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當時他以為李世民只是在說笑,吹噓自己亢儷情深,沒有往心裡去。

現在想想,皇太后確實能幹出這樣的事情來。

對長孫氏來說,李世民就是她的天,是她的一切。

本來,她應該先李世民一步而去的。但是因為冷鋒和孫思邈的介入,使得她沒有早逝。

李世民是皇帝,就算在男女情深,他也不能幹傻事,雖然痛苦,但是依舊要堅持活下去。況且,那個時候的他有兕子公主和金城公主要撫養,更不能胡來。

但是如今,兕子已經故去,金城已經嫁人,沒有了牽掛的皇太后,的確有幹傻事的可能。

汗血馬的速度不是一般馬能比得上的。

秋天的風已經有點冷,但是冷鋒依舊出了一腦門的汗,不停的祈禱皇太后不要出什麼事。

長安的交通原本很擁擠,但是恰逢大喪期間,往來的人都很少,給冷鋒提供了一條坦途。

一直騎行到宮門,守衛的侍衛剛要過來阻攔,就被冷鋒一鞭子抽到了一邊。

被抽倒的侍衛剛要報警,卻被身邊的同伴給了一巴掌。

誰都知道逍遙王是當今皇帝的師父,這麼惶急的進宮一定有很重要的事情,無端上前阻攔,被抽死都是自找的。

宮內此時一片灰白,太極殿前,跪了一地的人。

顧不得禮儀,冷鋒控制著馬直接順著臺階上去,一直到殿門前才下馬。

大殿內此時哭聲一片,尤以李泰的哭喊聲清晰。

進入殿門,冷鋒煩躁的推開地上跪著的人,湊到了李泰身邊。

李泰手裡拿著一個罩子按在母親的臉上,罩子用一根管子連線著罐子,估計是實驗室剛弄出來的氧氣。

李承乾沒哭,此時正在重複的進行心肺復甦。

看著氧氣罩下緊閉雙眼的長孫皇太后,冷鋒嘆了一口氣,顧不上避嫌,伸手在手腕試探了一下她的心跳。

沒有。

又試探了一下頸間,依舊是沒有。

問紅著眼睛的李恪:“多久了?”

李恪哽咽著說:“已經過半個時辰了。”

沒人想到皇太后會在這個時候出事,李泰很少騎馬,可依舊哭號著去自己的實驗室取回了氧氣罩,自從發現皇太后倒下後,李承乾的心肺復甦一直沒有停下過,此時雙眼都是血紅的。

李恪的生母雖然不是長孫皇太后,可是看到自己的兩個兄弟這般模樣,依舊心如刀割。

心肺復甦的黃金時間一般是四分鐘以內,過了這個時間段,就算人的心跳恢復,基本也會出現後遺症。一個小時,基本可以宣告無效了。

指指李泰,冷鋒走到李承乾身邊,把他抱到了一邊:“夠了,沒用了。承乾,你不能再這麼對你母后了。”

另一邊,李恪咬著牙拽開了李泰。

李承乾的力氣很大,但是依舊掙不開師父的臂膀。嘗試兩次無果後,李承乾只能抱著師父的肩膀放聲大哭。

另一邊,李泰已經哭的昏了過去。

對他們兩個而言,沒有什麼比父親去世、還沒下葬,母親就去世更痛心的事情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承乾也哭的昏了過去。趕到的孫思邈,見冷鋒搖了搖頭,只能冒昧的翻了翻長孫氏的眼皮,看了看臉色,才吩咐宦官宮女將皇太后也收斂起來。

“死因是心臟驟停,不是服毒,看起來更像是以前老道遇到過的一種死因。醫道上面一直有一個說法,當一個人厭倦了活下去的時候,有的時候真的能憑空殺死自己。當初老道遇到過一次,如今再見皇太后這般,也不得不相信了。”

冷鋒點點頭,人體的奧秘,幾乎不可能徹底解開。好多奇怪的病症,用科學根本解釋不了,但是它確確實實的就是發生了。

不管如何,長孫皇太后已經去了,對她而言,能跟自己的夫君一同下葬,可能是好事。

只是啊,這個任性的母親,卻忘記了自己的離開,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打擊。

看著鬍子老長仍舊哭的昏過去的李承乾,冷鋒嘆了一口氣,只能吩咐宦官用擔架把他們兄弟倆抬走。無論如何,他們也需要休息。本來守靈是找個人代替就好的事情,但是固執的兄弟倆愣是以皇帝、親王之尊親自守靈。身體疲憊之下又受到了如此打擊,真是的。

安頓好李承乾後,冷鋒便帶著李恪去了新的議政殿,在那裡,群臣正在談論大行皇帝的諡號和廟號。

廟號已經定了下來,就是“太宗”,唐太宗。

可是,諡號這一塊,就吵翻了天。

李淵故去的時候,李世民為父親獻上的諡號是“武皇帝”,其實是給自己留了一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像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那時一般,尊貴的諡號是“文”,稍差一籌的是“武”,姬發的功績雖然超過他的父親,但是出於孝道,還是把“文王”的諡號給了父親。

魏時曹操去世,漢獻帝按照曹丕的意思,給曹操的諡號是“武王”。所以,曹丕稱帝後,理所應當的給自己的父親諡號為“武皇帝”。

李世民當初便是存了一樣的心思,想著把“文皇帝”的諡號留給自己。

按照傳統,群臣只要按照皇帝的遺願諡號為“文皇帝”就好,可是,諡號方面,還有另外的解讀方法,那就是一生的功績。

經天緯地曰文;威強睿德曰武;聖善聞周曰宣;聖聞周達曰昭;行義悅民曰元;希綱治紀曰平;闢土服遠曰桓;溫柔好樂曰康;希義行剛曰景;柔質慈發曰惠;安民立政曰成;照臨四方曰明;聰明睿智曰獻;希德執義曰穆;亂而不損曰靈;去禮遠眾曰煬;殺害無辜曰厲;恭仁早夭曰哀....

李世民活躍於隋末亂世,數次踩在戰場的生死邊緣,可以稱為武皇帝。

可是他又親手締造了一個盛世,文治讓歷代的帝王難望項背,稱呼文皇帝一樣貼切。

李承乾沒有專斷的評論自己父親的意思,他更希望自己父親的諡號是順從天下人心願的,所以把定諡號的事情交給了大臣們,他只要最後決斷就好。

就是因為這個,群臣才吵翻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