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冷鋒被劉淑菡嚇了一跳!

什麼鬼!怎麼回事!

沒等他說話,劉淑菡就紅著臉走開了,邊走邊說:“騙你的,姐夫。”

“哦~”

冷鋒這才松了一口氣,決定去文院看看,說到底他也是文院的老師,不能把重擔都交給李承乾他們,李承乾他們說到底還是小孩子,教點加減法也就罷了,要是再深入教導,李承乾他們就不行了。

還是沒人啊!

冷鋒看向秦嶺那邊,他多麼希望時空裂縫再送幾個數學老師過來!

一傳二,二傳四………說起來簡單,可是那個“一”卻是最苦逼的一個,只能看著小小的數字乾著急。

劉淑菡在房門口看著遠去的冷鋒,忍不住又臉紅了。

她還記得小時候和姐姐的那個約定,姐夫這個人還不賴嘛!至少在她看來是這樣,年輕,有錢、有權,還是皇帝都要敬重的世外高人,如果姐夫不嫌棄她的話,她真的有這個意思。

不過她註定要失望了,冷鋒還真的沒打算納妾,特別是像劉宏基這樣的,在家裡辦個聚會,場上跳舞的舞女,裡面都有兩個他的小妾。

冷鋒本來是到文院打算上課的,可是還沒走到文院,就被程咬金和尉遲恭綁架到了劉宏基家參加他們給冷鋒辦的什麼什麼“慶功宴”。

這個慶功宴規模可是不小,朝上除了戍邊的將領以外盡數到齊,就連在家養病的秦叔寶也沒有缺席。

秦叔寶早年間在戰場上受創太多,身體一直不好,如果不是孫思邈給他治療了一段時間,這個時候他就該臥床,而不是還有機會參加宴會。

慶功宴號稱是給冷鋒在嶺南的戰功慶祝,可是見門外那些隨從抬著的禮物來看,肯定有別的理由。

可是這些老流氓就像文官一樣,顧左而言他,就是不提真正的原因。

特別是尉遲恭,還大罵劉宏基摳門,居然用他家的酒,不去天下樓買酒,掉價。

所以當天下樓的酒端上來時,推辭還要上課不喝酒的冷鋒也只能陪他們喝點、點、點。

畢竟,人家都這麼照顧你家的生意了,你再推辭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喝酒期間,尾隨著冷鋒的老李一直在記錄禮單,奮筆疾書的樣子恨不得多長幾隻手。

當禮單記錄完畢後,諸位將領齊齊放下了杯子。

冷鋒看著去老李那裡取禮單的李孝恭忍不住打了一個酒嗝兒,不出他所料的話,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果然,李孝恭把禮單交給冷鋒過後說了實話:“國公,說到底你也是我們軍方一脈,驚雷司現在被陛下抓的很嚴,我們在朝堂上提起,陛下都是諱莫如深狀。”

李靖接著李孝恭的話說:“老夫有幸成為使用火藥武器的第一個統帥,深知火藥武器對攻城大戰的重要。我們今天給你弄這個慶功宴,其實也是想問問你。”

說到這裡,李靖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若是在場的某位遇到攻城戰,你能不能說動皇帝調派地級驚雷?”

李靖話音一落,在場將領都渴望地看著冷鋒,只要是將領,就不可能不關心自己手下的傷亡和自己的軍功。

火藥武器自從問世,就吸引了他們的目光,為了冷鋒,他們甚至不惜在朝堂上公開拆長孫無忌的臺子,為的就是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用到這種武器。

李靖和李孝恭回來以後,並沒有隱瞞地級驚雷的資料,“一雷破城、三雷滅谷”的威力令他們愈加渴望能試試用火藥武器作戰的感覺。

冷鋒看了看周圍有些蟄人的目光,緩慢而堅定地點了點頭。

是人就要有立場,既然進了朝堂,就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文,或者武!

文官是一個派系,武官是一個派系,李孝恭貴為河間郡王、皇親,同時他也是軍方的大頭之一,就是“牆頭草”李靖,在遇到有關軍方的問題上,也不會再搖擺。

冷鋒既然已經決定混軍方,就要支援軍方,這是一個人的基本操守。

看到冷鋒點頭,李靖才笑了笑,舉起酒杯:“國公果然爽快,來,我李靖敬你一杯!”

冷鋒卻按住了李靖的手:“酒先不急著喝,我還有件事要和諸位商量商量,我打算辦一件事,需要諸位入股,就看諸位舍不捨得破財。”

程咬金第一個笑了出來:“破財?你這天下第一財神爺要辦什麼事,只會賺錢,怎麼可能破財?”

尉遲恭也點點頭,有人跟他說皇帝破財了他會信,冷鋒?開什麼玩笑?

劉宏基是這次宴會的主辦者,當下也端起一杯酒說:“國公不妨明說要我們入股做什麼,老夫家裡還有點養老錢,就入一股供國公揮霍!”

冷鋒指著門外說:“如果我所料不錯,今年京都周圍會有大蝗災,正好天下樓這兩年聚財頗多,我打算從蜀中江南一帶購些糧食,到時候散糧。”

“散糧?這確實是賠本買賣,更不要說是從蜀中和江南購買,單單是運費就是一大筆錢!”

劉宏基第一個說清了這件事是怎麼個“賠”法,糧食這東西,從來沒有運出千里以外發買的,更何況冷鋒是打算“散糧”,而不是“賣糧”。

“賬不是這麼算的!”李孝恭敲了一下桌子:“諸位想想每年大旱、大澇時,咱們是幹什麼的,如果大蝗災的事屬實,咱們就算是賠本把家財賠光了,也是穩賺!”

李孝恭一席話立刻提醒了所有人,除了冷鋒。

冷鋒忍不住戳了戳身邊假寐的秦瓊:“胡國公,往年大旱大澇的時候,你們都是幹什麼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秦瓊苦笑道:“還能幹什麼,穿上鎧甲,組織軍隊,預防百姓暴-亂,壓制暴-亂的百姓,然後等著朝廷賑災的大臣處理。”

一邊的李績也苦笑:“好名聲都是賑災的文官的,壞名聲都歸預防暴-亂的武將。”

冷鋒沒想到還有這麼個情況,看來,他臨時想到的主動把“利益”均攤的決定,還正好搔到了這些武將的心窩子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