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你等會兒!”冷鋒扣扣耳朵:“涼水潑身?要感冒?你這不要命的不是要拿自己做實驗吧!”

這老道是個狼人!比狠人還多一點,居然想著用自己做實驗,真是膽大!

孫思邈點點頭:“對,就是用我自己做實驗,之前拿動物做實驗,老道已經差不多掌握了你說的那種濃度。可是把它應用於人體,卻不知道量是多少。

直到後來老夫找人抓了一隻猴子,在它身上實驗出了一個差不多的量,還沒來得及在人體實驗。”

說起這些,老道士臉上滿是痛苦之色,他是一個道士,就該道法自然,愛護生靈,可是在青黴素研制成功,天下人再不懼風寒傷病的誘惑下,他到底還是昧著本心拿動物做實驗了。

神農為什麼嘗百草?就是因為他不知道人吃了這些草藥會有什麼反應,才會親身實驗。

看著滿臉痛苦之色的孫思邈,屋內眾人,無一不肅然起敬。

這是一個很純粹的人,即是純粹的修道者,又是純粹的醫者,這兩個身份共通的一點“慈悲為懷”,在孫思邈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冷鋒拍了拍孫思邈的肩膀:“老孫,你沒錯,拿動物做實驗,雖是小罪,但是只要青黴素能夠發揚光大,造福萬民,你也會收穫無邊的功德。兩者一比較,你應該知道孰輕孰重。”

李世民也開口說:“道長何須自責?此等功德,理當報於神農廟,有神農先祖的庇佑,您又何必擔憂罪孽纏身的事兒呢!”

連李世民這個萬乘之尊都開口稱“您”,可見孫思邈的人格是如何的崇高。雖然李世民不知道“青黴素”是什麼,可是既然冷鋒都說了這東西可以造福萬民,那就一定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

就是弄出火藥武器來,他都沒有這麼稱呼過,可見,這東西絕對是比火藥武器還要讓人驚歎的東西!

孫思邈搖搖頭:“大道理我都懂,可就是過不去自己心裡這道坎。唉,也罷,眼下河間王病重,藥石均告無效,也只能試試青黴素了,就是………”

說完,他看了看河間王妃:“就是老道真的不知道現在把它應用於人體,會怎麼樣,這青黴素外用確實有效,是救命的良藥,可是內用的話,不知道是良藥還是要命的毒藥了。”

沒實驗過的東西,孫思邈也不敢打包票。

河間王妃抹了抹眼淚:“這都這等場景了,您就放手施為吧,能不能挺過來,就看王爺壽運如何了!”

河間王妃點頭了,孫思邈又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點點頭:“對孫神醫,朕還是信得過的,只是這青黴素到底為何物?朕一時之間還沒聽明白。”

冷鋒走到孫思邈和李世民之間,拉著李世民靠邊:“青黴素的事兒我跟你說,還是讓孫神醫先救人吧!”

李世民點點頭,和冷鋒一起走到一邊,即能聽冷鋒說,又能看孫思邈是怎麼個治病法。

孫思邈開啟藥箱,從裡面拿出了一個封得死死的玻璃瓶,又拿出一個細鐵桶和一個針,交給河間王妃說:“拿熱水煮一遍,泡到酒精裡再拿過來。”

河間王妃點點頭,捧著鐵桶和針,耿雨澤則拿上一瓶瓶酒精和她一起離開。

冷鋒指著孫思邈手裡的玻璃瓶說:“那應該就是青黴素了,青黴素提取於咱們平時看到食物發黴生出來的綠毛,雖然噁心了一點,但是它效果特別好。”

說著,他拿出了那兩片過期的消炎藥:“這東西你吃過,其實它和青黴素是差不多的東西,消炎效果特別強。河間王這不是簡單的受風寒,應該是流行性感冒………

額,算了,和你說了你也不明白,你只要知道對於嚴重的風寒和外傷發炎,青黴素絕對是頂級良藥之一。不吹牛的跟你說,只要白藥和青黴素都裝配到軍隊,傷兵營的死亡率超過三成,你來找我要人!”

李世民大吃一驚!傷兵營死亡率不超過三成?這只能用神蹟來形容了吧!

戰後的傷兵營,一向是疫病易發的地方,進了傷兵營還能完好無損的出來的,都是命大的人。

因為,傷兵營的死亡率,冬天大概在六成左右,而盛夏,達到了恐怖的六成到八成!

李世民也蹭是統帥,自然知道這些,所以震驚過後,他幾乎是下意識的抓住了冷鋒的胳膊:“你說的是真的?這個青黴素,可以量產嗎?”

有些東西,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造出來的,比如冷鋒的消炎藥,他曾明確說過世上就這些,再多要也沒有了,這曾讓李世民為此甚為惋惜。

現如今,一種能比得上他的消炎藥的東西出現了,李世民現在最關心的不是它奏不奏效,而是能不能量產。

冷鋒點點頭:“都說了是能裝配到軍隊的,當然能量產,可是想要量產,就需要培養相關的人才,我跟你說,老孫的醫學院現在還沒發展起來,要是發展起來了,可特別吃錢。”

“不就是錢的事兒嘛!”李世民絲毫不以為意,他還以為冷鋒要說什麼,原來就是哭窮來了。

百騎司關於天下樓大動作的情報積累了一摞子,他都懶得看,能夠把一個在大唐有頭有臉的大家族逼得退出商業圈,甚至幾年內都沒法在進來,只能說明天下樓的財力已經到了一個特別可怕的程度。

不過,雖然這個財富可怕,但是把一個大家族搞得灰頭土臉,甚至缺胳膊少腿,想必天下樓也不佔便宜,傷筋動骨還是差不多的。

既然冷鋒開口了,李世民也不好意思不回答:“以後孫神醫的醫學院,直接由朕的私庫資助,什麼時候它能夠量產青黴素了,就由國庫資助。朕還可以給醫學院設立一個獨立的官職體系,你看怎麼樣?”

這樣一個能夠生產青黴素的地方,李世民絕對不可能放它歸個人掌管,怎麼也要把它收歸朝廷掌控才行!

冷鋒點點頭:“確實應該歸朝廷管,這是一個絲毫不弱於火藥武器的東西,可不能讓它流傳到其他國家去。”

好東西當然要自己人分享,自己國內還沒有普遍呢,要是流傳出去給了外國人,那多不合適?

李世民贊同道:“確實不能流傳出去,此等醫科聖藥,要牢牢把握………咦?怎麼是水一樣的東西?”

看到孫思邈倒進近乎透明的計量杯裡的青黴素注射液,李世民忍不住好奇心大作,湊過去看。

冷鋒無奈道:“要是綠色的,我還不敢讓老孫給河間王打呢。”

事實證明,孫思邈確實很厲害。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提取青黴素的,液體確實近乎透明,這說明雜質很少很少。

孫思邈把針筒組裝好,抽出量筒裡的液體後,先是給李孝恭做了一下皮試。

冷鋒跟他說過,一些人對青黴素過敏,用了青黴素後輕者渾身瘙癢,重者直接休克假死,所以他牢牢的記著這一點,一點不敢忘。

眾人都看著孫思邈,沒一個敢打擾他,當然,還是冷鋒除外。

看皮試的地方沒有什麼反應,冷鋒就說:“還行,河間王對青黴素不過敏,可以打針了。”

孫思邈拿出一根牛筋繩,遞給冷鋒。

冷鋒接過來,熟練的綁住李孝恭的胳膊,讓他的血管更清楚些。

孫思邈又拿酒精棉花擦了擦針頭。

這個針筒一看就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雖然針頭中空的地方還是顯得坑坑窪窪的,但是在大唐能夠造出這樣的針頭(雖然有點粗),已經很不賴了。

喘了好幾次氣,孫思邈才下定決心,將針頭扎進了李孝恭的血管,把小半桶青黴素液體推了進去。

拔出針頭按住出血點,孫思邈看著冷鋒苦笑著說:“這下河間王可就真的是生死在天了。”

河間王妃對著孫思邈蹲身一禮,不再說什麼,而是坐到李孝恭床邊靜靜等待。

李世民咳嗽一聲:“都出去吧,在這裡待著當心過病給你們。”

說實話,如果不是冷鋒孫思邈都在這,他都不敢進屋,自古以來風寒都是恐怖的代名詞,一些風寒還會過繼給別人。

所以官員要是因為風寒請假,朝廷批覆都是往寬限了給的,總不能一人得病,全朝堂跟著遭殃吧?

除了河間王妃和孫思邈守在李孝恭床前看情況外,眾人齊聚書房。

李世民做到李孝恭的書桌後,對冷鋒說:“北上的事,河間王還沒來得及進宮詳敘,你才是這次任務的總指揮,現在你跟朕說說吧。”

冷鋒知道李世民關心的是什麼,四下看了看,找到了李孝恭的那張地圖。

曾經冷鋒拓印、改進的地圖現在在武將間都氾濫了,誰家要是沒有一份一定會被同行恥笑。

為將者要是沒有吞併四海之志,豈不就是一個草包?

找到長安,冷鋒沿著他們走的路線大致畫出一條線,包括途中他和李孝恭兵分兩路,他也一併新增了上去。

“東突厥新土,哦,就是京北道。那裡還好些,新收的牧民比較安分,可是進了西突厥的領地,嘖嘖,兵肥馬壯呀!突施家族我沒有見到,不過突利家族的騎兵,確實挺驍勇的。

我們途中遇到了突利家族一個叫巴利的混蛋,為了保全冬衣,龍牙軍和龍鱗軍兵分兩路,河間王帶物資沿著這條線走,而我故意留下痕跡,吸引著巴利往這邊追。”

隨說著,冷鋒還拿筆點著地圖給李世民指位置。

“大概在這裡,”冷鋒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圓圈:“我們龍牙軍和巴利交手了,這一戰,我龍牙軍折損了兩個人,唉!事實證明,火藥武器只有攻堅戰和守城戰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優勢,像裝備到騎兵部隊,雖然依舊犀利,可是還是沒有發揮到極致。”

李世民默不作聲,他很想問問冷鋒幹掉了那個叫巴利的人多少兵馬,折損兩個人?死兩個人也配叫折損?那死成千上萬的人算什麼?

他到底還是忍住了吐槽,眼下他對這個突利家族更有興趣。

“當初國庫空虛,不得已才和突施突利兩個家族還有一些小勢力簽署盟約,一起攻破了東突厥。看樣子,那些小家族沒有得到好處,倒是突施突利兩個家族佔據了不少好處呀!”

對李世民而言,任何借力都是一種弱者的表現,如果不是當時各種時機碰巧趕到一起,他絕對會選擇重拳出擊,一擊得手。

那時候,東突厥整個土地都是他的,怎麼可能還要讓突利突施分一杯羹?

看著咬牙切齒的李世民,冷鋒微微一笑:“再等等吧,等大唐再緩緩,你會有機會報仇雪恨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世民搖搖頭,輕嘆一聲:“沒那麼容易呀,你以為出兵是朕一個人說了算的?除非突利突施南下入侵,朕才有理由反擊,甚至主動進攻他們。

否則~魏徵他們是個什麼臭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取個高昌都嘰嘰歪歪的,更不要說沒什麼大用處的草原了。再說,你拿著驚雷箭和驚雷在草原上狂轟濫炸的立威,他們有沒有膽子南下還是個問題呢!”

非得他們打過來才能反擊?不一定吧?

冷鋒神秘的一笑:“會有辦法的,你只需要知道到時候我有辦法搞定他們就是了。”

李世民認真的看向冷鋒,在他眼裡,冷鋒從沒說過沒有把握的話,既然他說了能說服文官,那他就一定有辦法。

就是不知道他會有什麼辦法了。

李孝恭生死不知,兩個人都沒有吃東西的胃口,拒絕了河間王妃送來的午飯後,兩個人就坐在書房裡一個講故事,一個聽故事。

北上的一路雖然枯燥,但是好歹是帶兵出征,李世民身在皇宮,整日案牘勞心的,枯燥無味到了極點,哪怕是北上路途中的瑣事,他也聽得津津有味。

華燈初上,侍女點亮書房的蠟燭後沒多久,就傳來了李孝恭醒轉的訊息。

二人急急過去,正好看見李孝恭費勁的喝熱水的場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