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它研究了,我戴著它都能走路了,還研究什麼啊!”

劉源現在愛死了自己斷腿上接的木頭腿,雖然連線的地方不僅硌得慌還勒得慌,但是憑藉這個,至少他可以擺脫柺杖了。

冷鋒按住他的肩膀“行了,明明能更好,為什麼要將就?咱們的目的,可是想辦法讓你甚至能跑起來。”

放在後世很簡單的東西,在唐朝製作卻很艱難,因為沒有那麼先進的製作工藝。

簡單的假肢不難製作,公輸家族的手藝非常精湛,製作出來的假肢和劉源的另一條腿幾乎一模一樣。

但是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這條腿是直直的,戴上以後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挪著走罷了。

這怎麼行啊。

所以在劉源痛苦的目光下,李泰和公輸黎又把他的假肢給拆了下來。失去了又得到,再失去的感覺是極度痛苦的。

但是李泰和公輸黎沒有讓他等太久,只不過是一個時辰過後,就給他調整好了配重。

配重調整好以後,劉源走路終於緩解了很多,雖然還是有一點瘸,但是只要走得多了,就會慢慢適應過來。

看著劉源走路的樣子,公輸黎感慨道“娘的,看他這樣,老夫都想把瘸腿給鋸掉了!”

公輸黎的腿是舊患,一直以來努力更正,也沒有更正過來,走路還是一瘸一拐的。

冷鋒看著劉源的“現在的重點就是能不能造出一個類似於膝蓋的機構,要是能造出來,估計劉源想跑起來都不是問題。”

這個東西冷鋒也沒法給太多建議,還是要看公輸家族能不能造出來。

走了一圈的劉源滿頭大汗,聽到冷鋒的話,他笑道“熩國公,這件事不必著急,現在這個我就已經很滿意了。”

公輸黎給他造的這個木頭腿,只要穿上抹襪什麼的,真的看不出它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有了這個假肢,他就不必蝸居在家裡,偶爾想看看土豆長的怎麼樣了,還能到地裡看看。

用自己的力量,走著去看。

李泰的科研院不僅要完善假腿,還要製作假臂,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事情。

劉源長住在文院,冷鋒想了想自己除了給公輸黎“彈黃”的想法外,居然沒法派出什麼用場。

還不如去實驗田關注土豆和玉米長得怎麼樣了呢!

帶著兩個孩子,冷鋒本來想去看看實驗田,但是經過印書坊的時候,卻被門口的一個東西吸引了目光。

那是一摞摞薄薄的小冊子,封面寫著“院報”的字樣。

冷鋒忽然對這個東西產生了興趣,忍不住走過去拿起一份看了起來。

院報上面有獲得獎學金的名單,考試第一名的採訪記錄,朝廷最近的政令,甚至還有坊間傳聞。

活脫脫的就是一份報紙嘛!

方書印看到冷鋒在門口看院報,趕緊走出來問好。

冷鋒把小冊子合上,對方書印說“很不錯的東西,挺有意思的,誰想出來的?”

方書印笑道“這個東西最早是一個平民學生彷照天下樓告示板弄出來的,最早就是寫一些文院裡發生的重要事件貼在牆上。

後來院長知道了,就結合朝廷的邸報,弄了這個院報出來,不僅是給學子們看,還賣給有識字人的各個小村子長安的市坊。”

“這樣啊!”

冷鋒不由得對韓崇文伸出了大拇指,沒想到他能夠根據邸報發展出報紙來。

雖然現在這個院報還不算什麼,但是等大唐識字的人變多後,這又是一個全國性的產業。雖然比不得李世民的食鹽利潤高,但是對支撐文院的開銷而言,已經能夠抵很多了。

“老先生真的是精明啊!”

冷鋒一拍手,自從印書坊歸文院後,韓崇文老先生也展現出了很強大的經濟頭腦。

一輛輪椅從印書坊裡出來了,輪椅上的是韓崇文

自從公輸黎鼓搗出這東西以後,文院的老先生們都喜歡上了這個方便的代步工具。畢竟都上了歲數,每天爬樓上課都已經很辛苦了,不給自己找點便利怎麼行?

或者說,他們很享受文院內有無數學子爭搶著幫他們推輪椅的感覺?

“還行,沒聽到你小子說老夫的壞話,怎麼樣?你可是天下樓的樓主,對我這個院報有什麼指教不?”

說完,韓崇文從地上抱起冷競和冷月舞,讓他們和自己擠在輪椅上,給冷鋒減輕一點負擔。

看著對輪椅一臉好奇的冷競,冷鋒忽然很想給這個崽子弄一輛四輪的腳蹬車玩玩。

“指教談不上,但是老先生可以考慮摻和一點奇聞怪談,配上插話,估計很多平民都會買賬。”

“方正,方正啊!院報裡怎麼能摻和這種東西?還不如另開一個名字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老先生這麼說,冷鋒知道,他還是心動了。

世界上最有消費能力的,其實還是平民,固然他們有一點窮,但是架不住他們群體大啊,就李世民那食鹽的生意,簡直獲利爆表。

見老先生推著車往食堂方向去,冷鋒就知道,老先生絕對是有事情對自己說,索性就走到輪椅後面,推著他們去食堂。

文院的食堂依舊是那麼簡單,不過是兩個素菜而已。只有每週的週一週四,食堂才會加上一道肉菜。

就是教書的先生也是如此。

文院外牆的菜園也改成了大棚,所以哪怕此時剛剛開春,也有菜吃。

給兩個小孩子一人一小碗飯後,冷鋒坐到凳子上,問道“老先生,您是不是有事要跟我說?”

韓崇文很乾脆的點了點頭,說“連續三年的畢業生,其中很多的平民學子都到外地開設了文院的分院,所以啊,老夫想問問你,文院是不是可以像你說的那樣升級了?”

冷鋒之前的目的是把文院打造成大唐的最高學府,培養各科的人才,並不是單純的教學子識字算數。韓崇文也覺得,只是學會算數識字後就讓學子畢業,有點不妥。

京北道當官的學子,甚至有才十四五的。

。全本書-免費全本閱讀網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