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現在只能向南發展,所以交趾以及整個半島,都是他勢在必得的領土。

整個中南半島基本都屬於典型的山嶽叢林地形,山高坡陡,草茂林密、洞多谷深、路少路窄、雨多霧大、河溪縱橫。

這種複雜的自然地理特點,對軍隊作戰行動影響極大,機動、展開、觀察、通訊、協同、後勤保障均受到極大限制,決定了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可能在這種地形上對敵人形成嚴密合圍,便於防禦一方分散撤逃。

同理,這樣的地形也便於其就地潛藏。後世的交趾人,就採取了“抗、散、溜、藏、變”五種作戰方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工事作依託的時候交趾人頑強抵抗,頂不住則不再死打硬拼,化整為零分散開來,能溜就溜,要是溜不掉,或者鑽林進洞蟄伏於山中,或者換上便衣隱匿於村寨。待到條件有利時,他們又集零為整,伺機而動,展開襲擊騷擾。

鑑於交趾人的這種作戰特點,攻佔其領地,只是完成了進攻作戰的第一步,清剿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階段。要發展勝利、擴大戰果,肅清殘敵、鞏固陣地,必須進行清剿。

原本李南和眾人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儘量擊殺交趾軍隊,抓捕奴隸帶回廣南西路,彌補己方人員不足的劣勢。

跟這些各族俘虜瞭解到交趾國內的複雜形式後,隨後的幾天裡,李南和大家商議後,決定改變一下戰爭策略。

繳獲來的大量稻穀被運出了原平城,雖然稻穀上還帶著殼,但是依舊讓從來沒有吃過飽飯的各族奴隸欣喜若狂。

奴隸們狼吞虎嚥的吃著煮熟的稻穀,看到李南等人走過來後,紛紛跪地叩頭感謝,似乎能吃飽飯他們就滿足了。

這種情景讓李南想起了後世一個叫做馬斯洛的人,還有他提出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人類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通俗理解: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

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

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階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現在城外這三萬多名來自各國各族的奴隸們,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第一層的生理需求上,能吃飽,能喝到水,能睡覺就是他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這些人需要什麼,李南就打算給他們什麼。

“所有戰俘不分國家和種族,凡是願意歸順之人,效力三年後都會獲得自由,並且受到大將軍的保護。”

“體格健康自願參加軍隊成年男丁,服役三年後賞賜耕地十畝!”

“平民開墾荒地,一半歸於自己,一半歸於大將軍,多幹多得,沒有上限!”

上百名的士兵說著各種方言,向城外的三萬名戰俘宣傳著李南制定的最新政策,頓時讓這些行屍走肉一般的戰俘和投奔過來的奴隸們興奮起來。

“參加軍隊有飯吃麼?”

“頓頓飽飯,有菜有肉!”

“大人,我想種地,可是沒有種子啊?”

“大將軍願意為你們提供種子!”

“我要去開墾荒地,能不能借點工具?”

“可以,到時候會有專人給你們發放各種工具!”

“……”

這些士兵們不斷的回答戰俘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當然這樣的答案讓他們非常滿意,甚至都感覺太過於優厚了。

由於計劃的改變,大量的鋸子、斧頭、種子和各種生活物資,從廣南西路的各州府被運到了廣源州。

李南麾下的軍隊並未繼續攻擊交趾的其他州府,而是選擇了原地駐防。

很多人都認為遊牧民族最可怕,因為他們上馬就是精悍的士兵,可以遊擊四方,但李南認為最可怕的其實是農耕民族。

後世人口增加後,土地相對減少,但是每個合格的農民都有把所有地方都種上作物的基本功,不論是平原還是高原,無論是丘陵還是盆地,就連石頭山上,他們都可以種上一些東西。

這些戰俘要麼是從來都沒有擁有過自己的土地,要麼是被奪走了自己的土地,所以確認了李南頒佈的政令之後,他們都迸發出無窮的熱情。

其實交趾最適宜種植作物的地方是紅河流域,而廣源州到處都是山林,草木茂密,並不是開荒種地的好去處,但戰俘們想要屬於自己的土地的想法太濃烈了。

他們遇林伐木,遇草砍燒,遇山炸石,好似蝗蟲一般迅速的向外迅速擴散開去。

李南面對他們這種狂熱的情緒沒有干涉,現在也不是保護自然環境的好時機,他只是組織人手將開荒者砍倒的樹木運了回來,在平整的地方建起了大量整潔寬敞的新式木屋給越來越多的逃來的奴隸居住。

廣源州熱火朝天的進行著大開發,多科特和斯巴達克斯緊急訓練著新招募的交趾人,李南則讓不少本地土著奔赴交趾各地,讓他們繼續傳播擴散發生在這裡的事情。

帶著潰兵逃回升龍城的廣源州州牧李輝,雖然是皇族一員,但是他以三萬對五千戰敗,被打的跑了回來,當即被憤怒的李仁宗下旨關進了大牢。

李仁宗素有雄心壯志,否則當年也不敢入侵強大的宋朝,身為一個殺伐果斷之人,他自然不會怕了一個來自宋朝的冠軍大將軍。

交趾國也有探子在廣源州附近,看過傳回來的情報後,李仁宗知道事情不妙。

這些年交趾境內各族因為忍受不了李朝的殘酷盤剝,四處起兵造反,尤其是沱江邊生活的牛吼蠻人,戰力驚人讓交趾軍隊死傷慘重。

除此之外,交趾還經常對周邊小國燒殺搶掠,可以說四面皆是仇敵,全靠李朝的軍隊才暫時威懾住四方。

如今李南使出的這招軟刀子割肉,遠遠要比強攻硬打兇狠的多,李仁宗都不用想,就知道各地對李朝素有仇怨的亂黨會前往攀附,大量的奴隸也會逃走投誠。

此消彼長之下,這股宋軍留在廣源州的時間越長,到時候就越難對付。

坐在龍椅上的李仁宗左思右想後,對群臣說道:“朕要御駕親征,前去廣源州滅了那些宋人!”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群臣望去,說話之人乃是交趾的李朝兩朝重臣,太傅李道成。

李仁宗對這位輔佐教導過自己的老臣尊敬異常,因此連忙問道:“太傅,此事為何不可?”

李道成出班言道:“陛下乃是交趾聖主,萬金之軀豈可親自出征。何況陛下並無嫡子,若是有了閃失,那我朝危矣!”

其實李仁宗又何嘗想親赴險地迎敵,實在是因為交趾國力低微,人才稀少,手中並無太多可用之人。

李道成輔佐兩朝皇帝,如今卻依舊屹立不倒,又怎麼看不懂李仁宗的心思,因此忙道:“老臣願意舉薦一人,此人戰功赫赫,定可將那宋將人頭帶回來!”

“哦,太傅說的是誰?”

“我舉薦之人正是陛下的義弟,遙授諸鎮節度使,同中書門下上柱國、輔國上將軍開國公,李常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