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鋒夫人產子,李靖他們都等著訊息,官員之間彼此往來的藉口,不外乎“過壽”、“婚宴”、“大功”、“產子”這四項而已。

不止冷鋒他們計算著日期,這些人也同樣惦記著,國公有子嗣以後,才算是在長安紮下了根,才代表著冷鋒可以以“冷氏家族”的身份正式進入長安權力場。

一個家族,最次的也需要父子兩代支撐,特別是武將這邊,征戰沙場,哪怕是元帥也有亡命之憂,碩大的家業沒有繼承人可不行。

如果沒有繼承人,“國公”這個爵位就是冷鋒一個人的榮譽,他要是死在沙場,就全然無用了。

就在他們的等待中,冷府的請帖來了!

可是………千金?生了個丫頭?

房玄齡看著冷府的請帖哭笑不得,忍不住笑道:“讓你不娶妾!這第一胎是丫頭,再想要兒子,怎麼也得兩年後了!就沒見過這麼傻的人!”

“你不也沒有妾?兒子不也這麼大了?這事兒還得看婆娘家的肚子。”

房夫人走了進來,老房的書房,除了老房外,只有她一個人可以進來。

房玄齡對她這怪理論只能報以苦笑,不過既然人家發帖子了,他肯定要去的。

“準備準備,禮物準備得豐厚些,國公不能以常人待之,老夫帶去的禮物怎麼也不能寒顫了。”

房玄齡是宰相,朝臣第一,值得他認真對待的人,實在是不多,冷鋒恰巧是一個。

今天是孩子出生的一天,只有孩子百天的時候才會大宴賓客,所以冷鋒只讓老李邀請了李靖、李孝恭、房玄齡、唐儉這四個人。

只是四個人。

冷府的客廳裡,被劉源拍裂的茶几已經換成新的,房玄齡是乘坐馬車而來,自然落後,等他在老李的接引下走入客廳,看到包含皇帝在內的大陣容,並沒有覺得意外。

李世民坐在主位,對房玄齡說:“宴會還在後面,叫你來其實是有事相商。”

房玄齡坐在冷鋒身邊,拱手問道:“陛下,不知是何事?”

李世民指指冷鋒,冷鋒無奈道:“還不是劉源,之前他想讓龍牙軍、龍鱗軍護送他,穿越室韋,去美洲尋找玉米等物,我被逼無奈答應了………”

“等一下。”房玄齡問冷鋒:“穿越室韋?你們要去極北之地?”

“沒錯,你可以看看這個地圖。”

李世民拿著小竹竿點點茶几上的地圖,地圖上已經標註了好幾條自長安到白令海峽的線路,那些是早到的李靖等人提出的。

房玄齡看了看地圖,感慨說:“真遠!這是人力可以企及的距離嗎?”

“人力很難!”冷鋒揉揉太陽穴:“且不說需要穿越室韋,就是沿途的突發事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抵禦的,這一行近乎送死。

我本想著用野外求生訓練讓劉源知難而退,可是沒想到他一介文人,居然堅持下來了!”

不經歷野外求生訓練的人,不足以體會到訓練過程的恐怖,劉源面對的第一關,就是活蹦亂跳的蝗蟲。

生吃!

單單這一關,就不是一般人能夠透過的,可是劉源這傢伙,居然面不紅氣不喘的就把蝗蟲塞到了嘴裡,吃完五隻的數量,沒有一點嘔吐的反應,還問教他野外求生知識的李二牛是不是就五隻。

這種程度的堅持,把李世民搬出來勸他都沒用了,至於下死命令不允許他去?就是李世民自己也張不開口。一個純粹為萬民謀福祉的人,皇帝也只能表示敬重。

房玄齡點點頭,冷鋒的意思很明顯,既然阻攔不了劉源,那就只能幫他一把,盡全力把他“九死一生”的局面,變成八死二生,甚至於七死三生。

看看上面的線條,有在西突厥新土(佔領東突厥的土地)穿過的,有在室韋境內穿過的,也有從境內穿過的,甚至於還有在室韋中間穿過去的。

房玄齡把幾條線路看了一遍,指著穿越西突厥新土的那一條問:“這是誰想出來的?”

唐儉拱手說:“是在下想出來的。”

“說說看法。”

唐儉接過李世民的小竹竿,點在他畫的那條路線上說:“穿越敵國這種危險的事,不能求道路好走,從長安北上,京北道(唐收東突厥的新土)是咱們的地盤,一路順暢,只要穿過西突厥新土,再往北就幾乎遇不到室韋邊境的牧民,,就算遇到,室韋人也不可能冒著挑動西突厥怒火的危險越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靖忍不住插嘴說:“可是這樣的話,你這路線會有很大的可能會遇到西突厥的牧民,到時候,龍牙軍龍鱗軍不過兩千多人,怎麼可能抵禦得了西突厥的圍剿?

依我看,在室韋之間穿越反而是最穩妥的,不管遇到哪一國的人,都可以暫避到另一國國土。”

如果是李靖領兵走這一遭,他絕對會選擇這條路,他堅信以自己的領兵能力,不會有多少傷亡,就能走完這一遭。或許能順便挑動兩國戰火也不一定。

唐儉是取最短,李靖是走刀刃,而另外兩條路線,則是出自李孝恭之手,他認為室韋的小規模敵人在龍牙軍、龍鱗軍的火藥武器下,只有潰敗的一條路可走,就是大規模的,也可以用火藥武器打穿。

當然,前提是,龍牙軍和龍鱗軍,武器基數都要在整數十才行!

房玄齡是“房謀杜斷”裡最擅長謀劃的一個,故此幾人都希望房玄齡能夠參與其中,權衡利弊。

視線在四條線路上來回掃,房玄齡最終把手指點在了西突厥的那條路線上:“我看,這條最穩妥!”

李世民笑了笑,他雖然還沒發表意見,但是他也覺得走西突厥是最為穩妥的,不是因為距離短,而是因為………尉遲恭在那裡!

“走西突厥,唐儉你和西突厥的一些部族熟識,遇到可以靠你的嘴,週轉借路,說不動就打,打不過就撤。如今鄂國公就在京北道邊境,隨時可以出兵接應你們回來。”

“還要帶上我?”

唐儉苦笑,勞碌命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