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就要辦得利索、徹底,所以馮盎父子上岸後,就蹲在河邊開始豁膛去鱗,把魚收拾好了才給冷鋒送過來。

冷鋒把四條魚中的三條給了李二牛,自己拿起了最後一條魚:“老馮,我剛剛要說的,就和魚有關,我記得,海船想要足夠牢固,能夠經受風浪的考驗,就需要在船艙底部鋪設龍骨,就像魚骨一樣。”

說完,冷鋒用小刀快速地把這條魚的肉去掉,只保留了骨骼。

馮盎接過冷鋒手裡的魚骨,看了又看,然後說:“這種事兒,我可想不明白,明天老夫召集船匠,看看他們是個什麼看法。”

說完,馮盎又想起了自己偷偷看過的書,問道:“國公,這魚骨與海船的關係,是不是就是你在書裡寫的‘天地萬物永珍,諸理相通’這句話的意思?”

冷鋒點了點頭,大自然中其實有很多知識是人類能夠借鑑的,比如蛋殼構造的建築、流線型………

海船的龍骨恰巧就是魚骨提供的靈感,具體年代冷鋒忘記了,因為這只是那個歷史學家偶然說的一句話:“海船的龍骨構造怎麼可能是唐朝就出現的嘛!那會兒有幾個人會考慮到海船和魚骨的關係的嘛!………”。

看看已經偏西好多的太陽,冷鋒拍了拍劉淑雯:“今天先回去吧,咱們明天再出來看海。”

吃得有點撐的劉淑雯自然答應下來,其實那半陶罐粥,她只吃了一半,可是剩下的一半她卻決定帶回去。

罐子是人家的,冷鋒又在和馮盎談話,所以她摘下一個簪子拜託馮智戴去尋找罐子的主人,她要用簪子和她換。

馮智戴看了看簪子上的鳳凰圖案,就知道這是皇后賞賜下來的首飾,急忙擺手:“嬸嬸,這可是皇后娘娘賞賜的簪子,侄兒怎敢碰觸,換罐子的事兒就交給侄兒吧!一個罐子而已,怎麼能用這等寶貝換呢?”

劉淑雯看了一眼冷鋒,笑道:“在我心裡,這個罐子比什麼都有價值。”

………分割線………

文院的大考已經結束,餘下的就是批閱卷子,識字科目的最簡單,每個先生分配下來一人不到六張,灑灑水就批完了。

可是數算科目可就困難了,一共八個老師,李恪進宮面聖,李承乾此時急得想熱鍋上的螞蟻,只有不知情的李泰、閻立本和四個國子監、弘文館調來的支教批閱,一人接近一百張,遇到寫字難看的,還要仔細分辨他寫的是什麼,讓他們苦不堪言。

李泰在程處嗣的大題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子,然後把筆扔到一邊,對窗邊來回踱步的李承乾說:“大哥!你到底在琢磨啥呀!你也不批改卷子,就不要在我旁邊走來走去嘛!”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泰:“行行行,你煩的話我就出去,正好看看李恪為什麼還沒回來。”

李泰搶先一步堵到了門口:“大哥,你是不是瞞著我什麼?咱倆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有什麼事不能和我說說呀!”

李承乾勉強笑了笑:“沒什麼,你好好批改卷子,等成績單發完、家長會召開了以後,哥哥帶你去咸陽玩玩。自從師父和魏大夫的《阿房宮賦》火了以後,阿房宮遺址已經成了名勝,咱們作為師父的弟子,怎麼也要再去看看。”

李泰煩躁地關上了辦公室的門,發出“咣噹”一聲,引得同樣在批卷子的閻立本等人齊齊抬頭看了一眼,然後又齊齊低下頭繼續幹活。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啊,太子和魏王吵架,他們甚至沒有拉架的資格。

“大哥,你絕對有事情瞞著我,今天我派手下去天下樓要飯菜,他說天下樓關了門,大廳積累了很多的金銀銅錢,絕對是有事兒,是不是師父那裡出了什麼事兒?”

李承乾沒想到弟弟會把事情直接考慮到師父的身上,急忙說:“你想多了吧!眼下年關將至,天下樓應該是在整理賬簿,你想想………”

李承乾的話還沒說完,辦公室的門就開啟了,開門的是拎著兩個大食盒的李恪。

李恪看了一眼臉紅脖子粗的李泰,疑惑道:“你倆在幹啥?吵架?”

李承乾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李恪,抓住李恪胸口的衣服就問:“怎麼樣了?父皇同意了嗎?我已經讓老元他們準備好了軍費,只要父皇下令你就能領兵出發,朝堂上那些龜孫子如果無端阻撓,我就上朝噴死他們!”

李恪拍了拍李承乾的手:“你先鬆開,別急,這事兒都怪我,皇爺爺的話沒聽完就竄過來找你商量對策了。其實師父多半沒事兒,父皇還答應我,文院的事兒處理完以後,我可以南下嶺南找師父回來。”

“多半沒事兒?怎麼回事兒?”李承乾這才放開李恪。

“哎呀,一言難盡,我剛剛路過天下樓,帶了些飯菜,大哥你想必也沒吃,咱們邊吃邊說。”

李泰見兩個哥哥都不理他,乾脆一把把食盒搶了過來:“先把話說清楚,把我晾在這裡幹什麼呀你們!”

李承乾無奈的看著弟弟,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反倒是李恪指了指李泰搶過去的食盒:“青雀兒,我跟你說,裡面可是有你最喜歡吃的扣肉,老元說你的護衛要的急,扣肉來不及現做………”

聽到有扣肉,李泰的口水差點流下來,思索再三,才說:“那行,那我就和你們一起吃,聽聽你們到底隱藏了什麼!”

說完,李泰就主動去辦公室的角落扯過桌子,把食盒裡的飯菜都拿出來擺在桌子上,看著李泰急不可耐的樣子,李恪和李承乾只能相視苦笑。

這個弟弟,在美食面前永遠沒有抵抗力!

三兄弟落座後,李恪就把自己的皇宮之行的經過講了一遍。

李承乾把飯碗放在桌子上,說:“咱們是關心則亂了,李恪,你還記得師父跟你說的遇到不可戰勝的敵人時該怎麼辦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恪點了點頭:“第一條,保存實力最重要,明知事不可為還往上撞的都是傻子。第二條,如果你背後是大唐手無寸鐵的百姓,第一條作廢,哪怕拼到全滅也不能後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