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是一個優秀的統帥。

冷鋒一千零三人到達大軍駐紮地的時候,軍營正在轉換營房的排列,從一個帥帳為圓心,士兵營房為半徑的圓形變成了三角形。

同等周長,圓的面積最大。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圖形。

李靖沒學過數學,但是他的統帥思維和百戰經驗讓他選擇了這麼安排。

夜晚休息時,圓形可以保證在佔有足夠地方的情況下,減小外圍的周長。這樣利於崗哨訊息的傳遞。

白天三角形陣容每個角都是輕騎兵,是三個隨時射出的箭矢,三條邊則是重騎兵玄甲軍和精銳。

冷鋒讓楊翼帶隊進營地交接文書,自己則進了玄甲軍的營地。

李世民太注重這次戰爭了,連手下最最強大的玄甲軍都派了五千出來!

何謂玄甲軍?就是人馬皆披黑色重甲的騎兵隊伍,玄甲軍人、馬身上的重鎧刀劈不開,槍刺不透,箭不能釘,除非是鏈枷這類武器,否則很難造成有效打擊。

這支玄甲軍是李世民的親軍,跟隨李世民征戰沙場多年,是李世民絕對的死忠。

李世民使用玄甲軍的戰術主要有這麼幾種:側翼突擊、埋伏、正面突擊。

李世民最喜歡使用的戰術是側翼突擊,或是攻擊是敵人的薄弱環節。

李世民通常會讓正面部隊先與敵人接戰,等敵人銳氣受挫,受到消耗的時候,他再率領玄甲軍突擊敵人的薄弱環節,或者直接迂迴過去,前後夾擊敵人。這樣的攻擊,往往是致命的一擊,會讓敵人就此崩潰了。

正面突擊,是以玄甲軍為前鋒,大軍為後繼,直接對敵陣實施衝擊,把敵人的陣勢衝亂、衝散,從而最終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

李世民曾率領500騎兵向竇建德的大軍挑戰,並成功伏擊了他們的前鋒部隊,生擒了敵軍驍將。

這支隊伍,除了洛陽城外被王世充小挫一次以外,從未失敗過。就是小挫的那一次,也取得了三倍於損失的勝利。

可以說這是李世民手下的“特種兵”。

猛隊的建立理念跟玄甲軍是類似的,只不過猛隊更傾向於正面搗碎敵人!敵人哪裡強就懟哪裡,往往最強就是最弱,好多時候最強一破,敵人直接就會變得弱勢。

蠻牛跟蠻牛就是有共同語言,玄甲軍折衝校尉領著玄甲軍成員和李二牛帶領的猛隊在拔河。

一群熊一樣的傢伙,從你來我往變成了僵持。

沒有獲得上場機會的玄甲軍成員則圍在外面吶喊助威。

李二牛吐氣開聲:“一二三!”

猛隊成員立刻一齊用力,玄甲軍那邊腳下一齊一個趔趄,險些就輸了。

“兄弟們!用力!”

帶頭的折衝校尉大喊出聲,頓時玄甲軍這邊發出了狼嚎之音,把剛才前進的半步又拽回來了。

在一百一十八個壯漢的拉扯下,麻繩頓時不堪重負,從中間斷成了兩截。

玄甲軍那邊頓時人仰馬翻,李二牛他們受過平衡訓練,儘管如此,也有好幾個一屁股坐到兄弟腳上的。

“奶奶的!晦氣!下次找個胳膊粗的繩子,咱們再來過!”

折衝校尉段軍罵罵咧咧地站了起來。

李二牛早就注意到了在旁觀看的冷鋒,也沒答話,帶著手下急忙跑到冷鋒面前,一齊喊“老大”!

李二牛喊完後急切地問:“老大,三牛沒事兒了吧!”

冷鋒笑道:“當然沒事,那家夥現在在訓練新隊員,每天好酒好肉的,好不自在!”

李二牛這才點了點頭:“沒事兒就好,三牛的力氣比我都大,要是有他在,剛剛絕對能拔過他們!”

折衝校尉段軍走到冷鋒面前,問:“可是天下樓樓主?”

冷鋒點點頭,然後掏出了李世民給他的虎符交給了段軍。

這個虎符不同於李靖擁有的虎符,李靖持有的是玄甲軍“服從”級別的虎符,而冷鋒帶來的,是“絕對服從”級別的虎符。

段軍仔細確認無誤後,帶領玄甲軍單膝跪地:“見過將軍!”

冷鋒扶起段軍說:“除了極特殊的情況,我不會下達命令,你們還是繼續聽李靖的指揮吧。我還沒去帥帳,現在情況怎麼樣?”

段軍拿了一根樹枝畫著圖說:“咱們現在在邊境,就是這裡,東突厥那些貴族臨時整合的聯軍距離我們百里,在這兒。可是西突厥卻遲遲不見出兵,元帥的意思是按兵不動,咱們離邊境不遠,補給不是問題。”

冷鋒在地上畫了一條東西突厥的分界線說:“西突厥和東突厥一樣,兵力不是最強時間,大軍補給也是問題。唯一的優點是不管國內亂成什麼樣,至少出兵以後大軍不會出現兩家之言。看來這個西突厥的元帥很狡猾啊,他不想當出頭鳥打算等鷸蚌相爭,鷸瘸著腿吃了蚌肉以後他這個蚌得一個大大的蚌殼!”

“說得對!”

李靖不知道什麼時候鑽了出來,李恪狗子就跟在他身後。看來偷偷接觸過玄甲軍後,再進入軍營的打算落空了。

冷鋒指了指身後的八牛弩:“東西給你弄來了,說說,你要八牛弩幹什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靖苦笑道:“你的學問,你還問我幹什麼?還不是你徒弟幹的好事。”

說完,李靖遞給冷鋒一個小弩。

這個小弩是冷鋒造給李恪防身的,因為唐朝的手弩上弦太費勁,冷鋒就給李恪做了一個弩臂帶滑輪的複合弩,不僅上弦輕便,而且威力更大。

冷鋒指了指複合弩上的滑輪:“你是要把滑輪組裝到八牛弩上?”

李靖點了點頭:“如果八牛弩能夠快速上弦,那麼用來對付騎兵就是神器!”

連馬都能射穿的八牛弩,當然是神器!

冷鋒無奈地說:“騎兵主遊射,而且陣型散亂,恐怕你得做到人手一具才行!”

八牛弩製作不易,整個大唐也不過五十多具而已!

李靖神秘地一笑:“如果騎兵聚集到一起,人挨人,馬擠馬呢?”

冷鋒想了想那種場景,不需要人手一具,只需要五十具全上,就可以瞬間造成三位數的殺傷。

要知道,八牛弩穿透一匹馬以後,還有餘力射死一匹馬的,馬尚且如此,要是人,如果五個站一排挨射,第五個估計也要重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