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鋒本來一個照面就可以幹掉這個傢伙,可是李靖對師父說過的話的印證讓他有點迷茫,很希望能捋一捋思路。

冷鋒沒有進攻,而是用身法和卸力與敵人周旋。

直到感覺卸力的技巧重新練了一遍,冷鋒這才閃到這個勇士身後,一桌子腿狠狠地抽在了他的後腦勺!

這一桌子腿冷鋒用了暗勁兒,這一下抽下去,骨裂聲和桌子腿的斷裂聲同時響了起來。

冷鋒看也不看倒下的人是否還活著,把半截兒了的桌子腿扔到一邊,背著手走了出去。

李靖給冷鋒倒了一杯茶,笑道:“樓主的武學技巧果然高超。”

冷鋒一屁股坐回凳子上,對李靖說:“我剛剛心有所感,似乎抓住了什麼,又好像抓住的只是一縷清風,我想回長安了,草原的局勢有你在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迅猛兩隊我給你留下了,什麼時候你班師回朝,我在天下樓設宴招待你。”

李靖笑道:“有感覺是好事,我也很希望看到另一個武學宗師的出現。現在東突厥南部的有生力量被一網打盡,剩下的就是拓土了。最遲半年,我就會回去。”

“半年?”

冷鋒看了李靖一眼,仗不是打贏了嗎?怎麼還要在這裡呆半年?

“唐儉與西突厥達成的協議是東突厥南部歸咱們,北部歸他們。既然他們沒有向南部出兵,一定是去攻打東突厥北部了。現在東突厥已經成了兩隻老虎共同撕咬的肉,誰多用點力,誰就能多吃一塊。可是如果虎嘴碰到了一起……”

“兩隻老虎就該考慮對方嘴裡的肉了。”

冷鋒點頭,對李靖拱了拱手,就拽著李恪走向踏雪。

大唐軍隊遇到西突厥軍隊,多半是會對峙,打打嘴炮,打估計是打不起來的。

軍隊的每一次出動,都可以說是勞民傷財,李世民此次在國力衰弱的情況下毅然出兵征討東突厥,不僅僅是要拓土,還在於威懾。

沒有什麼能比滅國對周邊更有威懾力的了,東突厥頡利死後內部糾紛不斷,更值兵馬衰弱的冬末春初,這樣的機會,哪怕國力衰弱也是值得一搏的!

這樣的分析,就該教給李承乾,統治者最需要的就是大局觀,他老爹李世民的大局觀就很優秀,最終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

可是此時的李承乾卻沒有時間學這些,他和弟弟李泰正忙著給百多個老家夥倒茶。

不講道理啊!往日對朝廷恥高氣揚,對做官嗤之以鼻,只埋頭做學問的大儒們聽說朝廷發明了快速印書的機器後相約一起堵到了皇宮門口,要求面聖,被推打頭的就是姚思廉。

姚思廉是誰?歷經三朝的老臣,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在這群大儒裡跟李世民的關係是最好的。

李世民即位,姚思廉沒有答應做官,只是帶了個“太子冼馬”的頭銜,整天縮在家裡編篡史書。

整整一百多個德高望重的大儒堵門口要求面聖,這可是大事兒,正在太極宮開朝會的李世民急忙帶領百官一齊步行到皇宮門口出迎。

面對這些大儒,李世民可不會端皇帝的架子,將大儒們迎進皇宮,在太極宮設座斟茶款待。

姚思廉作為這次的頭頭,也不喝茶,直接就問:“陛下,我等聽聞將作監製作了一種印書的機器,只是幾十架一起執行,就可以日成萬書,可有此事?”

李世民點頭:“確有此事,此物為天下樓樓主構思,太子畫圖,將作監製作改善而成。日印過萬卻是誇大其詞了,機器運行起來雖然快速,可是紙張太脆且易碎,印出來美觀且不透墨的,才可以裝訂成冊。一日也就可以成冊五百。”

姚思廉也覺得日印一萬是天方夜譚,不過五百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陛下,文章千古事,我泱泱華夏有多少前人典籍就是因為稀缺才會失傳!況且教化天下,是我等畢生心願,草民只想問問,這印書機器能否外傳!”

韓崇文,開明坊“草堂書居”的一個教書先生,平民百姓的孩子都可以在他那入學,收的學費不過是一些糧食野菜。任何一個長安人見了他都會恭敬地稱呼一聲“草堂先生”。

李世民對這個老先生也是佩服得很,於是在座位上拱手說:“草堂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教化萬民,身先士卒的精神也是我等楷模。只是,這機器不是不能外傳,而是就算是外傳,又有多少人能做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滿座大儒盡皆低頭懊惱不已,是呀!識字的工匠,全天下也就將作監那些人,也只有將作監的大匠才能刻字印書。

“教化萬民”的口號喊了幾千年,可是現在,民眾還是目不識丁者多,韓崇文躬身教導百姓孩子識字,那些孩子中就是最聰明的,一日也不過記下五六個字罷了。

火熱的夢想與冰冷的現實之間的碰撞,最是令人傷心,不少大儒都潸然淚下。

李世民吩咐內侍給垂淚的大儒們送上手帕,然後拿出了一個又一個厚半寸,寬三寸,高五寸的小木塊,在桌子上擺出了一個三角形。

眾大儒不解,不知道皇帝在搞什麼,難道這些木塊能解決我們的煩惱?

李世民指著桌子上的三角形說:“這叫推牌,是天下樓豪賭坊的一種玩法,當然,朕給諸位介紹的不是賭博,而是它蘊含的一個道理。”

說完,李世民推倒了三角形頂端的一個木塊,倒的木塊砸倒了第二層的兩塊,兩塊砸倒四塊……

等到所有木塊倒下的一剎那,姚思廉拍案而起!

“我懂了!我懂了!”

坐在姚思廉身邊的一個老儒急忙拉著姚思廉的袖子問:“你看出來了什麼?”

姚思廉沒有一點禮節地走到了李世民旁邊,拿起第一個木塊說:“這是我!”

說完,他又拿起第二層的兩個木塊說:“這是我的兩個徒弟!”

“這是我的四個徒孫!”

“我教二人識字,或許需要五年,可是我這兩個徒弟再每人教兩人,十年以後,我就讓世間就多了六個識字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