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段家兄弟也沒有逃掉,被王平帶人擒獲,至此景隴金殿國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整個中南半島也全部收歸帝國所有。

解決了景隴金殿國之後,現在帝國的疆域就全部連在了一起,南起澳洲行省,北至跟金國接壤的長白山一線,西至藏地,東到高麗,從某個角度來看的話,已經比後世華夏的面積還大了。

其實東面還有一個島國,雖然現在算是帝國的殖民地,但是因為上面還有島國人的政權存在,所以它還不算帝國的疆土。

對於這個小小的島國,帝國朝野上下都希望能將之收到囊中,只不過李南感覺現在島國的局勢還算穩定,所以才將此事暫放在了一旁。

南疆既然穩定,那不管是皇帝李南,還是眾臣不約而同的都將目光轉移到了西方和北方。

帝國為了治理黃河的水患,發行國債籌集了一大筆資金,再加上藏地和國內的基礎建設,所以暫時沒有多餘的資金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原本李南和眾臣都打算保持幾年的和平,讓國民們儘量的休養生息一陣子,可是天不遂人願,西面恰好在此時發生了一件讓帝國上下憤怒的事情。

由於帝國中有李南和娜塔莎這些帶有後世先進思想的人,所以在他們的影響下,國內的各行各業都發展的極為迅猛,甚至可以說是跳躍性的進步。

輕重工業的極速發展,為帝國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也讓相關的行業連帶的蓬**來,尤其是礦業。

最新發明出來的蒸汽機被應用到很多行業,因此就是需要大量的鐵礦來鑄造機械,還需要海量的煤炭來供應給這些機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一來,帝國就需要開採出更多的鐵礦、煤礦,以及其他的礦產,所以就有很多專業的勘探隊遊走在帝國境內。

後世華夏的西北地區有著豐富的礦藏,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均居全國最前列。

而鎳、銅、鉛、鋅、鉻等有色金屬,鈀、銥、錳、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金、銀、鉑等貴金屬,食鹽、鉀鹽、硼、鈉硝石等化工礦藏,以及石膏、石棉、雲母、石灰石、矽等非金屬礦藏,都在華夏佔有重要的地位。

西北地區的煤炭保有儲量達009億噸,佔全國總量的0%左右,主要分佈在陝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

李南等人不是專業的人士,因此也記不得後世具體的礦產分佈,只能大概的給與礦產部門一些提示。

因此數只勘探隊來到了西北個行省去尋找礦產資源,沒想到他們在帝國境內出事了。

原本這幾支帝國礦產部的勘探隊在蘭州一帶工作,因為這裡跟西夏接壤,所以他們的身邊有一個連的帝國巡防軍保護。

可是這些搞科學研究的人,思想跟普通人有些不同,比如勘探隊的隊長就總是感覺這些巡防兵對其的限制太多,總是給他們設定安全區域等等。

讓巡防軍沒有想到,這支勘探隊居然不辭而別,偷偷的進入了邊境地區。

按理說西夏國目前正跟蒙古和金國相互攻伐,絕對不敢招惹強大的帝國,可是這個國家經過連年的征戰,還經歷了罕見的旱災,在天災人禍的荼毒之下,西夏的百姓都已經快活不下去了。

在世界歷史上,大部分地方的百姓如果活不下去,那麼就會揭竿而起鬧革命,比如中國古代黃巾起義、太平天國運動以及中東的阿拉伯人等等。

除了因為種姓制度,給百姓造成根深蒂固思想,認為貧苦是一種修行,越貧苦對修行越好的奇葩印度人之外,其他國家的百姓活下下去就會拼命,而這也是人類的求生本能。

西夏以前強大的時候,各部的首領和百姓們自然會對國主李乾順唯命是從,保持著敬畏之心,可是到了這個地步,那活下去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

西夏國在頂峰的時期,人口有00萬,當時居然維持了65萬左右常規軍隊,那時候的西夏梁太後曾經動員了60萬西夏大軍東征大宋,如果以總人口和軍隊的比例來計算的話,西夏可謂是世界之冠了。

為什麼西夏國能招募到如此驚人的軍隊?

答案很簡單,因為西夏人真的是全民皆兵,在那裡15歲到70歲的男子戰時要全部自備武器參軍,可以說這個國家除了15歲以下的兒童之外,剩下的男子全部都是士兵。

據說在西夏10歲的兒童都算是預備役,緊急時可能也會上戰場,而且西夏還有約十萬的女兵。緊急時,她們也會上戰場。

雖然說所有人都知道西夏這數量龐大的軍隊中,必然會有一些水份,而且臨時徵召的士兵也無法跟精銳的鐵鷂子和衛戍軍比擬,但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

以往李乾順可以控制住本國的國民,但是當他無法供給各部族和百姓活下去的資源後,這些人就開始向外發展,自己尋找可以生存下去的食物和資源了。

西夏國還忠於國主李乾順的各部族首領,率領本族軍隊跟其攻打蒙古和金國,掠奪兩地的資源來維持本部落的生存,還有一部分首領向更西一些的西域、西遼和吐蕃進攻。

目前在各國之中,生存環境最好的就要數華夏的百姓們了。

賦稅低,耕種的土地面積大,工作機會眾多,只要是有手有腳可以勞動的人,就絕對餓不死,稍稍勤勞一些的人,每年都會有不少的盈餘。

蒙古人、金人、西域人和西遼人,一個個都窮的跟西夏差不多,所以從價效比上,劫掠帝國百姓才是最划算的買賣。

雖然西夏國主李乾順三令五申,不準本國百姓招惹帝國,可是總有一些鋌而走險的傢伙。

生活在西寧州的西夏人,就將目標瞄準了富的流油的帝國。

西夏國的西寧州,與帝國的山西行省接壤,而這次西夏人侵入帝國領土劫掠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支礦產勘探隊。

當負責保護勘探隊的巡防軍找到他們的時候,在現場只剩下了已經熄滅的篝火,還有被啃食乾淨的人骨頭。

勘探隊的所有人都被殺死,就連屍體都被飢餓的西夏人吃光,而此事一經彙報到帝都長沙之後,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今的帝國的報刊業發展迅猛,除了最早由傅天仇建立的《華夏帝國日報》之外,還有了很多私營的報社。

關於勘探隊全體被西夏人屠殺,並且被殘忍的吃掉的訊息,很快就被這些報紙定為了頭版頭條,並且發行到了整個帝國。

帝國百姓的民族自豪感日漸高漲,在這種時候聽到西夏人竟然做出這種駭人聽聞的惡事,頓時群情激昂,駐紮在各地的帝國軍隊中,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主動請戰浪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