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紀到了出雲這個等級,考慮的已經不是還能活幾年,而是自己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麼痕跡。

出雲想留下痕跡,所以冷鋒把給冷睿取名的機會給了出雲。

馮盎想留下痕跡,所以儘管已經把馮家交給了馮智戴,他依舊奔忙在高州各個地方。五年的時間,高州發展海運,中心城區已經有了中原上等州的規模。

李世民想留下痕跡,所以他提議去泰山封禪。

封禪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是最隆重的禮儀之一。但是,真正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的皇帝,目前也只有三個:秦始皇帝趙政、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李世民是自負的,他覺得,隋末亂世得以終結、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二十八年之久,他當居首功。也只有泰山封禪這樣的禮儀,能夠配得上他的文治武功。

貞觀年初的時候,他就提議過,但是,在五姓和魏徵等大臣的阻攔下,卻沒能實現。

現在他再提出,已經沒有了多少官員力量的五姓,甚至沒了指手畫腳的權力。

而魏徵,也鬼斧神差的同意了皇帝的要求。

連魏徵都支援,餘下的人也沒有反對,這件事就順利的促成了。

顛簸的鐵甲艦上,冷鋒抱著丫頭冷月穎,一臉的黑線。

這丫頭,又尿了他一身。

五年的時間很漫長,漫長到冷睿已經能跟著他哥哥冷競到處亂跑,漫長到小彩又生下了一個女兒。

漫長到,出雲羽化了。

出雲老道士到底沒有等到這個外重孫女的降生,在小彩大著肚子的時候,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小彩見冷鋒一臉黑線的樣子,就跑過來幫丫頭換尿布。

見甲板上垂釣的冷競偷笑,冷鋒忿忿道:“你小子別得瑟,過幾年,你也該成婚了!到時候你也有這樣的一天。”

冷競趕緊閉上嘴,還把回過頭的弟弟掰回去,裝作專心垂釣的樣子。

雖然母親不同,但是這並不影響冷競和冷睿的關係。

冷鋒看向正教女兒刺繡的劉淑雯。

這一切,都是因為娶了一個好老婆啊。

別人家裡的親兄弟,都為了家產打破了腦袋。

這五年來,雖然他一直待在嶺南,但是影衛依舊在運作,冷鋒對長安發生的事情,也有一定的瞭解。

秦瓊死後,兩個兒子因為家產的事情打破了腦袋。鬧了這麼多年,甚至發展到了兵刃相向的地步。皇帝大怒,一道聖旨把二人貶為庶人。胡國公的爵位,提前交給了秦瓊的長孫。

李道宗的二子是庶出,長子自幼身體不好。二子因為沒資格繼承家產,甚至施行巫蠱之術詛咒自己的兄長早死。李道宗發現後一怒之下,把二子的腿打斷,並上書請求皇帝把這個不孝子驅逐出了皇族。

....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看著和諧處在一起釣魚的兩個兒子,冷鋒按了按太陽穴。

要是這倆崽子也這樣,他的產業還不如送給文院呢!

見冷鋒按壓太陽穴,劉淑雯就走過來問道:“夫君,可是因為封禪的事情煩惱?”

皇帝要泰山封禪,作為高階貴族之一的冷鋒,也不能缺席。

皇帝這一次突兀的到泰山封禪,絕對不是單單為了自己的功利心。

冷鋒搖搖頭:“不是,我在想,咱家產業那麼多,到時候這倆崽子咋分?”

劉淑雯看了兩個孩子一眼,說:“他們能好好相處,就不用分家,要是處不來,就平分唄。”

劉淑雯知道冷鋒對兩個兒子都是公平看待的,並沒說誰多誰少。

冷鋒點點頭,重新躺回了藤椅上。

眼看著兒子長大,就快成年,冷鋒覺得自己也有些老了。

來到大唐已經十九年,現在的他徹底融入了這個國度,後世的畫面,反而像虛無縹緲的一場夢一樣。偶爾夢到他那個威嚴的師父,他都會忍不住的想賴床,就為了再看看、再看看....

鐵甲艦的速度很快,經過二次改良後的鐵甲艦,從嶺南到登州單途已經用不了兩個月的時間。

登州岸邊,刺史鄭誠已經等候在岸邊。

等船靠岸,船上人下船後,他整理衣冠,對冷鋒施禮道:“學生鄭誠,見過先生。”

冷鋒拍拍鄭誠的肩膀,笑道:“你小子倒是沒怎麼變,就是黑了一點,怎麼樣?登州的刺史不好當吧。”

海運發展迅速,登州作為最大的港點,發展的也很快。

海邊的居民受益,西部的百姓只是解決了鹽鹼地的問題,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下,鄭誠這個刺史自然壓力山大。

鄭誠微笑道:“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西部雖然沒法靠海吃飯,但是鞍山鋼鐵廠到造船廠的鐵路、鞍山鋼鐵廠到長安的鐵路,都經過登州西部。靠著鐵路,登州西部的百姓,也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冷鋒這才放下心,在鄭誠的指引下到刺史府休息。

刺史府還有別的客人,先冷鋒一步到登州的馮盎,還有東海艦隊的統領張亮都在。

看到冷鋒過來,張亮的眼睛都發光了:“哈哈哈,護國公來了,來來來,咱們商量商量封禪的事兒!”

冷鋒坐到張亮旁邊,問道:“你倆研究封禪的事情幹嘛,有什麼意義嘛?那是皇帝封禪,咱們就是一群觀眾吧。”

張亮嘿嘿一笑:“小道消息,這一次,陛下還會重新定一遍爵位。而且,從今以後,只有軍功才能換到爵位了!”

“重新定爵位?”

聽張亮這麼說,冷鋒也來了興趣。

大唐的定爵只發生過三次,一次是建國之初,李淵大肆封爵。

建國之初的爵位,表彰,或者說拉攏人心的成分居多。

第二次,是李世民繼位後,也封了一批,順便把李建成一系的人拉下馬。

第三次,是李世民繼位幾年後。

那一次,所有因為虛功獲得爵位的,徹底被拉下了馬。

這一次,是第四次。。

甚至於,有可能是貞觀年最後一次了。

貴族和皇族成員一樣,也是依附在大唐百姓身上的菟絲子。貴族氾濫的話,大唐就會不堪其負重。也難怪皇帝會加上“無軍功不得爵”這一條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