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謝幕2

陳風擊破周瑜的長江防線後,就任命高忠為江東大都督,總管江東軍務,在最短的時間內,這位優秀的年輕俊傑,橫掃江東殘餘勢力,為陳風清剿了所有障礙。

太史慈身邊僅剩下四千兵馬不到,為張遼所困,糧草輜重消耗殆盡,最後,在故友兼同鄉武安國的勸說下,太史慈以保全孫策妻兒為條件,選擇向陳風投降。

這位來自東萊的北方漢子,內心深處終究是記掛著孫策的知遇之恩,效忠於孫權,也只不過是念及孫策當年的囑託而已。

等到武安國為他講解了孫策的死因,孫翊的悲慘遭遇,大喬和孫紹這對孤兒寡母的悲慘生活後,太史慈那份本已決定死戰的心思動搖了。

他可以死,但他兒子太史享還年輕,孫策留下的孤兒寡母還需要人照料,這些,都讓這個鐵血漢子牽掛於腸,撇不掉,丟不下。

最重要的是,武安國跟太史慈講解了其母在人生最後一段時光的生活。當年太史慈為追求理想,背井離鄉,也離開了自己的母親,最終沒能在母親病臥床榻的那段時光裡進行照料。

全賴武安國之母服侍左右,才讓太史慈之母有了個還算舒適的晚年。陳風當年拿下青州之後,也命人重修這位老夫人的墓地,並派人守墓。

如此恩情,作為知恩圖報的太史慈來說,是必須要償還的,所以,他不能死,更不能欠著別人的情分不還。孫策當年的知遇之恩已償還,接下來,他要為自己而活。

夜晚,皎潔的明月懸掛在天空,月光是那般柔美,夜色是那般迷人,若是在往年,周瑜說不定會舉杯賞月,對夜撫琴。

可現在,落魄至極的他只是呆坐在城牆上,他的身邊,還剩下兩千不到的部下,這些時日,陳風並未進攻,但大局已定,不少將士主動逃出城池投降,周瑜根本攔不住。

突然,一絲若有若無的琴聲響起,熟悉音律的周瑜,很快就辨識出這是自己妻子小喬最擅長的曲子,隨著一曲落幕,很快,城牆外就響起了一陣陣東吳歌謠。

“呵呵,四面楚歌之計,陳風,在這最後關頭,你還是不忘這攻心之策啊,我輸了,我輸了啊、、、、、、”

天亮後,周瑜下令大開城門,城內將士自縛雙手出去投降。而周瑜,本想自刎謝罪,但卻被親兵救下,最終被陳風給俘虜。

至此,曾經霸佔江東數十年的孫氏集團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陳風也完成了渡江作戰,佔據江東的計劃,整個天下,也就剩下益州那邊還有點鬧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呼,江東被拿下,接下來,該是益州了。沒了外援,沒有盟友,劉璋也撐不了多久,在我軍絕對優勢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看著滾滾流去的長江水,陳風的緩緩吐了口氣,在這一刻,他想起了記憶深處的那句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他陳風,或許本不應該存在這個世上,但機緣巧合之下,他來到了這裡,憑藉著雙手,他從夾縫中生存,一次次的廝殺,一次次的死裡逃生,終於有了今天。

在這段征途中,有多少好友和忠心的部眾倒下,有多少人枉送了性命,這一刻,陳風的思緒不禁飄向了記憶的海洋中。

“曹性、魏越、李儒、、、、、、”

陳風在喃喃自語,同時也在唸叨那些遠去的故人,為了這場霸業,太多的人丟掉了性命,太多的朋友遠去。

當然,隨之而來的,則是一個個對手的倒臺。和連、袁氏兄弟、步度根、軻比能、臧霸、曹操、劉表、劉備、孫權等等,這些曾經的對手,或死或降,最終早就了最為強大的陳風。

半年後,坐鎮洛陽的陳風發出命令,三路大軍齊進,攻打益州。公孫續統帥五萬漢中大軍,由北邊出發,顏成統帥七萬大軍,從荊州南部進攻,高忠指揮五萬精銳,從益州西南部發動襲擊。

益州之地,山高路險,城池關隘眾多,但卻擋不住陳風麾下這三路大軍的進攻。最終,戰事進行到第五個月頭上,劉璋被突然出現在成都城外的魏延和三千精銳北軍嚇破了膽,選擇投降。

三分天下的局勢被結束,陳風一統天下,劉璋自請入朝。陳風派遣法正、木否主持益州政務,留大將龐德、魏延分兵鎮守益州關隘,主持當地軍務,威懾南蠻敵軍。

從當初的一個落魄小兵走到今天這一步,陳風付出了太多,也經歷了太多,接下來,就剩下最後一件事情。

兩年後,天下大定,陳風制定的休養生息政策得到實行,江東、益州這兩塊地盤的民心也逐漸歸附,天下再沒有誰能夠挑戰大將軍陳風的權威。

於是乎,經常有人彙報各地出現祥瑞徵兆,或是某地天降瑞石,上有銘文,預言陳氏取代劉氏乃是天意;或是某地出現祥瑞麒麟,帶著上蒼的旨意。

這一系列事情層出不窮,所有的焦點,最後都集中到大將軍陳風身上,終於,有人認為這亂世是大將軍結束的,異族是大將軍的驅逐的,百姓也是因為大將軍的政策才得以生存。

連上蒼都在勸諫大將軍登基稱帝,為何這個帝位,就不能讓大將軍來坐呢?一開始還是某些人小範圍內的討論,慢慢的,鄉里民間,都在議論紛紛。

到最後,軍中將士已經開始請願,尤其是北方派系的將士,更是一次次的呈上血書,請求大將軍登基稱帝,帶領他們驅趕異族,開疆拓土。

如此情況下,劉氏一族一開始還有反對的聲音,但到最後,這些反對的聲音都被各地的民意給淹沒,被軍中將士的請願給遏制住。

汝南陳氏,潁川陳氏也極力支援陳風,或許他們與陳風談不上什麼血脈關係,但僅僅這個姓,就足夠他們去搏一把。

皇帝劉琮主動退位讓賢,讓出帝位,只願帶著家人去世外桃源隱居,不再過問世事,陳風三次推避,奈何架不住劉琮的堅持和群臣們的聯名上書,最終登上帝位,國號為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