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世民看來,冷鋒一身的怪學問,就算李承乾李泰李恪三個人,也不能全部學透,應該還有東西留著。

冷鋒卻有點頭疼,收李治的話,他能教導他什麼東西?最多也就是修身養性的生物學罷了。畢竟李治是晉王,今後會作為親王,看守李家的老家。

最多,也就是他比李恪處境好一點,不用處處提防會被人猜忌。

“李治跟著我的話,也沒什麼能夠學習的,其實,我更希望他直接跟他哥哥李泰學習,李泰現在已經可以出師了,完全可以教導他弟弟。”

“李泰已經可以出師了?”李世民很意外,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

年前的時候,李泰給他看了他研究的播種機,還給他看了能粗粗控制飛行方向的熱氣球,據他說說,這都是他研究出來的。tv首發

能夠研究出一樣東西,或者對熱氣球進行增強,已經說明李泰具備了很深厚的學問,說他能夠出師,李世民並不覺得意外。

“既如此,那就讓李治跟著青雀吧。”

敲定這件事後,李世民去後殿陪自己的兕子去了。

孫思邈說過,他也沒辦法推測出晉陽公主的壽元,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讓兕子在世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

離開皇宮,冷鋒回家繼續自己的“罷工”大業,見到為兕子頭疼的李世民後,他也覺得,在孩子沒有成家立業、還小的時候,還是多陪陪他們比較好。

入冬以後,幾乎沒有什麼缺心眼的國家會在邊境挑釁,冷鋒在秋季的安排,就足以讓邊境在冬天平澹的過去,所以三省六部就數兵部悠閒,就連左右侍郎也能輪換著“上班”。

一個月過後,是新年。

貞觀十年的新年。

轉眼間,冷鋒已經在唐朝生活了十年。

十年間,大唐可謂是完全脫離了它原本的歷史軌道。

十年間,大唐從那個百姓窮困,兵力衰敗的新建國家,成長為威震四海的強國。

只要它的內部不出什麼變動,那麼,它將永遠屹立在亞洲之巔,甚至是世界之巔。

今年的過年很熱鬧,狄仁傑沒有去爺爺家,選擇在冷府過年,李泰李恪也不知道給李世民灌了什麼湯,居然也被放出來,在師父這裡守歲。

漫長的守夜很無聊,在把能玩的節目都玩完後,冷鋒帶著李恪李泰和狄仁傑進了書房,開始教他們拼音。

拼音很簡單,師兄弟三個就是研究一會兒就能讀懂很多冷鋒寫的拼音信。

李泰寫了好久才寫出一句拼音“師父,這是一種密文吧,您為什麼要教我們這個?”

冷鋒提筆用拼音回覆道“就當是咱們師徒之間的小遊戲吧,外人看到這個,絕對就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看著師父的回覆,狄仁傑卻覺得沒這麼簡單。因為,就連武媚也沒有得到學習拼音的機會。

學問傳男不傳女是古訓,師父教他們這個,一定有什麼深意。

帶著疑惑,狄仁傑他們度過了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是拜年走親訪友的日子,如今冷鋒也沒有了四處閒逛的機會,他得在家等著文院武院弟子的拜訪。

學子給師父拜年是慣例,文院的弟子到他這裡就是路過,最終會到韓崇文老先生那裡留下吃飯,而武院的弟子則要留在他家裡聚餐。

偌大的餐廳擠得滿滿的,三年間,武院畢業了很多的學子,有第一屆畢業生的榜樣在前,武院的淘汰率大大降低。

文院武院都不興學子給師長送重禮,猴精的學子們自然知道自己該送什麼禮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成刺史了?王玄策這傢伙還真能幹啊!”

看著信,冷鋒很吃驚,在他看來,王玄策雖然很有手段,可是他資歷不足,怎麼也該再擔任幾年的縣令再升職的,沒想到已經升職成刺史了。

“熩國公,不僅王玄策成了刺史,學生也沾了一點光,成了北州別駕,雖然不如王玄策官兒大,但是學生卻可以輕鬆來京述職啊!”

北州別駕方思,也是很聰明的傢伙,只是光芒一直被王玄策掩蓋,展露的不清楚而已。

“當了大官,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你們應該知道,你們這算是榮升,自身的資歷還是不足的,在任的時候,多為自己的職責考慮,別跟風搞一些有的沒的。”

方思拱手道“師長放心,我等必定盡忠職守,絕不辜負師長的栽培!”

不管是王玄策還是方思,都是卡在朝廷需要官員的節點擔任官職的,驟得高位,他們需要的不是奮進而是沉澱。

送走文院的弟子後,冷鋒又接待了武院的畢業生。

武院的畢業生就苦的多,他們都是從一個小兵當起,再加上這三年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戰爭發生,他們好多人還都是小兵。

不過,加入龍鱗衛和禁軍的幾個傢伙,卻得到了提拔,最差的一個都當上了小隊長。

這樣看著自己學生都發展得不錯的感覺還是不錯的,這一天,冷鋒難得的喝多了,最後是老李代他送走學生們的。

當生活的模式固化以後,就沒了什麼出奇的地方,貞觀十一年,也是在一片平靜中度過的。

唯一不平靜的是這一年,朝廷完成了納稅主體的替換。商人團體的納稅,完全可以支援大唐的運轉,甚至比起單純的收糧食,還要多。

一年的時間裡,百姓的納稅一降再降,最後只剩下半成的收稅用來做樣子。

這對百姓們而言,簡直不要太幸福。

以前種地擔心的是繳了稅後還能不能剩下自己吃的東西,現在擔心的是今年國庫從他們手裡收糧食的價格是多少。

在滿足了“吃飽”的願望以後,就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渴望手裡能攢一點銅幣。

這放在十年前,是完全不敢想的,餓不死就行了,還想有錢?做夢呢?

路邊的兩個老漢,正商量著秋後國庫收糧食的價格問題。tv手機端

“要我說,收糧食的價格不會太高,你沒見稅都降低到幾乎沒有了嗎?國庫掏錢收糧食?怎麼可能高,稅少收的那部分,還不得從收糧食上面找回來!”

另一個老漢說“低就低吧,怎麼也比那喪天良的糧商強,不是我說,現在稅這麼低,咱們全家都能吃飽飯了,一天三頓小米飯,老漢我吃的都夭壽,更別說能拿多餘的糧食換錢了。

三四年前,那個文縐縐的縣令說,盛世要來了,老漢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今年老漢才算是明白了,老百姓吃飽了飯,有衣服穿,娃子甚至還能不掏錢就進縣城的小學堂學認字。這樣的世道,可不得叫盛世嘛!”

。全本書-免費全本閱讀網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