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躍動的火苗,皇后小聲對劉淑雯說:“不過是炭火烤熟的東西,偶爾還沾著碳灰,真不知道這東西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太上皇居然抓了四十來個御廚教他燒烤要訣,整天被炭火燻的都成了黑人,全然沒有一個太上皇的樣子。”

劉淑雯挽著皇后的手說:“夫君他和我說過這件事兒的緣由。

他說,一個人活著,最需要別人的肯定,哪怕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也讓人開心。

燒烤流行起來這件事兒的起因在於百官們親自動手上。那些士大夫十指不沾陽春水慣了,突然自己動手弄吃的,一定很新奇。”

皇后撇撇嘴說:“都是嬌生慣養下來的臭毛病,還好承乾跟著你們見識了很多。否則很可能就成了那種離開家沒有廚子就會餓死、離開家沒有丫鬟就會渴死,離開家沒有針娘就會凍死的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淑雯看著皇后已經有些隆起的肚子羨慕道:“姐姐你現在已經兒女齊全了,肚子裡這個哪怕是個公主也沒什麼了,可是我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懷上呢。”

皇后拍著劉淑雯的手說:“嫁入夫家三五年不見有喜的多了,你也不能才兩天這麼心急啊!冷鋒無父無母還沒有兄弟,你這第一胎是個兒子才好。

宮裡有個御醫據說有生兒子的方子,要不我讓他給你開幾副?”

劉淑雯連連搖頭:“不成的,夫君他不讓我吃那些奇怪的藥方,說生兒生女都一樣!”

“這是為什麼?”

皇后很驚訝,這世上還有不在乎媳婦兒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的,真是怪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土地裡刨食的老農,都希望自己能有兒子傳繼香火,更不要說世家大族了!

李績家姬妾一連生了好幾個丫頭,愁的李績都要把家拆了,直到有兒子後,一向摳門的李績居然特意大擺筵席慶賀。

劉淑雯撓撓頭說:“夫君的話我也聽不明白,那天他拿著筆畫了好多的叉叉和樹杈(x和y),我和孫神醫一起聽的,只有孫神醫聽懂了怎麼回事兒。

反正夫君的意思就是生兒生女的成數都是一樣的。”

皇后越聽越糊塗,但是卻不再追問,這多半是冷鋒掌握的怪學問之一,既然孫神醫都得聽,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學問,就是不知道承乾和青雀兒學到了沒有。

這次秋獵,李世民硬是把三個嗷嗷叫著要去的兒子撇在了皇宮,百般無聊的哥仨只能漫無目的地在宮裡閒逛,不知不覺就逛到了御花園。

御花園裡侍弄花草的宮女宦官見到哥仨急忙行禮。

在宮裡,他們三個就不再是鄉下野小子的打扮了,李承乾是明黃色的五龍袍,李泰和李恪的都是四龍袍,任誰見了他們都得低頭。

太上皇惹不起,皇帝惹不起,皇后惹不起,其次的就是這三個了。

李恪見搬花盆的宦官宮女一個挨一個列隊擺放的場景忍不住說:“宮裡怎麼有這麼多的宮女宦官,擺個花盆都要整齊列隊、擺的嚴密?毫無效率可言!”

“效率”一詞現在是李恪的座右銘,他覺得,幹什麼事兒都得有效率,否則,就是在浪費人力物力。

李承乾說:“這不是沒有效率,現在皇宮裡的宮女宦官大多是隋朝隋煬帝時各地行宮編制裡的。

因為這些人離開了皇宮無處謀食,所以咱們大唐建立之初,就把他們聚集到了長安洛陽,咱們皇宮裡的好歹都是些年輕點的,你要是去洛陽看看,就會發現那裡的都是年老的………”

話還沒說完,李承乾忽然指著一個栽樹的宦官說:“你!就是你!”

那個栽樹的宦官見太子指著自己大叫,急忙丟掉鐵鍬、跪倒、把頭杵到了地上:“太子殿下饒命!太子殿下饒命啊!”

“額………”李承乾無語了。

太監總管陳德就在御花園,看見太子指著小安子大叫,急忙竄過來,到了這裡禮都沒施,就一腳踹在小安子的屁股上:“你這個該死的小安子,挖樹坑也就是了,怎麼還驚擾到了太子殿下,你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宮裡的規矩千百年來都是這一套,下屬犯錯,上官直接就是一頓拳腳,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媚上,還是為了保下屬一命。

李恪急忙把陳德拽到一邊,李承乾護在小安子邊說:“得了吧你,他沒驚擾到孤,孤只是看他植樹的方式不對要教教他罷了!”

這話一出,那個小安子也把頭抬起來了。

李承乾指著那顆樹說:“你看看,枝葉沒修剪,根鬚沒修剪,挖了坑就要埋,這樣要是能栽活是后土給你面子。”

小安子急忙問道:“太子殿下,那該如何栽這棵樹呢?”

這個樹坑原本是春天挖過的,結果栽的一棵樹沒栽活,這不,又挖開了………

李承乾說:“孤剛剛不是說了嗎?枝葉要修剪掉,留一些就行,細的根也要修剪掉,你挖坑後,先灌水,把土摻進去,直到活成泥漿,再把樹根放進去、填土。

這樣栽樹,樹才能大半活下來。”

陳德也忍不住問道:“太子殿下,這樣做是何道理?”

李承乾瞥了陳德一眼:“廢話那麼多幹嘛!”

太子久不居宮中,陳德也不知道太子脾氣好不好,趕緊閉上了嘴。

李恪李泰在一邊忍不住捂住了嘴:

屁的“廢話那麼多幹嘛”,分明是你只看到了師父這麼做,也不清楚其中緣由罷了。

李承乾感覺很尷尬,見自己三人已經離開了小安子和陳德的視線,忍不住擺出一副副院長的派頭對兩個弟弟說:“我發現啊,好多生活中的常識,深入發掘後都有大學問,好多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東西,像水汽啦,陽光啦,其中都蘊含著道理。

等咱們文院能夠分科了,我一定要主持一個‘自然’學科,老子不是說過嘛!大道自然!”

李泰忍不住撇撇嘴:“你也就那兩下子罷了,知不知道?我學的是物理和化學!師父說過,驚雷箭就是依託這兩樣學問造出來的。

等什麼時候我把師父的學問都學會了,就造出個國級驚雷,嘿嘿!哪個國家不服就炸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