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啊!求推薦票啊!求月票啊!

“良帥,按遼東海軍所明軍規已對我軍2萬5千餘眾盡數完成登記造冊,並且全軍上下皆已修整完畢,是否知會駐山海關薊遼督師前衙進行相關行動?”馬祥麟面帶恭敬的衝坐於主位的秦良玉講道。

馬祥麟生的魁梧雄壯,長相俊美卻帶有英氣,盔甲披身,手握苗刀,給人不敢直視的逼人之勢;但歸入帳中見到自家母親馬祥麟身上那股氣勢盡皆內斂,作為石柱土司上下的代言人秦良玉擁有著很高的威望。

以婦人之姿撐起已入危境的石柱土司並憑一己之力扛起石柱土司大旗,讓馬、秦二家繼續在石柱擁有絕對權勢,更因秦良玉的存在使得馬、秦雖是兩家但實則為一家亦不為過,尤其是馬、秦二家所操白桿兵更是威懾四方!

這一切靠的就是規矩!

秦良玉初掌土司軍隊時就言明軍規,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軍中無親眷之名一切皆以軍職稱呼,正因為這眾多軍規方造就了白杆強兵!

自四川石柱出發再到最終抵達山海關若放在他地明軍身上,2萬餘眾軍隊能安然帶歸1萬餘眾就已稱得上一件幸事了,可對白桿兵來說出川前的2萬5千餘眾並無一人掉隊,即便是這其中有1萬餘眾屬新選拔將士!

因為是四川土司兵,是客軍,並非大明在編軍隊,這一身份也讓秦良玉他們在途徑大明各州府時也遭遇了一系列對待,縱使是秦良玉他們是奉詔前去援遼,可該有的不重視還是比比皆是。

這也讓秦良玉一路跋涉費盡心血!

但好在秦良玉麾下尚有一群值得重用的家族子弟將領:馬祥麟、馬祥虎、馬祥豹、馬祥斌、馬翔峰、馬翔隴、秦永平、秦翼明、秦拱明、秦衛明、秦興明、馬萬年、馬萬春等一應馬秦家族將領。

上述是馬秦兩家的老中青3代良將!

見馬祥麟在下已彙報完畢,秦良玉便微微抬手指道:“暫且歸位吧。”

“尊令,良帥!”

作為石柱的少土司,馬祥麟在馬秦將領體系中的擁有很高威望,而這一切全憑其個人勇武、能力征服的,這也使得馬祥麟在馬秦軍事勢力中是僅次於秦良玉的二把手,即便是秦邦屏、秦民屏也排列其後。

“此番我白桿兵奉皇帝旨意出川攜石柱土司全族馳援遼東,雖說在沿途州府遇到了些許風波,但皇帝陛下旨意明確表示抵達山海關後我等需等候定遼侯軍令方能進行下一步行動,故而我軍無需再向薊遼督師前衙請軍令。”因為是婦人,這也讓秦良玉有著尋常之輩所沒有的縝密心思,對她來說白桿兵不可能接受兩道軍令指揮,這也的結果指揮讓石柱子弟多死於不必要的奔波中!

而此刻本靜默的馬祥虎站出躬身道:“良帥,有關定遼侯在遼東的一切傳聞末將皆已打探清楚,和秦將軍所寫書信並無差別,這並不像是遼東海軍他們私用秦將軍筆記所偽造的書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是土司兵也讓秦良玉他們很清楚自身在大明所處地位,土司兵強悍,可這並不代表著秦良玉他們不會防範。

秦翼明在馬祥虎講完後站出道:“良帥,對於那所謂的遼東海軍末將也私下前去探查了一番,在這期間末將也發現了一些不對勁兒的地方,有一處海船駐紮地存在有大批將士警惕四方,再加上所搬運之物皆是貼有封條的木箱,末將猜測那應該是大明皇帝所派遼東的軍餉吧;

若真是那樣縱使是遼西之地皆被建奴吞併,也能猜測出遼東飛地並未到危急關頭,我軍前去遼東應不是單純的充任炮灰……”

說來也是可悲。

因為是客軍使得在大明的土司兵,一般應徵相助明軍軍事行動時多以先鋒炮灰的身份去啃硬骨頭,這也使得大明土司兵多對大明官府抱有警惕心態,馬祥虎、秦翼明他們的行為不過是為了確定訊息的真實性而已,這要是換做其他地方的土司絕大多數是直接以各種理由拒絕奉調。

先後聽了馬祥麟、馬祥虎、秦翼明所講也讓秦良玉在心中有了基本判斷,在這個資訊彙總尚屬低層的階段,軍隊一切行動皆靠為帥者一人確定,而其所憑不過是其多年領兵經驗判斷。

經驗比什麼都重要。

這2萬5千餘眾白杆大軍就是馬秦二家全部力量,因為親明,也讓秦良玉雖為一方土司勢力,可一旦大明出現危急她還是會義無反顧的率領大軍前去幫助大明,而這一次援遼更讓馬秦二家在石柱土司勢力範圍內盡數出調!

以至於奢安之亂初期石柱之地皆被左右土司吞掉,雖說奢安之亂有魏廣微他們在後遙指暫穩了時局,可四川地區處於官府、土司共同管轄的存在,土司勢力其實更比官府勢力要大的多。

這也使得奢安之亂遠沒有結束!

馬秦二家在石柱的根基已然沒了,尤其是那時秦良玉他們已行程過半回援已成為不現實的存在,這也讓馬秦軍事勢力除了繼續朝遼東進發外並無他法,好在秦良玉他們在抵達山海關後看到了秦邦屏所寫書信。

秦邦屏所寫書信讓原本心中多有不安的秦良玉心中也大定了不少,秦良玉不怕和兇殘建奴對壘,她怕的是此番援遼所聽從指令之輩是昏庸無能,但透過秦邦屏在書信所寫如今自家大哥已貴為一方指揮使,並且因為定遼侯秦鋒的存在使得本危機四伏的遼東才得以安穩下來,若他們抵達山海關後一定要聽從指令儘早馳援遼東!

這也就有了先前一系列為確定書信真實性而搞出的行動,到了這一步也讓秦良玉本猶豫的內心下定決心了!

既然所傳書信是真實有效的,那麼就證明這定遼侯並非昏庸之輩,一路跋涉不就是為了能幫助大明抵禦建奴之亂嗎?

準備了這麼多,放棄了這麼多,這臨到關鍵時刻可不是退卻的時候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