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如果李南願意安分守己的在陽穀縣當一輩子小小的獄卒,那他這個來自後世的靈魂或許不會對大宋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事實並非如此。

想要辦事必須要有錢,李南的第一桶金來自於大宋多如牛毛的山賊盜匪手中,中期的資金來自於高官富商,後來則是依靠販賣交趾、廣南西路、占城和大理等地的物資來獲取的。

說起宋朝給人的印象就是很有錢,現在人說起宋朝都會冠以富宋二字。但是這麼有錢的宋朝卻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宋朝時期的百姓起義是歷朝歷代最多的。

犯罪一般是個體或者小型團伙所為,而造反卻一定是多人組織形成的。

造反在歷朝歷代都是殺頭的重罪,所以不是到了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沒有人會冒著生命危險幹這種事,但是為何豪富的大宋卻依舊有百姓不斷的造反呢?

宋朝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是歷代王朝最多的,南北兩宋統治的時間是三百二十年,史書中記載的起義就發生了四百三十四次,一算下來平均一年爆發一點三次,這樣高的頻率堪稱歷代最強。宋朝的農民起義從建國開始就從來沒有中斷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古代國家都有四民,分別是士農工商,在宋朝士大夫階層絕對是最為豪富的一個階層,其次是工和商,而最貧窮的還是那些佔總人口七八成甚至九成的農民。

這些農民種地的產出有限,但是他們卻要承擔國家最重要的兩稅。

面對王安石好心辦了壞事的變法,那些擁有高薪卻絕不廉潔的官吏,還有永遠錢都不夠花的藝術家皇帝,農民們把能給的都給了,給不了就賣房賣地,最後實在活不下去了,那就只有造反一條路了。

沒有土地或者是遭災的農民就會變成流民,而大宋的官府便會就之將之招安,並且編為廂軍,以至於出現了百萬軍隊。

將流民變成廂軍,有了飯吃的流民確實不造反了,但是這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為了供養越來越多的軍隊,用金錢跟遼國換取的和平,總是開啟戰端的西夏,貪得無厭的官吏和皇帝,廣大農民身上的苛捐雜稅越來越多,吃不上飯的他們只能造反……

李南在東京城為了買官,也是為了以後開創基業曾經玩了一個很可怕的招數,那就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受害者更多,影響面更廣,危害程度更深,隱蔽性更強,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

後世哥倫比亞的金字塔騙局,曾經騙了兩百多萬人,麥道夫案件共計騙取了六百億美元。

當龐氏騙局出現在大宋後,迅速就在東京城紅火起來,那些先期得到高額利潤的受騙者,馬上成為了這場騙局最忠誠狂熱的擁躉者,將更多的人帶入到這場騙局中。

李南從給蔡京等人送錢買官,一直到廣南西路赴任,建立軍隊,購買兵甲戰馬,使用的所有花銷都是來自於龐氏騙局,可以說他幾乎將大宋百分之四十的富人家底都給掏空了。

雖然李南心存憐憫,針對的受騙人群都是那些富裕的勳貴官吏和豪商等階層,但是當龐氏騙局炮製出的那個大海商消失不見之後,所有受騙的人,在傷心絕望之後,開始將這些損失轉嫁出去。

在李南進入團戰世界的這三年中,大宋的各項苛捐雜稅相比較以前來說多出了三成,這都是那些損失慘重的勳貴官吏,富商地主階層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想出的辦法。

原本應該在數年之後才會出現的大規模造反事件,因為受到李南的影響提前了。

宋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宣佈將整個梁山泊八百裡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採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在胸中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終於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這些人在宋江和三十六位頭領的領導下,鋌而走險,武裝聚險,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隨後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造反。

鑑於大宋朝政**,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農民苦於繁重賦稅盤剝,以至於流離失所,所以宋江造反之後,前來參加的人數甚巨,軍隊的數量不斷攀升。

隨後宋江率眾轉戰青、齊,濮州之間,攻陷了十餘郡城池,懲治貪官,殺富濟貧,開倉放糧,一時間聲勢日盛。

如果說宋江玩的只是毫無政治綱領的小打小鬧,那東南方兩浙路發生的事情就嚴重了。

宋徽宗趙佶愛好廣泛,不但喜好美人書畫,他還喜歡花石竹木。所以就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派眾爪牙到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花石綱”。

睦州青溪縣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這種沉重的負擔都轉嫁到農民身上,尤其是靠出賣勞動力度日的赤貧者身上,讓這些人深受剝削壓迫之苦。

面對殘酷的官服,眾多百姓心總憤怨,就在此時,信奉摩尼教的方臘,利用教義中的“二宗”(明、暗)、“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之說四處傳道,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並且很快起義。

宋江造反後,也是率領軍隊攻下州府,殺富濟貧等等,而方臘卻弄出了更高明的造反模式。

方臘率眾造反後,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設定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從紅巾往上分六等。

造反之初,方臘軍弄不到弓箭、武器和盔甲等軍資,所以便用摩尼教的鬼神之事互相煽動,焚燒房舍,掠金帛子女,誘逼良民加入起義軍。

使用這種卑劣的手法後,不到十天就有數萬人自願或是被迫的參加方臘的軍隊,並在息坑打敗並殺死宋將蔡遵。

隨後攻佔青溪和睦、歙二州。向南面攻克衢州,殺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橫掃新城、桐廬、富陽各縣,進逼杭州。杭州郡守棄城逃走。

方臘的大軍佔領杭州後,殺死城中的制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並在城中放火燒了六天,死者不計其數。

這些已經被鮮血和憤怒衝昏頭腦的民眾,凡是抓住到大宋的官吏,那就要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肺腸,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用各種辦法折磨他們,討還血債,以解多年積攢下來的心頭之恨。

算上最南方的李南,大宋朝同時出現了三夥起義軍,這讓東京城的徽宗趙佶怒不可遏,連忙下旨命附近州府駐紮的廂軍前往平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