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新組建,剛剛遷都回洛陽的朝廷來說,豐收確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這足以證明,上天看好這個朝廷,他們是真正的眾望所歸。

皇帝開心了,底下的大臣們也都笑了,就連陳風,也都融入這個喜悅的氣氛中來,如果不是因為大權還在陳風手中,恐怕劉琮都要來個普天同慶,大赦天下了吧。

“啟稟陛下,豐收之年,雖可喜可賀,但卻必須注意奸商低價收糧,如若不然,就算百姓們都有個好收成,最終卻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甚至不得不賤賣糧食。”

又有官員上前刷一下知名度,不過他提出的這個建議確實很現實。商人逐利,在豐收之年會聯手壓低糧價,然後用極少的付出獲取大量糧食囤積起來。

等到災荒之年再高價售出,這樣一高一低之間,錢都讓商人賺走了,吃苦勞作的百姓們,始終沒得到任何好處。

提到商人這兩個字的時候,這官員還不忘看了陳風一眼,看樣子,他還是想影射陳風一下,畢竟,這位大將軍,可是一直都支援經商的。

“我擦,我招你惹你了嘛,這點屁事都能把我扯上去、、、、、、”

陳風心中已經有萬餘草泥馬奔騰而過,原本只想在朝堂上當作雕塑的,畢竟,他的一言一行都太招眼了,出太多風頭容易惹事,只是很多時候,麻煩是會主動找上門來的。

在場的官員這個時候也都把注意力轉移到陳風這裡來,真正計較起來,這位大佬可是一直鼓勵經商的啊,這件事情,就是不知道今年在糧食生意上,他會賺多少呢?

“咳咳,陛下,臣覺得此言有理,商人逐利而生,若是不加以控制,他們必定會連手壓制糧價,而後囤積糧食。”

到了這個時候,陳風不可能在裝傻了。要不然,今天朝會結束後,外面肯定又會盛傳大將軍要與奸商勾結的謠言。

“這,愛卿啊,商人地位雖然低賤,但出價收購糧食確實他們的自由,若是由朝廷強制他們以低價收購糧食,怕是會引起地方世家的不滿,這麼做,怕是不妥吧。”

“陛下所慮甚是,所以,臣覺得這件事情最好還是靠朝廷來引導。據臣所知,之前曾存在過朝廷下旨,讓百姓以糧食繳納賦稅的先例,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一點入手。

這些天,臣就在想,不管是豐收之年,還是災害之年,受苦受累都是百姓,朝廷雖然都會採取一定措施,但效果並不很好。

不如讓百姓們自己早做準備,在豐收之年囤積一批糧食,而後在災荒之年的時候來救濟自己,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陳風的話語引起了眾人的討論,誰也不知道這傢伙想說什麼,有人已經猜測出陳風的大致意圖,只是,他們並不瞭解陳風要如何實施。

“敢問大將軍,莫非您是想讓百姓們將多餘的糧食上繳儲存起來,由朝廷保管,等到災荒之年的時候再進行救濟?”

作為朝廷上最為年長的官員,太尉楊彪不管是輩分還是能力,都是沒得說的,他一開口,所有人都閉嘴了,就連陳風,這時候也朝楊彪行禮。

“不錯,正如太尉所言,百姓們自己將多餘的糧食上繳,由官府代為保管,同時,可讓百姓們推舉代表進行監督,視察囤糧儲存情況。”

“大將軍這個建議確實不錯,可是,您是否想過,只要是人,就會有貪心,一旦監管不足,讓地方官員貪墨了這些糧食。

或者,這些所謂的代表與官員勾結,將糧食倒賣,亦或者以次充好,一旦到了災荒之年,百姓們自己上繳的糧食卻拿不出來的時候,就更會引起民怨。

況且,現在才是第一個豐收之年而已,百姓們遭受太多苦難,深知糧食的重要性,這個時候要他們上繳糧食,會引起他們的恐慌,在下認為,大將軍的建議有失偏頗。”

楊彪明顯考慮的更多,為官這麼多年,他太清楚地方官的嘴臉了。遇到清官還好,一旦遇到貪官,或者與當地世家、商人勾結的官員,當地百姓的苦日子,可就沒個頭了啊。

“不錯,朝廷這邊一定要給與強有力的監管,務必保證這些糧食不會被貪墨,更要提防官商勾結。

今年的確是今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豐收之年,百姓們必定會把所有糧食都囤積在自己手中,但朝廷可以出面,平衡糧價。

從現在開始,朝廷可以嘗試在各地建立義倉,囤積糧食,為防止奸商壓低兩家,可由官府出面,根據當地物價,以高於往年平均市價兩成的價格收購糧食,而後囤積在義倉內。

若是遇到災荒之年,也由官府出面,以低於市價或者免費的方式將糧食發放到百姓手上,如此,可省去從京城運糧,或者從外地調糧的功夫。

長此以往,等到官府的公信力能夠讓百姓們信服的時候,則可推行百姓們自行存糧的政策,為鼓勵百姓存糧,可進行相應獎勵。

比如由官府進行嘉獎,或者贈送高產糧種等方式,總之,要讓百姓們知道朝廷一直在關心他們,義倉制度建立後,不僅要讓百姓們自己巡查,朝廷這邊,也要不定期派人抽查,一旦發現官商勾結,定斬不饒。”

建立義倉這種制度,其實對於眼下的社會還是很有必要的,往年的時候黎民百姓都會上繳糧食,用於繳納賦稅,大部分糧食最後都被運到京城或者朝廷指定的糧倉進行儲存。

這固然能在災荒之年用於救濟百姓,但誰也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先爆發災害,一旦糧食吃緊,再由朝廷下令進行調配,怕是不少百姓都已經餓死,或者爆發流民潮。

眼下生產力並不高,運輸能力也有限,遭遇災害之後,誰也沒法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糧食送到百姓手上,而這時候,各地建立的義倉,就能緩解燃眉之急。

從各州各郡的義倉進行糧食調配,必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救濟百姓,而後再由朝廷下令,將官府糧倉裡的存糧運出,彌補義倉,或者直接救濟,肯定能將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風的這個想法,對眼下這個社會來說,還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只是,具體實行起來,恐怕沒那麼容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