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點點頭說:“有意思!只要有獎勵,府兵們就會積極參與,射箭和……投石?投石是什麼?”

冷鋒解釋道:“投石,就是在遠處設定一個目標,府兵們練習把和驚雷等重的石頭投擲過去,提高投擲驚雷的準確度。”

李淵又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啊,這兩樣確實能夠提升射箭和投擲的準確性。對了,你想讓府兵們練習這兩樣,是打算將來給全大唐的府兵裝配驚雷箭和驚雷嗎?”

冷鋒苦笑道:“怎麼可能啊,這兩樣東西怎麼可能普遍裝備。”

別的不說,驚雷箭和驚雷可是火藥武器,雖然張仲清給它設定了扣板保護引信,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炸傷了人,該是誰的責任?

而且,府兵是不能裝備火藥武器的,只能是出戰時裝備戰後上交。至於為什麼,參考一下後世某大國層出不窮的槍擊案就知道了。

好多人人都是善怒的,親兄弟都會大打出手,拳腳相交就罷了,假設弟弟打不過哥哥,就拿驚雷炸………到那時,火藥武器絕對會成為大唐最可怕的東西,搞得人人自危甚至於天下大亂。

李世民也說:“父皇,驚雷箭和驚雷乃是國之重器,只有朝廷牢牢把握才行!”

李淵雖然辦了很多混事,可是他不是昏君,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忍不住說:“確實如此啊,算了,不說驚雷箭和驚雷的事兒了,咱們說說那個……那個……太上皇杯競技賽的事兒。朕的養老錢還有不少,這種強國的賽事不能就這兩項,也不能就持續一年,該著為永例才是!

射箭、投石、奔跑、跳躍、騎馬、武藝……這些都該設立比賽才行,皇帝,你也是百戰統帥了,你看這些專案那些有利於軍隊,就挑選哪些。”

李世民躬身應是。

說了這麼多話,也重新坐了一回龍椅,李淵忽然覺得在這裡索然無趣,還不如回後宮叫三個孫子陪自己打羽毛球來的有意思。

咦?羽毛球?羽毛球!

“等等,朕要再加一項羽毛球的比賽,朕也會參加,哼哼。”

李淵愛死羽毛球這一項運動了,反正都是自己出錢,說什麼都要把羽毛球加上,誰勸都不行,朕還想著虐遍天下英雄呢。

李世民見老爹一副誰敢勸阻就唾誰的樣子嘴角略微抽搐,不過想想羽毛球也能強身健體,就說:“父皇親口囑咐,孩兒自當設立這一項。”

李淵滿意地笑了笑,忽然想起冷鋒虐他甚至是他們父子的場景,就指著冷鋒說:“你不能參戰!”

冷鋒惡寒,李淵現在坐在龍椅上指著自己的樣子更像小孩子,或者潑皮,不就是扣了你幾個球嘛!

“太上皇,在下不日就要護送耿國公前往嶺南,是參加不了比賽的。”

早在秋獵前馮盎就要走了,結果又生生拖了三四天了,再拖下去,馮盎就得在長安過年了。

敲定了羽毛球加入比賽後,李淵就走下了御座,現在他發現當皇帝確實沒什麼意思,還是當太上皇舒服!

……………

馮盎來時禮儀隆重,走的時候自然也不能慢待了,所以李世民決定今夜舉行國宴,為馮盎送行。

這一次國宴冷鋒沒有參加,而是得抓緊時間把驚雷司、天下樓、文院、天下莊園的事宜交代好。

驚雷司在張仲清的管理下是不會出現問題的,冷鋒要做的只是給張仲清留下焰色反應的知識而已。

前不久處理玻璃的顏色時,冷鋒才回憶起已經被自己遺忘在角落的部分化學知識,焰色反應就是其中之一。

空中的煙花為什麼會是五顏六色的?就是因為焰色反應,金屬或者它的化合物燃燒時會讓火焰顏色改變。比如紫色煙花中就含有k+,也就是含有鉀的化合物。

張仲清想要研究各種顏色的穿雲箭,就必須用到焰色反應的知識。

看完冷鋒寫下的東西後,張仲清說:“其實我已經有了頭緒,就是沒有你記下的這麼詳盡。

自從知曉火藥配方以後,我還研究過很多術士的文章,比如在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以火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硝石(kno3硝酸鉀)也。’”

冷鋒沒想到張仲清翻故紙堆居然也能翻出東西,也沒想到他自以為是後世知識的焰色反應,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記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古人厲害啊!這是冷鋒很想喊出來的話。

又看了一遍冷鋒寫的東西後,張仲清起身就往外面走。

“你幹啥去?”冷鋒跟隨著張仲清走出了屋子。

張仲清擺擺手說:“你該幹嘛幹嘛去吧,我這就去做實驗。有了你的這張紙,估計十天內我就能弄出來。”

十天內弄出來我也看不到了!冷鋒嘆了口氣,往文院那邊走去,如果馮盎今晚沒有被灌倒,那麼明天早晨就要出發了。

文院有韓崇文老先生他們主持,實際上也是不需要操心的,這幾位老先生都是極為方正的人,斷不會允許學子們荒度時間的,哪怕有一個班是高官子弟也是如此。

這個時代的師生,才是真正、普遍的“親如父子”。於煥之偶感風寒,發著燒還在堅持講課,結果在課堂上昏過去了。他帶著的五個學子衣不解帶徹夜不睡的照顧了他三天,就是於煥之那樣嚴於律己的人,醒來後看到五個黑眼圈的學生,都忍不住捂著被子痛哭失聲。

武院那邊雖然暫時沒有招人,可是設施已經建設得差不多了,就等文院的教育體系成長起來,冷鋒需要做的就是繼續給文院一個供錢而已。

至於天下樓,冷鋒就更不用操心了,老元可是商業奇才,已經在盤算去輔興坊開天下樓分樓了。

馮盎並沒有被皇帝和朝臣灌倒,雖然走路搖搖晃晃,可是第二天還是爬了起來,沒有耽誤出發。

李世民率領百官親送馮盎出城,太子率領百官一直把馮盎送到了十里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