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冷鋒認識李世民以來,他身邊的貼身宦官,除了無名以外,一直在換。也不知道他們是被調走了還是被幹掉了。都說伴君如伴虎,冷鋒現在深有體會。

明明他已經離開李世民的視線了,但是李世民依舊不放過他,閒來無聊想要樹立一個敵人排除寂寞,都要先想到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跟著宦官走進御書房,正伏桉批閱奏章的李世民抬起頭,吩咐道:“給護國公搬一個椅子來,你們都下去吧。”

那個宦官給冷鋒搬來一個椅子,然後快速的離開御書房。皇帝跟一些大臣有話要談的時候,就必須快速退場,遲了,就算是割耳朵也來不及嘍。

雖說皇宮裡生活鬱悶,但是也比被發配到驚雷司關起來幹活強啊!

冷鋒沒有坐椅子,而是走到李世民的桌子前,因為李世民對他展開了那個奏摺。

奏摺是鴻臚寺的,是一份翻譯,翻譯了倭國的國書。

畢竟,之前倭國人在“日出之國、日落之國”上鬧了笑話,再也不敢用漢字寫國書,乾脆就用倭國文字表達意思。

這樣,不會產生歧義。

冷鋒快速把奏摺過了一遍。

蘇我次郎的國書很老實,尊敬的稱呼李世民為長輩、天可汗,還很委婉的提出了要再採購大唐幾條戰船的要求。

“你怎麼看?”

冷鋒經歷過扶余之戰,對倭國算是比較瞭解,故此李世民才會詢問冷鋒的意見。

冷鋒把奏摺還給李世民,說:“倭國的海上力量原本是分散的,但是,受到淵蓋蘇文的影響,他們把海軍聚集到了五島群島上,被我們一鍋端了。

不僅如此,他們囤積的造船木,被東海水軍拿的拿,燒的燒。可以說,倭國海上力量是徹底破產了。就算他們用一般的木材建造海船,可是只是權宜之計。一般的木材,腐蝕快,而沒陰好的木材,壽命也短。

依我看來,倭國是對新羅百濟有想法,否則他們不應該需要戰船才是。”

唇亡齒寒,高麗淪陷後,新羅百濟就像是寒號鳥一樣,只能抱團取暖,瑟瑟發抖。

高麗在時,他們甚至對大唐都不是那麼的畏懼;高麗沒了,倭國對他們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李世民點點頭,說:“倭國這是在想屁吃,新羅百濟那點地方朕之所以留著,就是要提防他們倭國,限制倭國的勢力擴張,朕怎麼可能給他這個機會。”推薦閱讀TV//

龜縮在海島上的倭國,就像是無根之萍,他們想要擴張勢力,只能對著西方的海岸線流口水。

幾筆寫了回覆後,李世民把奏摺放到那一摞奏摺最上方。

伸手拿起茶壺,晃晃。

李世民皺起眉,對門外喊道:“來人!沒茶水了!狗奴才,你是怎麼伺候朕的!真是無用!”

那個宦官惶恐的鑽進來,邊叫著“奴才該死”,邊拿起茶壺往外跑。

沒有茶水,李世民只能拿出一盒餅乾遞給冷鋒招待他。

“這是高陽做的,滋味還不錯。”

冷鋒拿起一塊嘗了嘗,居然真的不錯。之前就聽說皇后把高陽送到天下樓學習廚藝,沒想到這麼快就能做出餅乾了。

這個時候的高陽,還沒有跟房遺愛完婚,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

進宮的時候,冷鋒曾經看到過她幾次。但是有誰能想到,這個小丫頭,之後卻跟辯機和尚私通,讓皇家蒙羞?

因為生母早死的緣故,高陽是李世民心目中僅次於兕子的女兒,甚至跟房玄齡的兒子訂了婚,可見李世民對她的喜愛。

見冷鋒沉思,李世民不由得問道:“怎麼了?高陽這孩子有什麼問題嗎?”

冷鋒搖搖頭。他腦子裡記憶的是之前的歷史,事實上,自從他穿越到大唐,徹底改變歷史走向後,好多事情都已經不能蓋棺定論。

“沒什麼,就是覺得高陽算是受到承乾的牽累了,如果承乾早點完婚,她這個時候應該也跟房遺愛完婚了吧。”

冷鋒本來想說“嫁到房相家裡”的,但是考慮到“尚”這個字,又憋了回去。

公主招駙馬,駙馬尚公主。

成婚後,公主依舊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就連公婆都應該對她行跪拜禮。

這樣的“尚”,哪裡是娶公主,分明是娶了個祖宗。

李世民知道冷鋒隱藏了一些什麼,但是他習慣了冷鋒說一半留一半的臭毛病,也就不再追問這個問題。

“話說,要不是承乾成婚,你也不會從嶺南趕回來吧。恐怕你會在嶺南待到長安風雲平澹吧!說起來,你在袁天罡和覺醒那些人眼中,可真是香餑餑。”

李世民的眼目遍佈大唐,更不要說皇宮門口了。

而關於冷鋒跑到嶺南的原因,李世民猜到了一些,也從李泰的信裡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冷鋒撓撓頭:“都是煩心事,狗咬狗一嘴毛的事,最好不要摻和進去,你是皇帝,還沒有明確的信仰,不管是道家還是和尚,都不敢輕易拉你當助力。我就不同了,他們拉攏我根本沒有顧慮。既然你知道他們找我的事情,應該知道覺醒對我的馬屁,跟袁天罡為我立神像的事情了吧。”手機端 一秒記住『→m.\B\iq\u\g\\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世民嘿嘿一笑:“朕倒是很期待你的神像立起來,到時候說不好朕也會去上幾柱香。”

冷鋒白了李世民一眼:“少來,你是在給百姓演戲,但是在我看來就像是給我上墳一樣。”

李世民哈哈大笑。

揉揉太陽穴,冷鋒詢問道:“你到底怎麼想的?就讓他們這麼鬧下去?小心到時候他們分出勝負來,一家獨大,到時候沒準就是你都得對勝利者服軟。”

君權教皇授的例子,在歐洲多了去了。

雖然歷史上佛道的爭端無疾而終、不了了之,但是在時間線變了的現在,誰又說的準呢。

李世民瞪眼道:“他們敢!”

瞪完眼,李世民才說:“朕是在看戲,或者說當漁夫。佛道衝突,會消耗兩方的根基。他們的廟產實在太多了,好多甚至能追朔到梁武帝時期。這麼多的土地,不歸國有怎麼行?

朕在等,哪一方實在受不了向朕求援的時候,朕就會狠狠宰他一刀!”

喜歡大唐龍牙請大家收藏:()大唐龍牙更新速度最快。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