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過後,陳風的臉色也逐漸平靜下來,管亥說的沒錯,現在也就是擊敗了一個東部鮮卑而已,離勝利還早著呢。

中部鮮卑那邊,步度根可是號稱有六萬精銳騎兵,扣除誇張吹牛部分,中部鮮卑應該也能出動四萬以上的兵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就是說,在沒有擊敗中部鮮卑之前,這場戰事,就算不得勝利。若是因此丟了河套大營,那對陳風來說,也就只能算失敗。

此時,張遼正在河套北部草原上的日子也不好受,步度根的中部鮮卑實力,遠超軻比能的東部鮮卑,畢竟,當年那場戰事中,步度根的實力並沒有折損什麼。

再加上,陳風率軍北伐河套那會,步度根就盯上了匈奴靠北的一些部落,就在龐德、馬岱橫行匈奴後方的時候,不少匈奴部落直接投奔中部鮮卑。

這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步度根的實力,可以說,陳風的北伐河套之戰,害苦了劉豹一人,卻讓陳風和步度根兩人喜獲豐收。

此次中部鮮卑南下,可是實打實的六萬大軍,另外還有一萬多老多殘兵,專門負責打掃戰場和放牧。

張遼親自率一萬五千兵馬渡河紮營,留下五千精銳在河水南岸駐紮,如此一來,步度根的兵馬想渡河的話,就有首尾難顧之勢。

好在張遼深諳兵法,又熟悉鮮卑騎兵的戰術,他指揮部下在幾字河灘紮營,背靠河水,免去了被敵軍圍困的局面。

如此一來,鮮卑騎兵無法從後方或側翼襲擊張遼的大營,要想成功渡河,就必須從正面擊破張遼軍的大營。

當然,步度根也不是沒想過從其他地方渡河,只留下萬餘兵馬與張遼糾纏。

可是,河對岸那五千兵馬總是會在鮮卑軍剛剛等岸的時候進行攻擊,三支千人隊被屠殺,使得步度根再也不敢派遣兵馬渡河。

“可恨啊,我軍六萬大軍,竟被張遼小兒給阻擋在這裡,若是不能成功渡河,如何去劫掠河套。”

大帳內,步度根在發牢騷。這些天,他也嘗試進攻張遼的大營。但鮮卑騎兵,都是身穿皮甲,手執馬叉的輕騎兵,如何能攻破防禦牢固的敵軍大營。

再加上,漢家軍隊數百年的積澱,早就有了成熟的陣法和策略來應付胡人輕騎兵的進攻。

張遼正是憑藉有利地形,利用河水、河灘,然後建造一座大營,就抵擋住了六萬兇悍的鮮卑騎兵。

這些天,真正在與鮮卑軍對陣的只是張遼的八千部下而已,其餘七千騎兵,他沒有派出去的打算。

“大王,漢軍善守,若是我軍強攻,怕是會損失不小,依我看,我們還是繞路吧,反正我們全是騎兵來去如風,敵軍也追不上我們。”

大帳內,一名萬夫長開口了,帳內大部分人也是這個心思。想憑藉草原輕騎兵去擊破漢軍的堅固防守,無異於痴人說夢。

“是啊,大王,敵軍主將名叫張遼,乃幷州雁門張家子弟,十年前就名震雁門。

深知兵法謀略,當初還曾隨呂布出擊草原,對我軍戰術幾極為熟悉,此人,不可小覷啊。”

又有一名萬夫長開口了,看來,張遼的名氣,也算不小了,鮮卑人中也有人知道他的大名。

“這張遼,確實難纏,他率領一萬五千大軍渡河紮營,又留下兩萬大軍在河對岸防守,如此一來,不管我軍渡河或者不渡河,都處於不利局面。”

步度根也很煩惱,原來,張遼雖然只在對面留下五千精兵,卻派人光插旌旗,又拉攏了不少老弱婦孺在河對岸的大營內佯裝軍士。

再加上三支渡河的千人隊被擊潰,也就使得步度根確信河對岸有兩萬大軍,這,也是他猶豫要不要強渡河水的主要原因。

“我們的目標是劫掠河套,如果因為一個張遼就不敢上前,那就算我們渡過河水,到時候張遼又追來了怎麼辦?

我們的兒郎們,肯定會認為張遼勇不可當,如此,必定回讓大軍士氣喪盡,所以,我們決不能避戰。

我決定,強攻敵軍大營,殲滅張遼部全軍,如此,我軍方可長驅直入,沙進河套。

你們都想清楚了,只有斬殺張遼,屠滅敵軍這部人馬,我們才能從河套上擄掠回我們需要的女人和牲畜。”

“諾、、、、、、”

步度根一發威,底下人全都低頭領命。這些年,他們可是親眼見證了步度根一統中部鮮卑,每當步度根下令死戰之後,就不準任何人反對。

所以,眾人也都明白,眼下,只有擊破了敵軍大營,斬殺敵軍大將張遼,他們才能順利去河套草原劫掠。

慘烈的進攻在天亮後又開始了,鮮卑騎兵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輪番上陣,利用他們最擅長的騎射戰術不斷騷擾守軍。

營地內,張遼一臉冷漠的指揮部下防禦,哪怕他這邊也損失不少將士,可是,他仍然沒有動用那七千騎兵的打算。

“將軍,我軍箭矢消耗大半,將士們有不少都受了箭傷,如此熬下去,怕是守不住啊。”

副將清點完損失後立即彙報,八千守軍分作兩隊輪流防守,可這也架不住敵軍六萬騎兵的輪番上陣啊。

就算自己這邊死傷不多,可將士們體力消耗巨大,鐵打的身體也熬不住這樣的纏鬥。

“我們累,敵軍更累,不準換人,我們有營帳作為依靠,又有河水替我們免去了後路威脅,難道這都不能擊敗敵軍嗎?”

張遼沒有半點鬆動的意思,實際上,他也知道自己的那八千部下很不容易,但是,為了大局著想,他必須讓將士們堅守崗位。

“哎,這八千將士,可惜大半都是新兵,戰鬥力太弱,若是精銳老兵,只需三千人就足以守住這座營寨,哪管他步度根的六萬精銳。

此戰之後,我一定要向主公申請訓練精兵,否則,以後遇到中原群雄的精銳部隊,那還怎麼打。”

事實上,張遼的麾下一萬五千大軍中,除去兩千步兵精銳和四千騎兵精銳,其餘兵馬,只能算新兵,戰鬥力不強。

另外還有兩千精銳連同三千青壯被他留在對岸,故而,表面上他兵力不少可實際上,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兵馬,並不多。

不過,依仗著河水天險,再加上張遼自己準備充足,暫時來說,他還扛得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