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草原部落的騎兵就是以輕騎兵為主,這與草原上的生產力和鍊鐵水平有很大關係。

而草原輕騎兵絕大部分都懂得騎射,這也是草原騎兵能夠壓制漢人軍隊的原因所在。

只是現在,草原騎兵最擅長的戰鬥方式被遼西騎兵給模仿,然後還進一步改革提升了不少。

其實,從一開始,這支鮮卑騎兵並不在意這支遼西漢人騎兵的戰鬥力的,漢人也曾組建過規模更加龐大的騎兵,最後還不是沒能保留下來。

遠的不說,前些年的公孫瓚,模仿鮮卑騎兵的戰鬥方式組建兇悍堅韌的白馬義從。

這樣一支集合了鮮卑輕騎兵的騎射本領和漢人軍隊的悍勇精神的精銳,曾經給這遼東草原上的異族帶來了不小的傷害。

不少年紀較大的鮮卑騎兵甚至對白馬義從還存在著恐懼,可現在呢,白馬義從已經成了歷史。

當初呂布在幷州任職的時候,也以幷州已有騎兵為基礎,同時學習匈奴騎兵的兇悍精神,訓練並組建了威名遠揚的幷州狼騎。

幷州狼騎以衝陣和糾纏為主要進攻手段,曾經拖垮了一個個草原對手,然後他們又縱橫中原大地,最後直到呂布的失敗而終結他們的時代。

董卓年輕的時候也曾任性豪俠,當他意識到西涼各地戰亂橫生,唯有強權才能維持和平的時候。

他以自己的江湖好友和家僕為基礎,然後吸納西涼本地男兒入伍,組建了兇惡的西涼鐵騎。

西涼附近的羌族基本被董卓修理過,當初董卓能夠把持朝政,也是靠著麾下西涼鐵騎的支援。

虎牢關外,十八路諸侯之所以不敢前進一步,除了有呂布等一干悍將阻擋之外,更因為西涼鐵騎的戰鬥力超過關東聯軍太多。

可惜的是,隨著董卓的死亡,直到張繡的逃亡,曾經的三十萬西涼鐵騎已經成了過去。

唯獨草原上的遊牧騎兵一直傳承了下來,他們經受住了上蒼的考驗,也在兇悍的對手刀口下撿回了性命。

幾百年來,他們生生不息,哪怕他們裝備簡陋,可他們的戰鬥方式和技巧從來沒有失傳過。

故而,草原騎兵面對中原漢人組建的騎兵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畢竟他們才是騎兵的祖師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

他們從五歲開始就生活在馬背上,他們有著十幾二十幾年的騎術生涯,這樣的底蘊,使得他們瞧不起那些靠著精良裝備和龐大後勤堆積出來的中原騎兵。

也正是有這個因素在,這支鮮卑騎兵在追擊對手的時候都奮不顧身。

他們相信,對手的騎術生涯絕對沒有自己這邊長久,只要自己這邊堅持住,最先崩潰的肯定是自己的敵人。

按理說,這鮮卑首領和這些鮮卑騎兵都沒想錯,他們追擊的這些遼西騎兵平均接觸戰馬的時候不會超過三年。

如果雙方的裝備和輔騎相同的話,估計這些遼西騎兵現在已經倒在他們的刀口下。

可問題是,遼西騎兵的裝備比他們好上太多,就連坐騎也要比他們多出一兩匹。

哪怕遼西騎兵的騎術水平比不上鮮卑騎兵,可靠著這些裝備的優勢,他們的戰鬥力已經遠遠超出了鮮卑騎兵。

“不能再追了,首領,我們的勇士只有一匹戰馬,在這麼追下去,我們的戰馬都會累死,我們的勇士只會倒在追擊的路上,卻連敵人的衣衫都摸不到。”

一名年長的千夫長已經意識到這種戰鬥方式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災難,如果不及時制止的話,自己這邊還不知道要吃多大虧。

“混蛋,這些狡猾的漢人,狡猾的漢人,停下來,我們撤。”

鮮卑首領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追擊了五十裡路,自己這邊的勇士累的氣喘吁吁,不少戰馬都要吐白沫了,可敵人呢,依舊保持著七十多步的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他們的弓箭碰不到對手,可對手能射中他們,在這個距離上,他們只能跟著敵軍的蹤跡吃灰,而他們的對手卻可以輪換著休息,甚至在戰馬上喝水進食。

五十裡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並不算太遠,但三千多鮮卑騎兵中有五百多人倒在了這五十裡的追擊路途中。

若是在這麼追擊下去,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倒下,最後能回到部落的能有多少就更難說了。

“吹號角,調頭追擊,分散包圍,告訴弟兄們,被追了這麼遠的路,現在該我們發洩了、、、、、、”

看著追兵已經停下來要調頭,曹性立即下令更換作戰方式,被別人當狗一樣追趕了這麼久,是個正常人都會有脾氣。

“混賬,這群惡狼,他們竟然想追擊我們,調頭,調頭,衝鋒、、、、、、”

面對遼西騎兵的挑釁,這鮮卑首領快氣炸了,沒見過這麼欺負人的,更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喲呵,脾氣還挺犟,原來還有體力啊,傳令,我們跑、、、、、、”

曹性在幾個月前就被陳風教授了這樣不要臉的戰術,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這套不要臉的戰術融入到自己的弓騎兵隊伍中,讓每一個士兵都熟悉這套戰法。

雙方又你追我趕二十裡後,鮮卑騎兵實在是撐不住了,不少人已經掉隊,沒辦法,出戰之前他們沒有攜帶更多的坐騎,原本以為只是一場廝殺就能解決的問題,誰能想到對手跟自己玩上了騎馬。

“這下累了吧,吹號角,先派一千人上去試試,如果他們還有體力,那就帶著他們再跑一段、、、、、、”

這種靠著士兵騎射和戰馬的長途跋涉能力的戰術其實並不新鮮,準確的說,草原上所有部落都會這一招。

他們平日裡也經常用,尤其是面對中原漢人組建出的騎兵的時候,他們就沒少用過。

可問題是,要把這套戰術發揮出良好的效果,這可不僅僅是戰馬和裝備的問題。

士兵的體力和戰鬥力自然也是關鍵因素,但更重要的,則是騎兵們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騎兵指揮官的指揮能力。

一般的隊伍被人追擊了十多裡路早就沒了建制,一個個都忙著逃命,被追擊了三十裡還能聚集在一起那絕對算是精銳了。

像這種被追擊了七十多裡,卻沒有一個人亂跑,更沒有誰掉隊的,絕對屬於罕見。

外人很難想象陳風在這支弓騎兵上投入了多大心血和錢財。

在訓練弓騎兵的這段時間裡,一匹匹戰馬被牽進軍隊,然後一匹匹受傷或是殘疾的戰馬被牽走,不少矯健的士兵更是因為不小心掉落下馬而被踐踏成肉泥。

很多人因為長期訓練騎術,導致自己的大腿內側被磨的血肉模糊,絕大部分騎兵在每次訓練完之後都成了羅圈腿。

經受住了這樣艱苦的訓練,才有了這支人數不多,但戰鬥力超強的弓騎兵。

若非他們對於現在這套戰術還不太熟悉,恐怕追擊他們的這三千鮮卑騎兵早就成了他們用來炫耀的戰功了。

“報、、、、、、”

一隊胡人打扮的騎兵策馬趕過來對蒙戰彙報道:“前方二十裡外有兩支騎兵在作戰,其中一支似乎就是遼西騎兵,他們正朝南邊跑去。”

“南邊,看來我們趕上好時候了,快,傳令下去,我們直接朝南穿插,按距離來說我們會先抵達狼頭山,我們就在那裡侯著吧。”

蒙戰一生下來就生活在草原上,他對騎兵的熟悉和運用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層次,當聽說是遼西騎兵在追擊敵軍的時候,他立馬想到的是埋伏而不是直接去幫忙。

“來了,準備作戰、、、、、、”

當看到自己的獵鷹盤旋在前方上空的時候,蒙戰就知道自己要等的人到了。

利用獵鷹打探軍情是一門古老的技術,並不是誰都能學會的,蒙戰作為秦部首領之子,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才學得這個本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首先進入視野的是一支沒了陣勢,沒人指揮的鮮卑騎兵,人數約在一千人左右,所有鮮卑騎兵都爭相逃命。

可是,落在後邊的騎兵由於同伴的阻擋,再加上自己的坐騎確實提不起速度,反而一個個都被箭矢射中。

另外一支悍勇的騎兵跟在鮮卑騎兵五十多步距離之後,他們彎弓搭箭,瞄準自己的對手,然後射出一根根索命的箭矢。

“怎麼會這樣,不是說有兩千多鮮卑騎兵嗎?”

蒙戰對眼前的情況有點好奇,他確信自己的探子不會說謊,可這才多久,怎麼鮮卑騎兵就少了一半呢?

“有便宜佔更好,勇士們,殺啊、、、、、、”

後有追兵,前有強敵,面對如此絕境,這些鬥志渙散的鮮卑騎兵除了投降就只剩下拼死一搏了。

可真正有搏命勇氣的都已經倒下了,剩下的這些騎兵裡,沒幾個願意做無謂的犧牲。

半個時辰後,鮮卑騎兵全部潰敗,遼西騎兵和秦部騎兵正在漫山遍野的抓捕潰敵,雙方的士兵甚至還因為戰利品而發生爭執。

“你是秦首領派來的援兵?”

看著一臉鎮定的蒙戰,曹性暗自點點頭,他看得出這傢伙不簡單。

“我叫蒙戰,這兩千人都是我部落的勇士。”

“看出來了,敢跟我的部下搶戰利品的還真沒幾個。傳令下去,叫弟兄們給這些兄弟留點好東西,都是自己人不要搶的太狠,哈哈哈、、、、、、”

兩個以搶劫為榮的將領,兩支兇悍狂躁的騎兵,遇到了這樣的組合,不知道那些鮮卑騎兵會作何感想。

誰能想到,生存環境惡劣的草原會迎來這樣一群強盜呢。

電腦壞了,麻煩了,存稿全在裡面,誰來救救我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