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玄齡無奈道:“老夫也是思慮再三才決定來找你的。冷鋒,你雖然身在武將隊伍,但是,你跟文官武將兩方的關係都不錯,特別是你本身就有宰相之才,可以說,你是當朝除了老夫以外,最適合成為宰相的人了。”

“不是,等一下,房相,我怎麼聽著你有一種要卸任的意思呢?”

房玄齡不結解釋還好些,一解釋,冷鋒反而更懵了。

怎麼這傢伙偏偏找到他來繼任宰相了?

房玄齡嘆息道:“對啊,老夫就是有卸任的想法。說實話,老夫現在處理公文,已經覺得力不從心了,特別是有的時候需要熬夜。當初年輕的時候,老夫就算三天三夜不睡覺依舊不耽誤上朝。但是,現在老夫稍稍晚睡一會兒,第二天就頭昏。

老夫詢問過孫道長,孫道長說了,我這樣再堅持下去,只是損耗元氣而已。老夫已經不適合當這個宰相了,自然要考慮一下繼任人的人選。雖說下一任是陛下直接任命的,但是,老夫的決定,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陛下的選擇。

這些天老夫思來想去,也只有你最最適合成為下一任宰相了。首先,你跟文官武將們的關係都不錯。作為宰相,首要任務就是要調節皇帝跟百官的關係。其次,你是太子的師父,太子繼位後,你還能當一段時間的宰相,豈不美哉?”

說完,房玄齡用希冀的目光看著冷鋒。

冷鋒連連搖頭:“怎麼可能嘛,房相你還不知道我?你讓我在後面出謀劃策、特別是走不同尋常路的策略還行,但是你讓我正經八本的當一個官職,我不可能辦好的。”

房玄齡呵呵笑道:“屁,你這個兵部尚書不是當的很好?平日裡文官擔任兵部尚書,武將們根本不聽安排,甚至經常起衝突。自從你擔任兵部尚書後,就連最能折騰的程咬金,都特別的老實,連縮減右武衛的兵員數量都沒意見。”

冷鋒撓了撓頭,房玄齡的想法實在是讓他頭皮發麻。他從來沒想過,還能有一天,房玄齡來讓他當宰相的情況會出現。

“杜如晦也上了年紀,咱們就把他拋除在外,長孫無忌不行嗎?還有褚遂良,他也有宰相的潛質呀。”

房玄齡搖了搖頭:“不行的,你看哪個朝代會讓外戚坐到宰相的位置上的?一部尚書,已經是長孫無忌的頂點了,再高,難免他們家會再受到打壓。至於褚遂良,冷鋒,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這傢伙早就跟長孫無忌成了利益的共同體。同進退的兩個人,你讓褚遂良當了宰相,和長孫無忌當宰相有什麼區別?”

冷鋒嘆了一口氣:“房相,我就直說了吧,以我是承乾師父的這個身份,等承乾繼任皇帝,隱退才是我最好的選擇。你找我,真的不合適。”

房玄齡搖頭道:“老夫暫時找不出比你更合適成為宰相的人選了,你要是有合適的人選的話,老夫也不至於糾纏著你不放。”

看到冷鋒的反應,房玄齡明白了,這傢伙就是想悠閒度日,當一個兵部尚書,已經是他對朝廷最大的妥協了,再往上,他才不會答應。

李泰忍不住插話道:“本王覺得狄仁傑就很合適,他跟皇兄是師兄弟,關係也不錯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房玄齡嘆息道:“狄仁傑確實有宰相之才,但是他的資歷不足,他或許能成為下下任的宰相人選,但是現在他絕對不行。”

十六歲的大理寺少卿,已經很駭人聽聞了,怎麼能讓他成為宰相?

以他的資歷,根本做不到服眾。

回答完李泰的建議,房玄齡笑呵呵的看著冷鋒:“你就認了吧,為了朝廷的安定,你最適合成為下一個宰相了。”

朝堂這個暗潮洶湧的地方,如果沒有一根定海神針在,天知道會掀起怎樣的風浪。

如今大唐外無強敵,威振四海。朝堂在政權艱難的時候團結一心,安定的時候內鬥已經成了慣例,那個朝代都不能避免。

而如今,房玄齡覺得冷鋒就很合適成為這一根定海神針。

見師父為難的樣子,李泰忍不住出聲道:“房相,本王覺得中書令楊師道也很適合呀。”

聽到李泰的提醒,冷鋒頓時反應過來。

中書令楊師道本性不壞,資歷威望也足夠,確實適合成為宰相。

房玄齡皺眉道:“我不是沒想過楊師道,但是,他是前朝觀王的子嗣,雖然現在官員的履歷已經不追究到前朝了,但是讓他擔任宰相的職責,也未免有失妥當。”

李泰悠然道:“如果是武德年間或者貞觀初年,您說這樣的話還差不多。但是,如今已經是貞觀二十年了,前朝的影響,早就該消散一空了不是嗎?”

冷鋒也說:“楊師道挺合適的,他的年紀也不小了,有他擔任緩衝地帶,下一代文院畢業的人才差不多躋身朝堂重要位置了,別的不說,鄭誠、王玄策等人,可都有宰相之才。”

拿起下一本論文,房玄齡無奈道:“我算是看明白了,你這傢伙就是不想讓公事壓到自己身上啊!也罷,那等老夫準備告老的時候,就讓陛下考慮楊師道吧!”

見房玄齡改變了主意,冷鋒才松了一口氣。

宰相固然威風,在朝堂上說是跺跺腳四海顫抖也不為過。但是,宰相同時也是鍋王。

身處皇帝和文武百官之間,不管哪一方有了大的過錯,一般承擔的都是宰相。

貞觀的朝堂固然安定,但是房玄齡也好幾次的被剋扣了俸祿。

更何況,對於宰相,冷鋒實在沒有興趣。什麼時候李承乾繼位,他就準備退隱了。

冷家,就算不在朝堂佔據一個官位,依舊能夠在世間屹立。

有了房玄齡的加入,論文的評分速度快了很多。。

僅僅兩天半的時間,三人就把這一屆畢業生的論文全部評分完畢。

給最後一本論文寫上“九十三分”的評分後,房玄齡伸了一個懶腰:“終於評完分了,這一屆的畢業生,真是讓老夫也覺得震撼呀!”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