厲的在江南巧取豪奪,而南方五路州府的兵馬也被抽調到了嶺南圍攻反賊李南,方臘見到時機已至,這才高舉義旗舉兵造反。

宋朝官吏和軍隊的軟弱讓明教在短時間內聚眾百萬,縱橫兩浙和江南,就連江南重鎮杭州城也被收入囊中,方臘的野心就如燎原之火一般越燒越旺。

方臘自號聖公,訂立年號,給手下眾多心腹封賞,用於收買人心,而傳教**師龐旭卻被他派往了嶺南跟李南商議結盟之事。

當龐旭再次回到杭州之後,明教內的一切都變了,其他的事情龐旭也不會跟如日中天的方臘計較,但是關於教主傳承的問題,兩人發生了劇烈的爭執。

幾乎所有宗教的教主之位,都是由前任教主指定,或者是由教眾推選,摩尼教也不例外。

方臘想要當皇帝,那下一任教主實際上也就是皇位的繼承人,所以他一意孤行的將自己兒子方天定立為南國太子兼明教繼承人,因此惹怒了龐旭和教中一些資歷較老之輩。

龐旭他們這些頑固不化的老家夥,跟兵多將廣心狠手辣的方臘發生衝突,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有反對的聲音,最後都變成了臨死前的悲呼,龐旭要不是有李南這個女婿在,恐怕他和兒子龐萬春也早就被方臘宰掉了。

見到這翁婿幾人說的差不多了,方臘放下手中酒杯,得意洋洋的說道:“鎮南王,為了跟你合作,我已經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你是不是也要回報一些?”

李南的心裡一直很篤定,他知道方臘如果沒有蠢到家的話,就絕對不敢動自己一根汗毛,否則他不但要面對宋軍的反攻,還要承受來自嶺南鎮南軍的怒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己的安危暫時不需要擔心,但是龐旭父子、米蘭達、阿舒爾、張昊和城外的護衛們的性命,現在就是擺在牌桌上的籌碼。

考慮清楚之後,李南開門見山的道:“方教主,咱們就直接說吧,我想帶他們活著離開,需要付出什麼?”

“糧食!還有你們士兵手中的新式火器!”方臘有些急迫的說道。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李南點點頭表示同意,“可以,數量多少?”

李南這麼爽快的答應下來,這讓方臘有些驚訝。

在他這種人的心裡,糧食和兵器絕對要比什麼岳丈、內兄和一些護衛重要,只要是能夠成就大業,那也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犧牲的。

正在方臘思考數字之時,南國尚書王寅來到他的身後,附耳說了幾句。

得到王寅的提示後,方臘獅子大開口道:“兩千石米,火器五千!”

宋時一石大約為97KG,一畝上好的水田可以產出三石的糧食,次田僅有一石的收成,方臘要的糧食著實不少。

李南皺眉思考片刻,搖搖頭道:“新式火器我們也才剛開始製造,五千太多了,給你們兩千。”

方臘和王寅所說的數量,原本就有不少等著討價還價的水份,聽到李南如此說,方臘當即說道:“火器兩千可以,但是糧食要再加一千石!”

如今交趾、占城和大理三地,都開始毀林造田,廣泛的種植三季稻,糧食對於李南來說真不算事,他也沒有繼續討價還價,當即答應下來。

方臘得到李南的許諾,頓時大喜過望,現在最讓他發愁的就是該如何填飽手下軍隊的肚子。

餘道安可以不思進取,鎖城享受;有仇道人可以帶著手下吃人,但是還夢想當皇帝的方臘可不敢這麼做,所以能跟李南達成交易,這也算是暫時救了他。

三千石糧食將近三十萬噸,這個數字看起來極多,但實際上要看多少人吃。

在沒有什麼油水的時候,一個成年人每天吃一斤飯很輕鬆,二十萬人一天消耗的就是一噸,號稱百萬之眾的明教,一天需要多少糧食?

就算方臘不給其他明教的舵主分配,只供應自己和心腹手下的部隊,那從李南這裡得到的三十萬噸糧食,其實也維持不了多久。

戰爭打的就是士兵的數量和質量,還有後勤保障,龐大的軍隊也會帶來巨大的負擔,這也是李南一直沒有招募大量士兵的原因。

雙方談妥了條件之後,李南親筆手書一份信函,命令占城的阿莎和阿特米西亞率領所有船隻,將糧食從海上運到杭州。

仔細的檢查了李南所寫的信件,王寅點點頭示意其中並無密語暗記,方臘和其他人這才都松了口氣,有了這批糧食後,就可以解決明教大軍的燃眉之急了。

雙方各取所需,一時間其樂融融,而李南忽然笑了笑,談起了另外一筆交易。

喝了一口酒水潤潤喉,李南詢問道:“方教主,請問你麾下的百萬大軍,到底有多少能真正上戰場的兵士?”

這種問題算是一方勢力的軍事機密,因此方臘有些猶豫的說道:“這...五十萬總是有的。”

“哈哈哈……”聽到這個答案,李南不禁在心中暗笑,方臘這個牛皮吹的真是太大了。

根據李南的估算,明教這種從聚眾造反搞起來的部隊,真能打仗的人數都不會超過十萬,不過現在畢竟在人家屋簷下,他還是選擇給方臘留些面子,沒有當面拆穿。

“既然只有五十萬兵士,那豈不是說另外七十萬不但沒什麼用處,而且還浪費糧食麼?”

方臘大義凜然的反駁道:“鎮南王此言差矣,凡是我明教子民,在我南國都有一席之地!”

“哦,請恕本王失言。”李南表示完歉意後,面帶惋惜之色嘆道:“本來還想跟方教主談些交易糧食的生意,既然這些人如此重要,那只能罷了。”

“糧食?”聽到憂心久已的兩個字後,方臘連忙說道:“鎮南王,此時也無別事,不如說來聽聽。”

李南有些無奈的說道:“嶺南之地諸位應該也知道,自古以來就不受重視,可謂是地廣人稀。原本我打算用糧食換些種地的人手,可是這些流民在方教主眼中如此重要,我也不好強人所難,還是算了吧。”

剛才還將那些明教子民掛在嘴邊的方臘,聽懂李南話中之意後,當即毫不猶豫的問起價格:“鎮南王,一個人可以換多少糧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